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不均匀电场放电.ppt

29页
  • 卖家[上传人]:枫**
  • 文档编号:578847604
  • 上传时间:2024-08-2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925.50KB
  • / 2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4 4 不均匀电场气体放电不均匀电场放电 4 不均匀电场空气间隙的放电•工程情况 电力系统中大多数的带电设备都处在长间隙不均匀电场中,如,变压器高压套管引出线对低压套管及壳;高压输电线对地;实验室的试验变压器高压端对墙等那么,关于长间隙不均匀电场气体放电的物理过程又是如何发展的呢?•均匀电场:两个电极的面积远远大于两电极间的距离,这两个电极间的电场称为均匀电场如平板电极;•不均匀电场:两电极的曲率半径小于两电极间的距离时,两电极间的电场就是不均匀电场如棒- -棒、棒- -板;不均匀电场放电 4.1 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划分4.2 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过程4.3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过程不均匀电场放电 4.1 4.1 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划分球隙的放电特性与极间距离的关系球隙的放电特性与极间距离的关系1-1-击穿电压 2-2-电晕起始电压 3-3-过渡区域从放电现象上看:从放电现象上看:电场均匀时:间隙击穿前,看电场均匀时:间隙击穿前,看不到放电痕迹,间隙中的电流不到放电痕迹,间隙中的电流极小;极小;电场不均匀时,当电压还明显电场不均匀时,当电压还明显低于击穿电压时,在电场局部低于击穿电压时,在电场局部增强的区域出现白紫色晕光,增强的区域出现白紫色晕光,可听到咝咝声,放电电流可以可听到咝咝声,放电电流可以测到,但仍很小,间隙还保持测到,但仍很小,间隙还保持绝缘性能。

      这种局部放电的现绝缘性能这种局部放电的现象称为电晕放电象称为电晕放电刚出现电晕放电时的电压-电刚出现电晕放电时的电压-电晕起始电压晕起始电压电晕放电不稳定,击穿电压分散性很大不均匀电场放电 稍不均匀电场和极不均匀电场的放电特点1•以球-球不均匀电场为例–d<=2D时,电场较均匀•放电特性与均匀电场相似,一旦出现自持放电,气隙随即被击穿–d>=4D时,电场分布极不均匀•极间电压达到某一临界值时,球极出现蓝紫色的晕光,伴随“咝咝”声•称这种局部放电为电晕放电,称临界电压为电晕起始电压•电晕是放电的一种•外加电压增大,电极表面电晕层随之扩大,出现刷状细火花,最终击穿–2D4属不均匀电场。

      不均匀电场放电 4.2 4.2 稍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过程•稍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与均匀电场相似,属于流注击穿,击穿条件就是自持放电条件,无电晕产生•但稍不均匀电场中场强并非处处相等, 电离系数α是空间坐标x的函数,因此自持放电条件为:相同极间距离时,稍不均匀场气隙的击穿电压小于均匀场气隙不均匀电场放电 4.3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击穿过程4.3.1 电晕放电4.3.2 极性效应4.3.3 长间隙放电过程两大特点不均匀电场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现象(1)不均匀电场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现象(2)不均匀电场放电 4.3.1 4.3.1 电晕放电定义:电场极不均匀时,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薄一层空气中具备自持放电条件,放电仅局限在大曲率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而整个气隙尚未击穿 电晕放电也就是局部流注放电特点: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特有的自持放电形式,电晕起始电压(Uc)低于击穿电压(Ub),电场越不均匀其差值越大电晕放电的起始电压一般用经验公式来推算,应用最广的是皮克公式,电晕起始场强近似为:同直径的两根平行园导线不均匀电场放电 电晕起始电压可由Ec求得对于离地高度为h的单向导线可写出对于三相输电导线,上式中的Uc代表相电压,d为导线的几何均距。

      对于距离为d的两根平行导线(d 远大于 r)则可写出不均匀电场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现象(4)•以导线-板气隙为例不同直径D导线工频击穿电压与极间距离d的关系•观察图1-8,得到:–击穿电压排序(由高到低):均匀场>D最小>较小>较大>最大>尖-板–D在厘米级时,击穿电压大于棒(尖)-板气隙,二者相近–D为0.5mm时,击穿电压略小于均匀场,二者接近•发现什么问题?不均匀电场放电 极不均匀电场中的电晕放电现象•矛盾:D越小,电场越不均匀,应该越接近尖-板,实际却远离尖-板而接近均匀场?–D较大时,局部毛刺(类似于尖)先出现刷状放电,与尖-板接近–D较小时,电晕放电形成的均匀电晕层,改善了电场分布,提高击穿电压•电晕起始电压、击穿电压,以及二者与电场不均匀程度的变化关系–电晕起始电压:电场越不均匀,越低–击穿电压:电场越不均匀,越低–电场越不均匀,电晕起始电压与击穿电压的差越大•重要结论:某些情况下,可利用电晕放电的空间电荷来改善极不均匀电场的分布,以提高击穿电压•同等情况下,击穿电压与电场均匀度的关系:均匀场最高,不均匀度越强击穿电压越小•在雨、雪、雾天气时,在较低的电压和电场强度下就会出现电晕放电–导线表面的水滴在强电场和重力的作用下,将克服本身的表面张力而被拉成锥形,从而使导线表面的电场发生变化不均匀电场放电 电晕放电产生的影响:• •负面影响负面影响§电晕放电引起的光、声、热等效应使空气发生化学反应,都会消耗一定的能量。

      电晕损耗是超高压输电线路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坏天气时电晕损耗要比好天气时大得多§ 电晕放电中,由于电子崩和流注不断消失和重新出现所造成的放电脉冲会产生高频电磁波,从而对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产生干扰§ 电晕放电还会产生可听噪声,并有可能超出环境保护所容许的标准 •方法:增大电极曲率半径;采用扩径导线等不均匀电场放电 不均匀电场放电 高电压工程基础Ø改进电极形状,增大电极曲率半径,如采用均压环,屏蔽环;采用扩径导线,载流量不大的场合,采用空心薄壳扩大尺寸的球面和旋转椭圆等形式电极Ø在选择导线的结构和尺寸时,应使好天气时电晕损耗接近于零,对无线电和电视的干扰应限制到容许水平以下Ø对于超高压和特高压线路的分裂导线来说,找到最佳的分裂距,使导线表面最大电场强度值最小降低电晕的方法:从根本上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不均匀电场放电 •有利的一面:§在输电线上传播的雷电电压波因电晕放电而衰减其幅值和降低其波前陡度 §操作过电压的幅值也会受到电晕的抑制 §电晕放电还在除尘器、静电喷涂装置、臭氧发生器等工业设施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均匀电场放电 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放电一定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表面开始,与该电极极性无关。

      但放电的发展过程、气隙的电气强度、放电电压等都与该电极的极性有密切的关系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存在着明显的极性效应 4.3.2 4.3.2 极性效应不均匀电场放电 •决定极性要看表面电场较强的那个电极所具有的电位符号: •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不同时,极性取决于曲率半径较小的那个电极的电位符号,如““棒- -板””气隙 •在两个电极几何形状相同时,极性取决于不接地的那个电极上的电位,如““棒- -棒””气隙不均匀电场放电 下面以典型的极不均匀电场----“棒- -板””气隙为例,从流注理论的观点出发,说明放电的: Ø发展过程Ø极性效应 不均匀电场放电 (一)正极性 如图所示,棒极带正电位时,电子崩头部的电子到达棒极后即将被中和,棒极附近强场区内的电晕放电将在棒极附近空间留下许多正离子电晕起始阶段不均匀电场放电 这些正离子虽朝板极移动,但速度很慢而暂留在棒极附近不均匀电场放电 这些正空间电荷削弱了棒极附近的电场强度,而加强了正离子群外部空间的电场,因此棒电极附近的放电(电晕)困难,而正离子群外部的放电(击穿)容易当电压进一步提高,随着电晕放电区的扩展,强场区亦将逐渐向板极方向推进,因而放电的发展是顺利的。

      空间电荷的空间电荷的影响影响不均匀电场放电 (二)负极性如(a)(a)所示:棒极负极性时,电子崩将由棒极表面出发向外发展,崩头的电子在离开强场(电晕)区后,虽不能再引起碰撞电离,但仍继续往板极运动不均匀电场放电 在图(b b)中:留在棒极附近的也是大批正离子,这时它们将加强棒极表面附近的电场,而削弱外围空间的电场,电场情况如图(c c)所示棒极表面附近的放电(电晕放电)容易,而外围空间的放电(击穿)困难空间电荷的空间电荷的影响影响不均匀电场放电 所以,当电压进一步提高时,电晕区不易向外扩展,整个气隙放电发展将是不顺利的,因而这时气隙的放电电压要比正极性时高得多,完成放电过程所需的时间也要比正极性时长得多 不均匀电场放电 非自持放电阶段–正极性:正空间电荷削弱棒极附近场强而加强外部电场,阻止棒极附近流注形成使电晕起始电压提高;–负极性:正空间电荷加强棒极附近场强而削弱外部电场,促进棒极附近流注形成使电晕起始电压降低不均匀电场放电 流注发展阶段–正极性:空间电荷加强放电区外部空间的电场,因此当电压进一步提高时,强场区将逐渐向极板推进至击穿–负极性:空间电荷削弱放电区外部空间的电场,因此当电压进一步提高时,电晕区不易向外扩展,气隙击穿将不顺利,因此负极性击穿电压比正极性高很多,完成击穿所需时间也长得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