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缘”上的审视.docx
5页边缘”上的审视“边缘〞上的审视7711〔2021〕09-011-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伴随着新课改而生的年轻课程,它集中表达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如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生成性等等它超越学科的界限,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学问,可是又没有现成的教材参照,可谓学科边缘;它需要教师具备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主题选择与设计的能力、对学生讨论过程的指导能力、活动组织与治理的能力,这些能力好像只有“专家+通才〞才能具备,可谓能力边缘;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生成,课堂上有时没有肯定的对与错,可谓价值边缘行走在课程教学的边缘的这群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进呈现状到底如何呢?本学期笔者对全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做了一次无记名调查,发放调查问卷52份,收回有效问卷51份,从调查结果来看,当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主要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 一、青年教师多,老年教师少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目前我区的小学都是哪些教师在从事这门学科的指导工作呢?调查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40岁中青年教师的占了86%;“学科专业背景〞一题调查显示,语数英学科占82%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年限在5年以内的占82%;72%的教师是兼职。
目前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其中以31岁~35岁教师为主力军,他们的学科专业背景大部分是语数英传统学科,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年限普遍不长,相当一部分教师〔25%〕是刚刚接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工作一年,在这支队伍中,兼职教师占了大多数,他们同时要承当学科教学的工作,很难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综合实践上 二、被动接受多,主动规划少 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学科背景,他们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专业进展的?他们会选择怎样的行走轨迹? “你是否会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而离开您原专业的学科教学〞一题,只有12%的教师选择了是,57%的教师选择了否,他们更情愿选择自己本来的学科教学,不确定的占31%,这部分教师还没有确定自己的专业进展学科及方向 关于申报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职称80%的教师选择了否,从数据上能够看出兼职教师更情愿坚守自己的学科,盼望寻求学科进展的突破 在专业进展的选择上,70%的教师选择了担任学科教师,18%的教师选择综合实践活动专职的占18%,有12%的教师选择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以上三个问卷旨在了解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专业进展规划状况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综合实践活动是门“副课〞,又不是自身专业所长,大部分教师更看重自己本来的学科教学。
但是照旧有12%的放弃原学科从事综合实践活动和18%的专职选择又让我们看到盼望,他们坚决信念,勇于接受挑战,坚持边缘上行走,信任他们肯定会收获专业进展的硕果 三、价值认同多,角色认同少 在老师心目中,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有没有关心?学科价值认同的有多少,对自身的角色又是怎么看的?是否认同自己的角色?认同学科价值是否代表认同自己作为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角色? 调查结果显示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同和对自身角色的不认同98%的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有关心,47%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低,这样的差距形成了许多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不了解,即使了解也认为是“副科〞,关心不多这也是大部分教师〔70%〕更情愿从事自己学科教学的缘由教师专业进展需要价值的认同,更需要角色的认同,更多的教师在学科教学上更简单找到双重的认同感 四、实施困难多,寻求突破少 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先转变观念,领先践行,提高自身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实施能力、组织治理能力、方法指导能力、监控评价能力等等,老师们实践的状况如何? 88%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相比更加困难,难以胜任,10%的教师选择难度差不多,他们已经能够把握课程的脉搏。
同时,综合运用多学科学问指导活动的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欠缺是当前教师们最麻烦的问题,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41%〕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课型并不了解,很难有效开展活动通过访谈,笔者也了解到,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工作的教师几乎没有人去看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更多的老师感觉到兼职这门课是一种负担 五、反思与建议 1.确定行走目的地:意识+规划 “教育需要启蒙,教师专业意识的进展需要自我启蒙〞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空间是无限的,成熟是相对的,成长是肯定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边缘化简单使教师产生专业自卑感许多教师没有经受过科学讨论的系列学习和培训,缺乏必要的外部支持、自身指导能力缺乏,经常感到沮丧和无所适从,时间久了简单打退堂鼓,甚至影響自己学科教学的自信作为教师,无论是选择自己的学科还是综合实践活动,都应当做到心中有数,提前规划,留意瞻前顾后这样更有利于自身的进展,从而真正体验到教育的价值感和美好感 2.启动行走助推器:学习+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获得亲自参加实践的主动体验和丰富阅历,不断进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它不拘泥于固定的内容,可以从自然、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觉问题;在学习方式运用上,强调通过自主的、实践的方式,综合运用各种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特点确定了课程实施的过程具有冗杂性长期习惯于学科课程教学的教师,在学问结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存在着这很大挑战综合实践教师急需提高专业素养,通过理论学习、听讲座、阅读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学问领域将理论性学问、方法论学问、实践性学问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拥有专业自信,游刃有余地应对生成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