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好细节描写,增添文章神韵教育教学论文.doc
2页抓好细节描写,增添文章神韵_教育教学论文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学生写的文章平淡无味,很空洞,没有灵气,没有韵味认真分析,会发现细节描写的欠缺是一个主要原因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抓住人物、景物的细微之处,如一个动作、一种神态、一点变化、一处细枝末节,认真细致地刻画、描绘,通过准确、生动、细致、形象的描写,小中见大,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事物的特征、特点一篇文章如果有了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会更丰满,景物描绘会更逼真,主题思想会更深刻,文章也会更有神韵作家李准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细节”呢?笔者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精彩片段和学生的习作,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观察要仔细 好的细节一定来源于生活深入生活实际,认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的人物和自然景物,是写好细节描写的基本前提,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例如,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动作细节描写: 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作品中“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动作极其细微,没有细致的观察,不可能有所发现。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才显得更加丰满、鲜活起来 再例如,学生习作《美丽的昙花》中的一段景物描写: 这里还有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呢!会不会绽开呢?我端详了好一会儿,忽然间,花蕾动了一下……终于,花蕾尖上不知不觉裂开了一个小孔,接着,小孔缓缓地张开,然后花瓣一片片地逐渐舒展开来那一片片花瓣像是水晶雕成的,一条条花脉都看得清清楚楚;花心洁白柔嫩,花边透出了一层鹅黄…… 小作者对昙花开放的整个过程展开描绘,抓住花蕾尖上、花瓣、花脉、花心、花边几个部位,巧妙地运用一系列动词把开花过程描绘得细腻生动、逼真传神,让人顿时产生如临其境之感这样的细节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认真观察,又怎能凭空想象呢? 二、取材要典型 细节必须具有典型性,有价值典型性指的是要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事物特征、特点;有价值指的是有利于深化作品主题,能体现文章主旨 例如,教材《孔乙己》中的一段细节描写: 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 “他不回答,……便排出九文大钱 “罩”这个动词准确地描写出孔乙己在不多的茴香豆中分给孩子们一人一颗,而孩子们吃完茴香豆后不肯离开的情况下,迫不得已做出的动作,表现出他的善良和无奈。
排”这一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乙己明明穷得要命却还要摆阔的迂腐性格这些细节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深化了作品主题 再例如,学生习作《师爱如金》: 立秋落后,天已经转凉中午,同学们正伏在课桌上休息,外面突然下起了小雨,阵阵凉风吹进教室,有一层薄薄的寒意您,轻轻地站起来,往窗外望了望,想做点什么,突然,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弯下腰,脱掉高跟鞋,轻轻地走到窗前,把窗户一扇、一扇地关住……这一切,被刚刚睡醒的我看在了眼里老师,您是怕我们着凉,怕吵醒我们吧! 作者通过“轻轻站起、望了望、想起、又想起、弯下腰、脱掉、轻轻地走”等动作、心理活动描写,显示了老师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而这些典型的细节只有充满爱心,又心细如发的女教师才可能会有这些细节很典型,很真实,有利于深化作品主题,能体现文章主旨 三、视角要独特 如果能从别人不注意的角度去观察,往往能写出新意,取得独特的表达效果 例如,课文《变色龙》中的一段描写: ……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 “军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是奥楚蔑洛夫身份的象征,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脱”大衣的动作表现的不是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浑身冒汗的胆怯心理。
再例如,优秀学生习作《老父亲》中有这么一段细节:纷纷扬扬的大雪下得正大,河面上早已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冰,天冷的很!父亲仍然坚持要把我送到车站我知道,父亲是放心不下当我走出门,顿时惊呆了,天啊!父亲只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解放鞋,袜子后跟儿已经磨破了,脚后跟儿露在外面,紫红紫红的再看看我脚上厚厚的、崭新的棉鞋,我的眼眶湿润了,泪水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这个片段选取了“父亲的脚后跟露在外面,紫红紫红的”这一个角度,通过父亲的鞋和我的鞋的对比,表现父亲供孩子上学的艰难,更加反衬父爱的无私和伟大 四、描写要传神 巧妙地运用比喻、拟人、通感、夸张等修辞格,可以让语言靓丽起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为有形 例如,课文《春》里面的一段描写: (雨)像牛毛,像花针,像雨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优秀学生习作《家乡的雪》有这么一段景物描写: 再例如,起初是雪粒,就像天上有谁大把大把地撒着白砂糖,落到地上,发出沙沙的声音,似乎千万条蚕在吃桑叶;不一会儿,雪粒汇集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雪花,好像许许多多的白花瓣被冬姑娘大把地往下撒雪越下越大,一簇簇,一团团天越来越暗,雪越下越大。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化无形的“春雨”为有形的牛毛、花针、雨丝把雪粒比作白砂糖,把雪花比作白花瓣,形象逼真,颇有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总之,细节虽小,但不可小视一个眼神、一声叹息都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一抹云彩、一株小草都能传递一种精神,表达一种信念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文章就会平淡乏味,缺少表现力让我们认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典型的细节;认真锤炼语言,在写作中描绘精彩的细节相信我们的文章会因为形象、生动的细节描写,变得更有韵味,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河南省登封市嵩阳中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