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的应用教学案例.doc
3页《比的应用》教学案例案例背景: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比的化简、求比值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比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具体情境中渗透比的知识本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去分配桔子,就是想引导学生利用比的知识进行分,因为只有按比例分配才能使分配合理,下面就是本节课的一些片段和同仁共同探讨案例:片段一:师示教学情境图: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把一筐桔子分给这两个班,怎样分合理?同学们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有人举手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生1:我认为每个班各分一半生2:我认为这样做不合理,因为两个班人数不一样这样分人数少的班级每个人分得多,人数多的班级每个人分得少生3:我认为应该按两个班人数的比来分比较合理师:你们认为谁的分法比较合理?同学样一致认为生3的想法合理老师进一步问:“如果现在有140个桔子,按3:2应该怎样分?”生4:给大班3个,就要给小班2个,给大班6个,就要给小班4个生5:这么多桔子这样分下去很麻烦,不如给大班30个就给小班20个,140个桔子很快就分完了师肯定学生的分法片段二:师:你的方法真不错,如果现在给你2500个桔子,你还能很快吗?生1:我觉得把每个班要分的桔子算出来再分会更准确师:怎么算呢?生2:因为大班有30人,小班有20人,两班人数的比是3:2,我们可以把大班人数看做3份,小班人数看做2份,那两班共有5份,大班占总人数的3/5,小班占2/5,用140 ×3/5=84(个)用140×2/5=56(个)得出了大班分得84个,小班分得56个。
生3:也可以用表格法和画图法来解决只要方法合理,按3:2的比例来分都是可以的如果两个班各分一半,就是按1:1的比例来分的案例反思:本节课创设了一个给两个班的小朋友分桔子的情境,首先引入一个讨论,怎样分合理,在同学们的讨论中使学生体会到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的比去分比较合理教学时,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分合理,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得出“按两班学生人数的比来分合理”的结论在具体分的过程中,老师放手让学生去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学生将发现6:4,30:20……都等于3:2这不仅可以巩固比的化简的内容,还使学生体会到大班分到的桔子数扩大为原来的几倍,小班分到的桔子数就扩大为原来的几倍,这实际为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同时在分的过程中,学生将体会到大班占了3份,小班占了2份,这也为寻找问题的策略奠定了基础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在学生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后,教师组织他们对不同策略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生用第三种策略,而是鼓励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自己认为合理的策略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回顾平均分实际就是按照1:1的比进行分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