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红素的提取与分离.doc
3页番茄红素的提取与分离摘要:设计了一个番茄红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提取采用溶剂分步萃取,分离采用柱层析法并对番茄红素进行性质和含量测定关键词:番茄红素、分离、提取、分析1、前言番茄红素(Lycopene )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红色葡萄、柚、木瓜、番石榴等食物中,其中番茄中含量最高番茄红素除提供鲜艳的红色外,还具有如淬灭单线态氧、清除自由基、诱导细胞间连接通讯、调控肿瘤细胞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尤其是她的淬灭单线态氧能力是目前常用抗氧化剂维生素 E 的 100 倍、β-胡萝卜素的 2 倍多,它是所有类胡萝卜素中最为有效的抗氧化物番茄红素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组织中,研究发现,在植物中存在的番茄红素几乎都是反式的,而在动物体内存在的番茄红素则是以顺式异构体的存在占的比例较大2、实验的基本思路新鲜番茄 捣碎烘干 粗提取 分离 含量测定 3、实验过程3.1、试剂和仪器3.1.1、试剂新鲜番茄(购于本地农贸市场) ,95%乙醇(C.P) ,二氯甲烷(C.P ) ,丙酮(C.P) ,石油醚(60-90℃) ,氯仿(A.R ) ,中性氧化铝(C.P) ,氯化钠(C.P ) ,无水硫酸钠(C.P) ,苏丹红Ⅱ(C.P) 。
3.1.2、仪器50 ml 圆底烧瓶 2 个,回流装置一套,恒温磁力搅拌器一台, 50 ml 锥形瓶 3 个,滤纸,玻璃棒 1 支,玻璃漏斗 1 个,带铁圈铁架台,100 ml 分液漏斗 1 个,洗耳球 1 个,层析柱(15 cm 左右内径为 1~1.2 cm)一支,脱脂棉,长滴管 1 支,分析天平 1 台,1 ml、10 ml移液管各一支,100 ml 的容量瓶 1 个,25 ml 容量瓶 5 个,紫外分光光度计 1 台,pH 计,高速粉碎机,烘箱等3.2、实验方法3.2.1、材料处理番茄洗净冻结、室温解冻、捣碎、55℃烘干、粉碎即得番茄粉末、密封、闭光保存备用3.2.2、提取称取番茄粉末 10g 于 50ml 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加极性的试剂(建议用 95%乙醇)20ml,摇匀,装上回流冷凝管及恒温磁力搅拌器,在相应温度的水浴中加热,回流 5 分钟,冷却后抽滤,滤液直接进入一个的 50ml 锥形瓶中残渣转入原 50ml 圆底烧瓶中瓶内,加溶剂分步萃取 柱层析法入 15ml 低极性溶剂(建议用二氯甲烷) ,在相应温度的水浴上回流 5 分钟,冷却,混合物常压过滤,滤液直接滤入以上 50ml 锥形瓶中,再加 5ml 低极性溶剂洗涤残渣,过滤。
合并高极性提取液和两次低极性提取液,倒入 100 ml 分液漏斗中,加 4 ml 饱和氯化钠溶液,振荡萃取,静置分层分出较深色有机相后,使其流经一个在颈部装有疏松棉花且在棉花上铺有 6 g 无水硫酸钠的漏斗,以除去其中的微量水份再用 5 ml 低极性溶剂洗涤干燥剂,合并干燥后所得的溶液于一干燥的 50 ml 圆底烧瓶中水浴蒸馏溶液,蒸出大部分溶剂后,在通风橱内直接水浴加热圆底烧瓶,并用洗耳球不断向圆底烧瓶吹气,直到完全蒸干为止备用3.2.3、分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物化性质的差别,采用柱层析法分离1)层析柱的制备:取一支长 15cm 左右内径为 1~1.2cm 的干燥的层析柱,将其垂直固定于铁架上,底部铺上少量棉花,打开活塞称取 8 g 氧化铝小心倾入层析柱中,在氧化铝上铺一层棉花然后向柱内加入 15 ml 石油醚,让溶剂浸润并流过层析柱,注意柱顶部溶剂不能干涸待溶剂液面刚好与氧化铝表面相切时,关闭活塞,备用2)柱层析分离:向蒸干的粗样品中加入 2 ml 苯使其溶解用一长颈滴管取样,小心滴入层析柱内,注意产品不能接触柱壁打开活塞,让溶液自然流下,待液面刚好与柱顶氧化铝表面相切时,加入 2 ml 石油醚,用 50 ml 干燥的锥形瓶接收滴出的溶液。
待溶剂液面与氧化铝表面相切时,再加入 8 ml 或更多的石油醚,至滴出的溶液无色,关闭活塞,收集红色的番茄红素溶液然后水浴蒸干3.3、分析测定3.3.1、性质测定(1)番茄红素的波谱性:取柱层析分离后得到的样品,用丙酮适当稀释至仪器测量范围,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在 420~520 范围测定它们的光密度 E,并做出 E-λ 曲线(每隔 10nm 测定一次光密度) 指出各自最大吸收峰 λmax ,并与标准吸收对照鉴定1】(2)番茄红素的稳定性:将实验得到的番茄红素粗提样品收集混匀,于多种温度、金属离子、pH、氧化剂、还原剂和光等因素影响下,定时测定,计算其保存率、分析其稳定性稳定性(保存率) =(样品吸光度/对照样品吸光度)×100% 【2】3.3.2、含量测定(1)作苏丹红(Ⅱ)工作曲线: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约 5.0mg 苏丹红(Ⅱ)于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氯仿在通风橱内水浴加热搅拌溶解,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全部转移到 100 ml 的容量瓶中,用氯仿稀释定容至刻度线,可得到 50μ g/ml 的标准液然后用 10 ml 的移液管分别移取该溶液 2 ml、4 ml、6 ml、8 ml、10ml 于五个 25 ml 的容量瓶中,然后加入溶剂将其稀释定容至刻度,浓度分别为4μg/ml 、8μg/ml、12μg/ml、16μg/ml、20μg/ml。
用该溶剂作参比溶液,在波长为510nm 下分别测其吸光度,以吸光度对浓度作图,可得到吸光度对浓度的标准工作曲线图及关系式2)番茄红素含量的测定及百分含量的计算:往蒸干所得的浓缩物中加入 5 ml 的氯仿溶解,此溶液的浓度为 C1;用 1 ml 移液管移取 0.5 ml 该溶液于 25 ml 锥形瓶中,用定量的氯仿分步稀释该溶液, ,使溶液的颜色与吸光度为 0.5 左右的苏丹红(Ⅱ)溶液的颜色接近,此时溶液的浓度为 C2在 400~600 nm 区间测定番茄红素最大吸收波长 λmax,在此 λmax 下测其吸光度将该吸光度值代入标准工作曲线,求出其浓度 C2,从而推算出番茄粉末中番茄红素的含量 %105%1062中中 番 茄 粉 末番 茄 粉 末 wfcwa其中:f 是 C1 稀释到 C2 倍数;各值的单位: C2:μg/ml;W 番茄粉末:g 【3】4、实验讨论4.1、新鲜番茄果肉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番茄红素处在含水量很高的细胞环境中,有机溶剂不易渗透进去,因此,为了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提取溶剂用量,所以应当对将捣碎的果肉烘干,以除去水分4.2、浓缩提取液时应当用水浴加热蒸馏瓶,最好用减压蒸馏,而且不可蒸得太快、太干,以免番茄红素受热分解破坏。
参考文献:【1】 2009,36(2) :78—803】梁少敏、罗亚红、周炽晖、陈志豪、梅俊超、樊亚鸣,实验的设计与探讨——番茄红素和 β-胡萝卜素的提取及含量的分析测定,广州化工,2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