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系统思考的四大关键问题

13页
  • 卖家[上传人]:ldj****22
  • 文档编号:40525800
  • 上传时间:2018-05-2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6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第一篇第一篇 系统思考的四大关键问题系统思考的四大关键问题BarryBarry RichmondRichmond系统思考、系统运行、系统动力学、系统理论,抑或者仅仅是系统,这组艰深的词汇人们耳熟能详,很多人都声称它们很有用,但是却极少有人真正理解它们的意思。这篇文章意在解决关于系统的四个关键问题,限于篇幅,每个问题并不能解答到尽善尽美,我只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为今后进一步的工作铺设蓝图。上述一系列名词中,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系统思考,而我试图解答的关于系统思考的四个问题分别是:系统思考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使用系统思考?是什么妨碍了我们广泛的应用系统思考?最后,怎样才能加强应用系统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我将尽量解释清楚系统思考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希望能够对努力练习应用系统思考和致力于推广系统思考应用的人们有所帮助。什么是系什么是系统统思考?思考?在应用上,系统思考既是一种思维理念,也是一种技术操作方法。在思维理念上,系统思考要求观察者将眼光在时空两方面放的足够长远,见树又见林,看清系统内部相互联系、并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关系网,正是这张关系网,决定了系统的外部动向。若只专注于眼前事,则不是系统思考

      2、。每一个曾在高楼上欣赏城市夜景,或曾在高山之巅俯瞰整个河谷美景的人,都会明白,什么是“将眼光放的足够长远”。这时候,细节淡去,整体的框架渐渐浮现,连时间的脚步似乎也放慢了。而每一个曾在高峰期被堵在单行道上的人,也会明白什么是“只专注于眼前事”。前者令人思维广阔、强力出众,后者令人目光短浅、乏味纠结。图: 系统思考的连续体此图中的元素越向右,越强调实用操作性,也越来越精确和严谨。在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讨论一件事情时,首先通常需要绘制因果环图一种用来表示系统中各元素间相互关系的简单图示,因果环图可以大致的反应系统中的各元素是怎样有机的联系起来的。其次,你要建立相关的结构图(栈流图),用以呈现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栈流图比因果环图更加精确,能够反应出个元素相互联络的支点。最后,你需要将相关的结构图转为计算公式。计算公式是各元素间建立联系的实质,同时,还需要对相关的元素赋值。完成这一步后,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模拟系统的运行。计算机模拟运行非常重要,因为经过这个步骤,你的思路会更加全面完整,你也才能够检验之前假定的各种关系是否真的能够反应系统实际运行的模式。在学习和应用系统思考的人群中,只有少数能够全面熟

      3、练的掌握图中各个步骤工作的技巧。显而易见,要掌握这些技巧,最关键的是要在整体上抓住联系的框架。如我们所知,精于设计计计算公式的人很多,而善于建立整体模型的人却少而又少。算公式的人很多,而善于建立整体模型的人却少而又少。为为什么需要系什么需要系统统思考思考?在时间和空间上孤立的问题是最容易解决的问题。比如你碰翻了一杯牛奶,绝没有必要因此落泪。牛奶只会泼洒到很小的一块区域,也并不会染色。你只需要找一块纸巾,覆盖在泼出的牛奶上,把它们擦干净,最后把湿透的纸巾扔掉。不会留下痕迹,不用感到内疚,不会造成麻烦。现在,想象你打翻的不是牛奶,而是带有放射性的垃圾、豆子,或者你的心。打翻这些东西,比打翻一杯牛奶所造成的后果要广泛而长远的多。他们造成的一系列后果,会从这个打翻点开始,在空间和时间上延伸,再不仅仅局限于第一时间被泼到的区域。而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孤立的解决方案,往往会造成更严重、破坏面更广的后果。人际关系、科学技术、社会组织的发展越来越错综复杂,因此,出错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这些错误成为孤立错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我们对这些错误采用的任何修正措施,都将通过内部联系,波及系统中的其他元素,在时间

      4、和空间上造成广泛的影响。我们只有充分的意识到生活现实中的系统运行方式,才能够成为这个系统中合格的成员,我们的家庭、企业、政府才能够更加有效和平稳的运行。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习新的学习方法。仅仅对我们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精益求精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与系统中其他领域的人们交流各自的成果,我们需要一种在这个系统中可以通用的“系统语”。简而言之,无处不在的联系要求我们进行系统思考,若非如此,那自原始海洋开始的进化之树,就将渐渐枯萎。是什么阻碍了我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们掌握系掌握系统统思考?思考?如你所见,既然我们如此迫切的需要掌握系统思考,为什么事实上,这个技巧掌握起来却又那么缓慢呢?我认为,这其中有 7 个主要的障碍。我将它们归为两大类,当然这个归类可能并不那么严谨。我将其中的三个障碍归纳为外部障碍,其余的四个归纳为内部障碍。外部障碍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人为制造的,同样也是可以通过改正习惯、优化组织、调整行为等方式人为克服的障碍。自身障碍源于人类和周遭事物本身,比如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人类的生物本能。例如,受生理机能控制,我们会倾向于相信,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事物的原貌和全景。我们是有可能克服这一生理缺陷的

      5、,我对此很乐观,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冲破阻碍,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掌握系统思考。障碍一障碍一妨碍我们掌握系统思考的第一种固有障碍来自于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这好比你来到一块新大陆观光,这里的人们说着你从未听过的语言,他们有着你闻所未闻的风俗和习惯。通常,在这块大陆上生活一段时间后,你会逐渐发现,关于你的家乡,你看到了许多从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而从前你对这些东西视而不见,是因为你自出生起,就对此习以为常。这种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已经成为你思维方式的一部分,是你产生很多理所当然的假设的源泉,也是产生自身障碍的根由。正因为此,才使将眼光放得长远,看清事物的本质才会那么艰难。很少有人能够登高望远,绝大多数的人都被眼前事所羁绊。交通阻塞、出席会议、等待菜单、分析数据,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对付系统关系网中的某一个点。总之,当对付实际问题时,要将目光放长远,是非常困难的。关注眼前事是一种潜意识的反应,例如,在运行缓慢的拥挤电梯里,人们几乎不可能会想要去运用系统思考,因为眼前的糟糕状况,就足够闹心了。窥斑见豹的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只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瑜伽师、老师、咨询师、爵士音乐家、优秀的团队工作者都在

      6、不同程度上具备这种能力。而如果你不愿意花费时间磨练这种能力,就很有可能被眼前事牢牢困住。障碍二障碍二第二种固有障碍源于第一种自身障碍。我们的生活就是由眼前事组成的,因此,我们的经验也大多来自眼前事。这些经验,就是我们在获取新经验时戴上的有色眼镜。有色的新经验,再加上原有的经验,使得要看清事物的整体全景,十分困难。绝大多数日常生活中的琐事,都隐藏起了它们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看起来好像是独立的,并不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系统中的一环。例如,感到饥饿时,吃东西便饱;要迟到了,加大油门便能准时赶到;这有点像在游园会中玩射击游戏,靶子竖起来了,举枪射击,BLAM,头一块靶应声而落,下一块靶子随即又竖起。人们从这样的琐事中得到的经验就是,要对正在面临的一连串事情做出反应,但是极少有人能够意识到,他们做出的反应,恰恰正是导致这一连串事件出现的原因。人们只当自己是那个射击者,抛出靶子的另有人在,人们认为自己要做的,只是对那个靶子射击。层出不穷的状况之所以会像靶子一样不断竖起来,是因为这些相互关联的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有长有短。比如,你的行为通常会产生一个立竿见影的后果,而这个后果则需要经过相对漫长的时间,

      7、才会触发你新的行为。因此,我们常常会觉得,我们的任务就是当有不良情况出现时,及时的对其做出反应,而意识不到,我们的反应本身,就是系统运行的一环,它势必又会导致新的状况的出现。就拿上文提到的饥饿的例子来说,你饿了,然后拿出 15-20 分钟的时间集中精力填饱肚子,之后的 3-4 个钟头,你都不会再饿肚子了。而这期间,会发生很多与饿肚子无关的事情,但是你也还忙于储存和消化食物呢,你什么也注意不到,于是,BINGO,新的问题又会趁机出现了。这种事情屡见不鲜,再比如,经过一天 18 个小时的劳作后,我们会感到疲惫,为了消除疲惫,我们会躺倒在床,轻闭双眼,物我两忘,进入梦想。之后,不知不觉,我们又醒来了。这是一个因果循环,但是我们通常只能意识到醒着,不断感到疲惫的部分,而忽略掉睡着时重拾精力的部分,因为前者时间太长了。于此类似,我们常常会忽略循环的整体,只看到循环中的部分环节,我们常常只把自己作为上一环节的反应者,而意识不到自己其实也是下一环节的创造者。这种思维方式,阻碍了我们看到系统的全局,也阻碍了我们掌握系统思考方法。障碍三障碍三第三种固有障碍,可以叫作“眼见不为实”。不论是远近,你目之所及

      8、,感光细胞接收到了光线被激发,随即一眼看到的总归只是一个一个的事物,比如人,比如汽车,比如房子。你得换个视角,才能发现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系统思考的本质也在于联系,而不是事物本身。因此,想要掌握系统思考,就必须做好准备,随时转变视角,虽然熟能生巧,但是转变视角仍然要比单纯的看更有难度,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因此,这也成为掌握系统思考的第三种自身障碍。障碍四障碍四掌握系统思考的第四个自身障碍源于生理机制,也就是经过千百万年的时间,人类进化出的快速反应的求生本能。在幽暗的原始丛林中,正因为有了这种对突发事件快速反应的本领,人类才能存活至今。而今天,我们要面对的社会凶险百倍。虽然不用再面对从林中张牙舞爪的猛虎,却要对付灯火通明的会议室中,深藏不露的毒蛇。而当现今生活中,这些危及我们生存的事件发生时,我们做出的还是与千百万年前相同的反应,准备,瞄准,开火,这是如同膝跳反射一般,凭直觉做出的反应。对于眼前事,这种反应通常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是,在系统中,这就有可能引爆大问题。关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明白,但是火烧眉毛时,理智根本赶不上直觉。如果到了。第四个季度,而你只剩两个星期的时间。,你才不会有空去想系

      9、统思考。问题就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火总是要烧到眉毛。求生本能,再加上这永不熄灭的燃眉之火,系统思考于是成为一个传说:等下一次再用吧。糟就糟在,这一次的本能反应,往往就是点燃下一次燃眉之火的火星,这把火一直烧下去,永远没有机会用系统思考。“救火”是种力量强大的本能反应,并且这种本能还会受外部环境激发,愈演愈烈。如前文所述,救火行为本身,就会导致下一次失火,而下一次的失火,又会再一次重复和强化救火行为。这种恶性循环随处可见,成为我们掌握系统思考的巨大障碍。掌握系统思考的第一个可调节障碍是关于系统思考的技术障碍。人们对系统啦,计算机啦,常常望而却步,之后回家,还会做起高中时苦苦思索代数难题不得其解的噩梦。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专业技术看上去越来越亲民了,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科技本身,就是件吓人、恐怖、非常人能及的事情。复杂系统的行为和运算,人脑难以完成,因此,要想将系统思考的作用发挥到最大,计算机软件和数学公式的引入是必须的。但实质上,这些运算也无非就是加减乘除,我们只有消除对数学和技术的恐惧,才能更全面的应用系统思考。第二个可调节障碍是人们对系统思考的抵触情绪。人们认为系统系考很高端,而系统思考之所以令人生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术业有专攻,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技术的人,常常会对系统思考望而却步。因为,要用系统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必须突破专业、文化的界限;要寻找问题的根源,必须突破孤立的事物和环节,寻找事物间联系的变化,寻找环节间运行的差错。因此,在运用系统思考时,问题的蔓延和知识的贫乏总是会暴露,这是系统思考真正令人恐惧的地方。正因如此,在那些等级分明的组织机构中,系统思考难以推行和应用。高层领导者总是胸有成竹,说一不二,因而当问题出现时,下层的员工总是不作为。只有在那些权力分散,员工的自主和个体的进步受到充分的重视,集体的发展依仗每一个人的发展的组织机构,系统思考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我想说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障碍是上一个障碍在个人层面上的体现。要想纵览系统的全局,你必须对自己充满信心。你要相信,你可以影响系统的运行方式。当然,你不可能像控制一个孤立的事物那样去控制一个完整的系统,而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感觉,确实也有些无力。但是,这里正是辩证之所在,只有认识到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才能真正的强大起来。缺乏自信的人,或者试图掌控一切的人,往往会

      《系统思考的四大关键问题》由会员ldj****2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思考的四大关键问题》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2022年小学体育教师学期工作总结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