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秋诗词2020_Max

8页
  • 卖家[上传人]:red****e99
  • 文档编号:145712016
  • 上传时间:2020-09-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2.18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一、最雄浑的中秋诗词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点评:张九龄是唐代的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二、最寂寥的中秋诗词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三、最有边塞味的中秋诗词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点评:子夜吴歌分别有春歌、夏歌、秋歌和冬歌四首。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李白描写月亮的作品真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等等,当然大部分不是写中秋的。四、最亲情的中秋诗词月

      2、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点评:明明是自己在长安,望月而遥想鄜(f)州(今陕西省富县)的亲人。但诗歌却从对面着想,只写妻子“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五、最清冷的中秋诗词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湓浦(pnp,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六、最感伤的中秋诗词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七、最著名的中秋诗词水调歌头(宋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

      3、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点评:这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自古以来写中秋的作品中,公认的绝唱。它构思奇拔,独辟蹊径,神话与现实、出尘与入世、感慨与旷达,层层交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也极富哲理与人情。通观全篇,皆是佳句,很好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八、最具科学幻想的中秋诗词木兰花慢(宋辛弃疾)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点评:一连串的发问,使得这首词几乎是中国古代最有科学色彩的一首词。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沉到海里,不会被碰坏吗?为什么圆月渐渐变成一道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王国维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理可谓神

      4、悟。”辛弃疾还有一首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也是写中秋的作品中,一首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九、最壮阔的中秋诗词念奴娇过洞庭(宋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点评: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我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境,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十、最伤心的中秋诗词绮怀(清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在诗人的眼中,那伊人所在的红墙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天上的银汉一般遥遥而不可及。“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

      5、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八月十五夜第一句为神来之笔,有空灵之境,写景兼有兴发。中秋之夜,万里青天无片云,一穹青镜笼九州,又到了一年中最团圆的节日。第二句写景,用“冰彩”、“水光”来形容月光,衬托出月色之纯净、明亮、轻柔;第三句也是写景,却驰骋想象,描写高山之寒影似乎倒影杯中, 海潮白浪之壮观。全诗文辞华美,感情明朗,意境开阔。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此诗把中秋皓月映照下夜空的洁白清净写得格外传神。曹松中秋对月诗云:“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月色普照寰宇, 非一人所独享,人们钟爱中秋月的明亮,更赞叹它的广博无私。当然,唐人中秋诗中,自然也有触景生情, 对月思乡怀人之感。王建有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张祜中秋月亦诗云: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6、。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这两首诗均因感慨中秋亲人、友人却不得相聚而作。白居易诗云: “三五夜中新月色, 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 独直对月忆元九) 月圆之时,友人却远在千里之外,惟有对月遥寄思念。白居易的“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更是道出了在经历战乱之后,亲人离散而不得相见的感伤。当然,写中秋,自然少不了关于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如李朴中秋: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灵槎拟约同携手, 更待银河彻底清。于写景中化 用神话传说,既有对月色的描写,又包含着对天上仙界的想象和向往。而李商隐嫦娥则设身处地,以己推人,以人间推知天上:云母屏风烛影深, 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想象月上寂寥,广寒凄清,嫦娥必定后悔窃药升天,以致终生孤独无依。此外,唐人中秋诗也有一部分是包蕴诗人对自然界的理性思考的。如李峤中秋月二首

      7、其二:“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相比初盛唐,中唐政治和社会环境读发生了重大变化,朋党林立,党争不断,这使得当时诗人的心理因素也产生了变化,反映到诗歌中,自然呈现出与前人不同风貌。盛唐中秋诗意境阔大,深具自然明朗之美,而中唐诗人却由欣赏、陶醉于自然物象、咏叹亲情友情转为对社会和人生的感怀。如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临风一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运用今昔对比结构,使昔年的欢乐和今日的冷清形成强烈的反差,流露出人事变迁的沧桑之感。到了宋代,中秋对月感怀,思考社会人生,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和唐诗比起来,宋诗尤重以人生的体悟来抒发对月的情感。这一现象,显然与宋人每藉禅悟来了断人生真谛者相关。中国的文化思想,至两宋而三教合一,共融于心性义理,与此相应,中国诗人的人生旨趣,至宋人也同样臻于精熟状态,参儒道与佛家而互用,兼此岸与彼岸而通融,既有出世者的超脱情怀,又是有入世者的随物悲喜。因此,宋代中秋诗词产生新变也是必然的。即便同样写景抒怀或遐想月宫情景,宋代中秋诗也往往呈现出

      8、一种新变色彩。如王安石中秋夕赏月: “海气看如洗,秋阳望却昏。光明疑不夜,清盈欲无坤。”通篇描写月色,突出皓月的清辉无限、气象宏大,显示出作者作为一位政治改革家的气魄。宋代中秋诗词更多的是融入理致、具有理性色彩的作品,即在写景怀人的基础上升华出有关宇宙或人生的哲理。“徐御冰轮行碧落,世间多少感秋人。”( 张耒近中秋)宋代诗人中秋对月已不再是单纯的欣赏和想象了,在当时贫弱的国势和中央集权的强化下,文人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观照人生、反省自我的文化意识。他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和传达的远不止于唐人热爱大自然和思念亲人的情感,而是更多地融入了对世事的感悟和思考,体现出一种理致。如赵崇森玩秋月:“玉宇秋光无一尘,人人共喜桂花新。看来世态炎凉尽,惟有月明无贵贫。”以秋夜月明之无处不可得对比人间的世态炎凉,引人思索。苏轼于神宗元丰三年( 1079)被贬黄州时作西江月黄州中秋一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乌台诗案”给苏轼造成的身心 是巨大的。中秋佳节之日,诗人与亲人天涯远隔,几度新凉亦是指人生几度浮沉,孤独凄然之中,不禁有“世事如梦”之叹。苏轼“明月易低人易散, 归来呼酒更重看”(中秋见月和子由) 与“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阳关词中秋月)都体现了作者珍惜月圆、珍惜相聚的人生意识,带有强烈的感伤色彩。宋代中秋之作还常常采用今昔对比的结构,由当下回忆过往情景,表现人世变迁、物是人非的伤感。例如宋白中秋感怀:“去年今夜此堂前,人正清歌月正圆。今夜秋来人且散,不如云雾蔽青天。”以去年中秋亲友之团圆欢会映衬今日之离散孤单,落寞感伤之情顿现。黄庭坚减字木兰花:亦有词云:“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今昔对比,写前年中秋时亲人欢会,今年中秋明月虽在却孤身一人,且年华逝去、功业无成,惟有清吟聊以慰藉。当然,宋代中秋诗词,更有感悟人生哲理,以求得精神解脱和心灵自由的特征。最善于融人生感悟入诗的莫过于苏轼。正如有学者所言: “严格地说,苏轼算不上擅长思辨的哲人,但他能从实际生活和自然景观中直截了当地把握住事物的特点和人生的底蕴,其睿智的理性风范令人折服。”如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 “八月十五夜,月色随处好。不择茅檐与市楼,

      《中秋诗词2020_Max》由会员red****e9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诗词2020_Max》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