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年度报告国内每月市场动态分析报告

36页
  • 卖家[上传人]:冯**
  • 文档编号:139214451
  • 上传时间:2020-07-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91.30KB
  • / 3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每月市场动态(2006-9-15)目录一、宏观经济与政策1、宏观经济与政策快讯1.1、曾培炎:下半年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节选)2、宏观经济与政策评析2.1、我国产业集中度增强 区域布局呈优化趋势2.2、市场进入新发展期 着力做好四方面工作二、行业经济与政策1、行业经济与政策快讯1.1、创投企业对高新企业投资额70%将可抵减应纳税所得1.2、今年我国住宿餐饮额有望超万亿元2、行业经济与政策评析2.1、家用电器行业短评2.2、国产手机再遭“滑铁卢”2.3、医药业盈利增长乏力三、企业上市1、上市政策动态1.1、IPO游戏规则的一次全面规范与提升2、企业海外上市动态2.1、新东方昨在纽交所挂牌上市2.2、瑞立在纳斯达克上市以后3、海外上市评析3.1、登陆红筹:民营企业突破资金瓶颈的新丝绸之路四、本期专题1、英国伦敦AIM市场的发展及其中国上市公司概况1.1、伦敦AIM创业板:中小企业海外上市的新选择(节选)1.2、伦交所去年迎来国外IPO高峰1.3、海外二板市场(AIM)盯上中国向中小企业伸出“橄榄枝”1.4、祝晓健:“我们有世界上最成功的二板市场”1.5、移师华北 伦敦全面进军中国金融高地(

      2、节选)1.6、规避萨奥“紧箍咒” 伦交所构建法律“屏障”1.7、双登集团正式挂牌伦敦创业板(节选)1.8、南京擎天科技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的AIM市场上市1.9、龙岩卓越新能源在英国伦敦交易所挂牌上市1.10、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在AIM市场IPO筹集5000万美元1.11、江苏融电闪电登陆伦敦证交所(节选)一、宏观经济与政策1、宏观经济与政策快讯1.1、曾培炎:下半年要继续加强宏观调控(节选)2006-09-11 上海证券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昨天开幕的“中国企业高峰会”上表示,下半年政府将进一步加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导的宏观调控,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下半年调控重点是: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的增长;合理调控货币信贷的增长;采用综合的措施,回收银行的体系流动性;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规范投资的市场准入;运用税费措施加强土地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等。”曾培炎称。曾培炎认为,今年经济形势总体良好。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9%,进出口总额增长23.1%;前八月城镇新增加就业844万人;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11.9%、11.

      3、6%;前八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1.2%。曾培炎指出,我国人均GDP仍然排在世界100位之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转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未来几年我国将大力发展能源资源、环境保护、装备制造和信息等产业,发展生物、空间和海洋方面的核心技术,还将实施一批科技专项,包括微电子、软件、无线移动通信、油气开采、核电站、制药、大型飞机、载人航天和探月。对外开发方面,我国将继续发展对外贸易,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加快转变外贸的增长方式,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按照国际通行的规则到境外投资。曾培炎强调,必须加快科技进步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2、宏观经济与政策评析2.1、我国产业集中度增强 区域布局呈优化趋势2006-09-13 上海证券报冯 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第二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宣晓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制造业空间集中度明显提高。在

      4、主要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同时,制造业北移的趋势有所加强。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中部缺乏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空间分布趋于分散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基础性产业以及汽车、医药、烟酒等制造业领域。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区域合作关系日益紧密,范围不断扩大,政府主导的跨区域规划成为推动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动力。制造业集中度出现两大基本特征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的程度既能反映各地区资源和产业优势及其变化,也是市场化进程的重要体现。目前,我国制造业集中度呈现两大基本特征。我国制造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在持续提高,制造业总体上呈现“高产业聚集”状况制造业的空间集中度变化集中体现了产业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工和转移趋势。我国20个制造行业2003年的平均空间集中度在总体上呈现出“高制造业聚集”的状况(见表1)。其中,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0.801)、化学纤维制造业(0.782)、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0.763)、纺织业(0.73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724)和金属制品业(0.722)等为高度集中的产业,其空间集中度都在0.7以上。集中度低于0.5的行业数量较少,分别为有色金属冶炼

      5、及压延加工业(0.439)和医药制造业(0.463)。从变化过程来看,自1999年以来,制造业中绝大部分行业的空间集中度在持续提高,20个行业的空间集中度近5年来平均提高3.32%。同时,有4个行业的集中度是下降的。上述情况总体上反映出目前基于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之上的专业化分工程度在不断提高,但部分行业(除对原材料产地高度依赖的部分行业外,汽车、医药、烟酒等较为明显)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管理体制的影响造成的生产力布局分散依然存在。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成为制造业最集中的地区,制造业北移趋势有所加强从制造业各行业总产值占前三位省份的产值集中率来看(见表2),2003年,20个行业的集中率差别较大,集中率在0.690.27之间。除烟草加工业(云南和湖南)、食品制造业(河南)、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吉林)和饮料制造业(四川)外,中西部的省区都排在行业总产出的前三名之外,多数行业都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浙江、上海5个省区集中了20个制造行业超过一半的工业总产值。从近年来看,环渤海地区的产值比重在不断提高,1999年,在20个制造行业

      6、中,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总产值比重占第一的行业数量分别为9:7:3,到2003年,该数量变化为4:7:7,山东、河北和辽宁组团的产业集中率明显提高。优势产业集中于东部地区 产业布局总体趋向分散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的产业优势和产业布局看(见表3),已形成两大基本特征。一是形成了四大板块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相对于其他地区,中部缺乏具有明显优势的制造业。按照优势度(区位商超过阀值部分与阀值的比值)进行分类,东部优势行业平均优势度为0.673,其中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有较大优势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金属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纺织业;有优势的行业有5个,分别是造纸及纸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中部没有具有绝对优势和较大优势的行业,具有相对优势的10个行业的优势度都在0.3660.005之间,平均为0.191。按照竞争力大小,中部的优势行业包括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烟草加工业等,但这些行业都

      7、同时是其他地区的优势行业。西部优势行业平均优势度为0.409。其中,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有1个,为烟草加工业;有较大优势的行业有2个,分别是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有优势的行业有4个,分别是医药制造业、食品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东北地区优势行业平均优势度为0.403,没有具有绝对优势的制造业,具有较大优势的制造业有2个,分别是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具有优势的行业有3个,分别是医药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加工业。总体来看,东部地区已经形成较多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行业,西部和东北地区部分行业竞争力突出,中部缺乏明显具有优势的行业。二是基础性产业生产能力的空间布局发生明显变化,产业布局整体上趋于分散。基础性行业生产能力的空间布局及其变化对区域经济结构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也能够反映各省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趋势(见表4)。全国基础性产业生产能力的空间布局近年来正在发生重要变化。2004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9.56亿吨(比上年增长17.3%),其中山西高达3.72亿吨(占全国的19%)。内蒙古、山东、贵州等省区正在替代河北、黑龙江等传

      8、统产煤大区成为我国新兴煤炭基地。2004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1.75亿吨(比上年增长3.2%),三大原油产区黑龙江、山东、辽宁仍然是重要的石油产区,合计生产8643万吨(占全国的比重高达49.4%)。但近10年来,这三个地区石油增量都在缓慢递减,而新疆、陕西、天津、广东四省区原油产量快速增长,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基地。2004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414.9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8.5%),年产量超过20亿立方米的省份包括四川、陕西、新疆等6省(产量占全国的80.5%),其中四川达到117亿立方米(占全国的近30%)。陕西、新疆和广东替代黑龙江、辽宁和山东成为我国新兴天然气基地。2004年,全国发电量为21870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4.5%),电力行业的生产能力整体上呈现出布局分散、各地区全面快速增长的特征,同时电力大省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2004年,全国钢材产量29723万吨(比上年增长23.3%),其中河北达到4698万吨(占全国的15.8%)。传统钢材大省辽宁、上海、湖北、北京和四川等地位已经被河北、江苏和山东等取代。2004年,全国水泥产量97000万吨(比上年增长1

      9、2.5%),其中山东超过12000万吨。近年来各地区产量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水泥生产能力向发达地区快速集中的趋势明显增强。2004年,全国汽车产量达到507.41万辆(比上年增长14.2%),超过30万辆的省区依次为吉林、上海、北京、重庆和湖北,增速最快的为河北、北京、山东、广东和浙江。汽车产业总体上表现出布局分散、全面增长、传统产地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和新兴地区快速跟进的特征。从上述产业1990年以来的集中度变化看(见图),发电量和水泥略有上升,钢材基本稳定,其它产业总体上趋于分散。在集中度下降的4个行业中,有原煤、原油、天然气和汽车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五大新特征目前,除了地区间优势产业和产业布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外,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合作和协调发展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分析,主要呈现以下五大特征。地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地区间经济联系总体上在不断加强。从省际间贸易额及其变化来看,近年来省内贸易占全国贸易的份额都在逐渐降低,而省际贸易所占的份额在不断提高。而省际销项价税占国内总销项价税的份额在同期则由41.96%上升到43.18%。同时,省际货物贸易依存度(省际货物贸易依存度=省际货物贸易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显示,目前省际经济联系程度不仅较高,且呈上升趋势。表明国内市场的开放度达到了新的水平。沿海三大经济圈内部的合作不断加强。过去二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区际交流,使我国形成了一批具有紧密联系的经济圈(区),这些经济圈(区)成为要素高度聚集和信息、人才、创新、贸易等中心。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依托其同一行政区内便于协调的特点和紧邻港澳地区的优势,区

      《年度报告国内每月市场动态分析报告》由会员冯**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度报告国内每月市场动态分析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