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稿)

26页
  • 卖家[上传人]:南琴
  • 文档编号:134111224
  • 上传时间:2020-06-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97MB
  • / 2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2020年4月2目 录一、前言1二、总体要求3(一)指导思想3(二)发展原则3(三)建设目标4三、体系框架6四、建设内容8(一)基础共性标准8(二)关键技术应用标准11(三)智能船舶设计标准15(四)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标准17(五)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标准18(六)岸基服务标准20(七)运营管理标准22五、组织实施23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一、前言大力发展智能船舶是促进我国船舶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航运、港口、物流等行业实现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已成为航运与造船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在市场需求和产业政策推动下,我国智能船舶技术攻关、系统研发与实船建造取得了积极进展,工程化应用成效初显,形成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基础,总体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国际公约规则、标准规范方面,国际海事组织(IMO)成立了海上水面自主船舶(MASS)工作组,提出了MASS定义和4个自主化等级,启动了MASS相关法规梳理和适用性分析工作,并制定了MASS试航指南。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发布了12项针对船舶网络安全的建议

      2、案,中国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DNV GL船级社等国际主要船级社先后发布了有关智能船舶的规范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启动了“智能航运标准化路线图”制定工作,日本、韩国、中国、挪威等在MASS术语、网络安全、船载数据服务器、通信协议等方面积极制定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IEC)高度关注虚拟仿真、智能化、自动化、物联网、系统集成等技术标准的发展;国际电信联盟(ITU)正积极开展物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网关、智慧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国际标准化工作。近年来,我国造船、航运、船检等有关单位围绕智能船舶术语、分级分类、信息资源标识、辅助自动驾驶、智能能效管理、智能机舱运维、智能系统测试与验证等开展了相关标准的研究与编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智能船舶标准体系仍未建立,智能船舶标准的范围、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仍不明确,在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应用、船舶研发设计与测试验证、岸基保障服务、船舶运营管理等领域仍存在较多标准缺项,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无法为我国智能船舶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提供全方位支撑。2018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国防科工局联合印发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

      3、-2021年),将建立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列为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明确提出研究制定智能船舶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9年5月,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指出以法规、标准、规范制定为重点,加快构建智能航运治理体系。围绕上述发展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标准委、交通运输部组织智能船舶相关标准化研究机构、设计院所、系统设备研制单位、建造企业、船检机构、航运企业、高等院校等研究编制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建设制造强国、海洋强国、交通强国战略部署为指导,以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为行动纲领,以加快推进造船、航运智能化转型并实现国际接轨为目的,建立智能船舶标准体系,为相关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提供依据,充分发挥标准在智能船舶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与服务等全过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综合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二)发展原则1、聚焦船舶、面向航运,落实智能船舶、智能航运发展国家战略要求。紧密围绕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

      4、2019-2021年)、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的行动目标和重点任务,建立形成覆盖智能船舶研发设计、测试验证、运营管理的标准体系,统筹兼顾造船、航运、海事等发展需求,支撑智能船舶、智能航运产业发展。2、国际接轨、主动占位,与国际海事公约规则、标准规范顶层要求总体协调。与IMO、IACS、ISO等制定和颁布的国际要求总体协调,同时做好具体支撑与细化落实。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加快提升标准的国际化程度和水平。3、需求牵引、技术推动,与智能船舶科技和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相同步。聚焦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智能船舶科技和产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智能船舶相关技术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应用需求,与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以及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设备研制、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岸基服务、运营管理等技术发展相适应、相同步。4、突出特色、融合发展,重点建设船舶、航运等智能化功能实现所需专用标准。标准体系重点围绕船舶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功能实现要求进行构建,着重反映信息感知、网络与通信、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集成、分析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在船舶、航运领域

      5、的应用需求,为相关标准制定提供指导依据,加速技术融合与产业融合。(三)建设目标以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智能航运发展指导意见等要求为顶层指导,围绕智能船舶研发设计、测试验证、产业配套、检验认证、运营管理等发展需要,明确标准体系建设的原则、范围、方向和重点,构建智能船舶标准体系,为智能船舶核心技术攻关、智能系统设备研制、典型示范应用、测试与验证能力提升等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与保障,引领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智能服务与监管等产业发展。第一阶段(2020年至2021年),智能船舶术语定义、分级分类等基础共性标准形成支撑,信息感知、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数据处理、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应用标准取得突破,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标准初步满足实船建造需要,完成约60项标准研究与编制,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立项数量不少于5项,夯实基础,满足智能船舶辅助决策、安全防护等要求。第二阶段(2022年至2025年),智能船舶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应用、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专业标准体系基本形成,岸基服务、运营管理标准

      6、配套完善,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标准总数约120项,主导研制国际标准立项总数约10项,满足智能船舶设备智能化升级、测试与验证能力提升以及实现远程控制等要求,引领智能船舶、智能航运、智能服务与监管产业发展。本指南根据智能船舶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所提出的行动目标及重点任务,结合当前制约我国智能船舶发展的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问题,提出2020年至2021年标准建设重点,后期标准建设重点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国际公约规则与标准规范变化、产业政策调整和技术发展进行逐步完善。三、体系框架标准体系框架由三层架构组成:第一层为标准体系顶层;第二层为部分,包括基础共性,关键技术应用,智能船舶设计、智能船载系统及设备、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岸基服务,运营管理七个部分;第三层为专业及领域,包括38个专业及领域。25 图1 智能船舶标准体系框图四、建设内容(一)基础共性标准图2 基础共性标准体系框图基础共性标准包括基础标准和共性技术标准,其中:基础标准用于明确智能船舶相关概念、界面及相互间关系, 包括术语、分级分类、标识编码等标准;共性技术标准用于规定智能船舶电磁兼容、质量与可靠性、安全运行与风险

      7、评估等共性技术要求。1、术语术语标准主要对相关术语、定义(或解释性说明)及所对应的英文名称等进行规定,主要用于统一智能船舶、智能航运相关概念,说明其内涵或外延。2、分级分类分级分类标准主要根据智能船舶船型、应用场景及智能化功能对所涉及的相关系统设备进行分类,对智能船舶及系统设备智能化水平与自主程度等级进行划分,用于明确各级各类智能船舶属性特征、能力要求和涵盖范围。3、标识编码标识编码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系统设备等对象进行唯一标识与解析,用于建立涵盖船舶全寿期的、统一的实体标识和编码体系,便于对船舶系统设备等对象的识别与管理,包括智能船舶设计标识、设备标识等标准。4、电磁兼容电磁兼容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相关的电气、电子设备及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要求进行规定,包括相关系统设备电磁兼容等级和性能、测试方法等标准,明确相关产品在实际电磁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的基本要求。5、质量与可靠性质量与可靠性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系统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的管理、控制、评价等要求进行规定,包括智能船舶系统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要求、质量与可靠性管理、综合保障等工程管理标准,质量控制与实现、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等技术方法标准,为相

      8、关系统设备的研制、质量认证和可靠性评价提供依据。6、安全运行与风险评估安全运行与风险评估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全船、系统、设备、软件以及岸基中心安全运行与应急处置需满足的技术要求及所采取技术措施进行规定,主要包括产品功能安全、安全产品和系统、风险评估、应急管理、事故救援等标准。基础共性标准建设重点术语标准:智能船舶信息感知术语、智能船舶网络与通信术语、智能船舶数据管理与应用术语、智能船舶设计术语、智能船载系统和设备术语、智能船舶测试与验证术语、智能船舶岸基服务术语等标准。分级分类标准:智能船舶分类体系标准,智能船舶信息感知、数据传输与交换、数据分析与应用、辅助决策、自动控制、安全防护等分级标准。标识编码标准:智能船舶系统设备编码与标识标准,智能船舶设计文字标识标准。电磁兼容标准:智能船舶系统设备电磁抗扰和电磁干扰、电磁防护措施、电磁兼容性能测试等标准。质量与可靠性标准:智能船舶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与评估等标准。安全运行与风险评估标准:智能航行等关键系统设备功能安全与风险评估标准,应急响应管理、应急机制等标准。(二)关键技术应用标准图3 关键技术应用标准体系框图关键技术应用标准用于对智能船

      9、舶信息采集设备选型应用与传感器组网、通信协议与接口设计、数据传输与交换、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软硬件集成、分析与控制、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应用要求进行规定。1、信息感知信息感知标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传感网络等标准。其中:信息采集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各类传感器等信息采集设备及相关元器件技术参数和应用要求进行规定,用于指导智能船舶数据监测、态势信息感知设备的研制与应用;传感网络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传感设备组网、数据质量等要求进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智能船舶感知网络建设。2、网络与通信网络与通信标准主要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标准。其中:有线网络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船载有线网络、岸基有线网络的组网、通信协议与接口、数据传输与交换等要求进行规定,用于指导有线网络设备应用与网络建设;无线网络标准主要对WiFi、4G/5G、卫星通信等当前船舶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船舶的船-船、船-岸、船-云通信时网络性能、通信协议、数据传输与交换等要求进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智能船舶无线通信及网络建设。3、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标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标准。其中:网络安全标准主要对网络结构安全、环境安全、软硬件安全、访问限制、入侵防范等进行规定,用于指导智能船舶网络安全建设;信息安全标准主要对智能船舶数据信息安全管理、数据信息安全应用、数据信息安全防护、数据信息安全测试等要求进行规定,用于确保智能船舶数据信息的安全、完整、可用。4、数据管理与应用数据管理与应用标准主要包括数据处理、数据结构和格式、数据库、大数据应用等标准。其中:数据处理标准主要对数据清洗、数据集成、数

      《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稿)》由会员南琴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船舶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稿)》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