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药学》考试复习大纲

18页
  • 卖家[上传人]:从**
  • 文档编号:105070622
  • 上传时间:2019-10-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96.89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药学考试大纲中药学考试大纲一、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1、 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的概念。1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2.中药学科的统称。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药材饮片、中成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3.古代指中药,或中药学,或中药学著作。2、熟悉下列著作的作者、成书年代、学术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神农本草经的论述仍旧具有十分稳固的权威性,同时,它也成为了医学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之一。本草经集注是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学术价值(1)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2) 对药物的形态、行为、产地、采制、剂量、真伪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强调产地和采制方法与疗效的密切关系。(3

      2、) 首创“诸病通用药”。如:治风通用防风、防己、秦九、川芎等。(4) 考定了古今用药的度量衡,规定了汤、酒、膏、丸的制作规范。(5) 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新修本草唐代是苏敬等所编著。世称唐本草。新修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宋代简称证类本草。是唐慎微编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集北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的本草学著作,代表了宋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本草纲目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本草纲目把动物药类按虫、鳞、介、禽、兽、人的次序分类叙述,反映了作者“从贱至贵”,从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观。纠正了前人的许多错误之处。本书不仅是一部药物学著作,还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乃至于历史方面都有一定的贡献。二、中药的产地、采收与炮制1、 熟悉道地药材的含义。道地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 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道地,也就是地道,也即功效地道

      3、实在,确切可靠。2、了解植物药的一般采收原则。植物药类()根及根茎类:一般在秋,冬季节植物地上部分将枯萎时及春初发芽前或刚露苗时采收此时根及根茎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最为丰富,通常含有效成分也比较高()茎木类:一般在秋,冬两季采收()皮类:一般在春末夏初采收;少数在秋冬两季采收,如苦楝皮;肉桂在春季和秋季各采收一次;杜仲,黄柏等采用环剥技术春末夏初时,树皮养分及液汁增多,形成层细胞分裂较快,皮部和木部容易剥离,伤口容易愈合(4)叶类:多在植物光合作用旺盛期,开花前或果实未成熟前采收()花类:,一般不宜在花完全盛开后采收在含苞待放时采收,如金银花,槐花等,在花初开时采收,如红花,洋金花等在花盛开时采收,如菊花,番红花对花期较长,花朵陆续开放的植物,应分批采收以保证质量()果实种子类:果实类药材一般多在自然成熟或接近成熟时采收有的采收幼果,如枳实,青皮种子类药材需在果实成熟时采收(7)全草类:多在植物充分生长,茎叶茂盛时采割,如青蒿,穿心莲等;有的开花时采收,如荆芥,益母草,香薷等;茵陈春季采收的习称绵茵陈,秋季采收习称茵陈蒿(8)藻,菌,地衣类: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茯苓在立秋后采收冬虫

      4、夏草在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时采收;海藻在夏秋二季采捞松萝全年均可采收动物药类因原动物种类和药用部位不同,采收时间也不同()昆虫类:入药部分含虫卵的,应在虫卵孵化前采收,如桑螵蛸需在深秋至三月中旬前虫卵未孵化时采收以成虫入药的,应在活动期捕捉,如土鳖虫,有翅昆虫,宜在清晨露水未干时捕捉,因此时不易起飞,如斑蝥()两栖类,爬行类:多数在夏秋两季捕捉,如蟾蜍,各类蛇类;中国林蛙在霜降期捕捉3、熟悉炮制的含义。中药材在应用或制成剂型前,进行必要加工处理的过程。又称炮炙、修事、修治等。其中炮炙也专指用火加工处理药材的方法。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潮湿不宜于保存等,经过一定的炮制处理,可以达到使药材纯净、矫味、降低毒性和干燥而不变质的目的。另外,炮制还有增强药物疗效,改变药物性能,便于调剂制剂等作用。中药炮制方法通常分为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5大类。4、熟悉炮制的目的。(一)改变药物的性能,缓和或提高防物的疗效:(二)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刺激性或副作用:(三)便于制剂、煎服和贮藏:(四)清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5、熟悉五种炮制大法。三、中药

      5、的性能1、 熟悉四气的含义。寒、热、温、凉、平等功能药性的统称。含义: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得寒热温凉四处药品性,它反映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2、掌握五味及其作用。辛、甘、酸、苦、咸、淡、涩等功能药味的统称。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3、掌握四气五味对临床用药的意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 四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辨证用药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的药物:寒证 热药;热证 寒药2据病证的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的药物。大寒证(亡阳证) 大热药(附子、肉桂)微寒证 (脾胃虚寒证) 温性药(煨姜)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4真寒假热,用热药,真热假寒用寒药。4、熟悉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定义: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辩证用药提供依据。中药作用归属、趋向于某脏腑、经络或特定部位等的定位、定向理论。理论基础: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

      6、系的学说。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5、掌握归经确定的依据。药物特性每种药物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特别是古人)有时也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尢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党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然按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往往带片面性,即便是将其特性合参时也不准确。药物疗效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十分准确。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等。6、掌握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首先,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其次,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不要根据脏腑经

      7、络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疾病传变规律,选择归它经的药与之相配进行治疗。如咳嗽痰喘,治疗时就不能只选用归肺经的药,若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归肺经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与归肝经能清热凉肝的表黛同用,使肝肺两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虚者,又当以归肺经的止咳化痰药与归脾经的健脾药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7、熟悉升降浮沉的含义、临床意义及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上行,沉是泻利下行。升浮药上行而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等作用。凡气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的作用;凡气寒凉,味苦酸的药物,大多有沉降作用,花、叶及质轻的药物大多升浮,种子、果实及质重的药物,大多沉降。临床意义: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类疾病的防治;沉降类药品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有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表现为“双向性”,即既能升浮,又可沉降,如麻黄既能发汗解表,亦可平喘利尿。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一般来说,药物“升降浮沉”

      8、的不同作用与药物的“药性”和“味道”有一定关系。味道属于辛、甘、药性属于温热的药物,大多数都有“升浮”的作用;而味道属于苦、酸、咸,药性属于寒凉的药物,则多有“沉降”的作用。8、掌握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每一味药品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 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品配伍时,其升浮性可受到一定制约9、掌握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品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10、掌握毒药与毒性的含义及引起毒性的原因。毒药,就是能通过各种途径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药物。毒药按药性分急性毒药和慢性毒药,急性毒药如氰化钾、砒霜等,慢性毒药的典范是鸦片;毒性:是指外源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或简称为损伤生物体的能力。也可简单表述为,外源化学物在一定条件下损伤生物体的能力。四、配伍与应用1、 掌握配伍的目的。目的:增强疗效,降低毒副

      9、作用,分清主次,全面兼顾病情。2、 掌握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1单行 用一味药治疗疾病谓单行。如人参治疗气虚欲脱证;马齿苋治疗痢疾。2相须 两种性能、功效相同或近似的药物合用,以增强疗效的一种配伍方法称为相须。如麻黄配桂枝,增强了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陈皮配法夏加强了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作用。3相使 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功效的配伍方法谓相使。如吴茱萸配生姜,后者可增强主药吴茱萸暖肝温胃、下气止呕的作用。4相畏 一种药物的毒副乍用,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使其毒副作用减轻或消失的配伍方法称为相畏。如半夏畏生姜,即生姜可抑制半夏的毒副作用。5相杀 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为相杀。如金钱草杀雷公藤毒,防风杀砒霜毒,绿豆杀巴豆毒,麝香杀杏仁毒等。6相恶 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一种配伍谓相恶。如生姜恶黄芩,黄芩能削弱生姜的温胃止呕作用。7相反 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即谓之相反。如贝母反乌头、附子,甘草反甘遂等,详见用药禁忌“十八反”、“十九畏”。七情配伍关系中,除单行外,相须、相使可以起到协同作用,能提高药效;相畏、相杀可以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相恶是一种药物抵消或削弱了另一种药物的功效;相反是药物配伍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临床用药时,相须相使、相畏相杀是常用的配伍方法,而相恶相反则是配伍禁忌。3、 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十九畏与相畏的区别。配伍禁忌,是

      《《中药学》考试复习大纲》由会员从**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学》考试复习大纲》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标签
    监控施工 信息化课堂中的合作学习结业作业七年级语文 发车时刻表 长途客运 入党志愿书填写模板精品 庆祝建党101周年多体裁诗歌朗诵素材汇编10篇唯一微庆祝 智能家居系统本科论文 心得感悟 雁楠中学 20230513224122 2022 公安主题党日 部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课件 机关事务中心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安排 入党积极分子自我推荐 世界水日ppt 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 空气单元分析 哈里德课件 2022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计划 空气教材分析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材分析 退役军人事务局季度工作总结 集装箱房合同 2021年财务报表 2022年继续教育公需课 2022年公需课 2022年日历每月一张 名词性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 施工网格 薪资体系 运维实施方案 硫酸安全技术 柔韧训练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建筑工地疫情防控 大型工程技术风险 磷酸二氢钾 2022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例文 少儿美术-小花 2022年环保倡议书模板六篇 2022年监理辞职报告精选 2022年畅想未来记叙文精品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课程实验指导书范本 草房子读后感-第1篇 小数乘整数教学PPT课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2022年教师个人工作计划范本-工作计划 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观后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2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