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

15页
  • 卖家[上传人]:ligh****329
  • 文档编号:601123664
  • 上传时间:2025-04-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06.87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高三历史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 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单项选择题: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 “择中建都”是中国古代在选择都城时的一种策略和理念。商代二里头遗址与偃师商城遗址位于中原地区,交通便利;西周何尊铭文记载:“余其宅兹中国”。这反映出( )A. 华夏认同观念的不断强化B. 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奠定C. 国家初始形态出现的原因D. 朴素的传统国家治理智慧【答案】D【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择中建都”理念反映了当时人们在选择都城

      2、时考虑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和管理,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传统国家治理智慧,即通过合理选择都城位置来加强国家的治理和稳定,D项正确;华夏认同观念强调的是对华夏民族文化、身份等方面的认同,材料中“择中建都”主要体现的是都城选址的策略和理念,排除A项;多元一体文明格局侧重于描述中国古代文明是由多个区域文明相互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整体格局,材料中并未体现多元文明的相关内容,排除B项;国家初始形态出现的原因通常涉及到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阶级分化等多个方面,而“择中建都”只是国家形成后在都城选址上的一种考虑,排除C项。故选D项。2. 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 )A. 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B. 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C. 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羁縻统治D. 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唐代西

      3、域地区。根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可知,唐代于阗地区处于毗沙都督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的都督,这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表述有误,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3. 元代至元年间,市舶司决定对本国出口货物的两道税改为一道税。税收上的优惠措施,极大地调动了瓷器商人们的积极性,瓷器的运输量和交易量成倍增长,瓷器销售的国家遍及亚非等58个国家。这推动了( )A. 朝贡贸易收入的增加B. 朝廷海禁政策的松动C.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D. 长途海运航线的开辟【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中国)。根据材

      4、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出口税收的减免,调动了商人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推动了瓷器的运输量和交易量增长,表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朝贡贸易,朝贡贸易的实质是一种政治隶属关系,排除A项;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元代没有实行,排除B项;材料没有明确的起止时间表明此时才开辟了长途海运航线,排除D项。故选C项。4. 1872年,李鸿章向清廷上奏试办招商轮船折,重申成立招商局的目的是“翼为中土开此风气,渐收利权”;主张企业在政府监督下,新办的企业由商人出资,合股的资本为商人所有,公司按照自己的章程制度规范管理。李鸿章的这些主张( )A. 遏制了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B.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C. 顺应了近代工业化发展的需要D. 体现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72年(中国)。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李鸿章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运动时期的民用企业,采用近代企业的经营模式,符合近代工业的发展的要求,利于推动中国早期的工业化,C项正确;材料主张遏制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过于绝

      5、对,排除A项;李鸿章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他们主张“中体西用”思想,B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尚未形成实业救国思潮,是19世纪末张謇提出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项。5. 漫画官民之争持创作于1911年,该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清政府的卖国行径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保路运动历史背景 广州黄花岗起义的爆发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1年(中国)。根据材料图片中“官民之争持”可知,暗示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冲突,画中清政府与洋人一起与人民抢夺,结合所学可知,清政府对外国列强妥协,出卖国家主权,正确;“矿、权”二字出现在漫画中这涉及了中国矿权、路权等国家主权,结合所学可知,1911年四川等地爆发了保路运动,民众强烈反对清政府将铁路筑路权出卖给外国公司,正确;错在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与漫画的时间不符;错在广州黄花岗起义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与清政府的斗争,不是民众与政府之间争夺利权的冲突。故选A项。6. 针对攻击农民运动“糟得很”的说法,1925年至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进行调查,写

      6、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你若是一个确定了革命观点的人,而且是跑到乡村里去看过一遍的,你必定觉到一种从来没有的痛快。无数万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的吃人的仇敌。”以上材料反映了( )A. 国民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蓬勃开展B. 农民支援了反抗国民党的武装起义C.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壮大D. 土地革命运动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国民革命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1925年至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村进行调查”“无数万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的吃人的仇敌”可知,这一时期农民运动正在蓬勃开展,毛泽东通过实地考察对农民运动给予了肯定和支持,A项正确;农民支援反抗国民党的武装起义是在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之后,与材料时间“1925-1927年”不完全相符,此时国共还处于合作时期,主要是反对北洋军阀,排除B项;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壮大是在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土地革命运动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也是

      7、在1927年之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开展的,与本题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 下表中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表明,这一时期中国( )时间文件1985年3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6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1987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1987年6月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技术合同法1988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1993年7月八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法A. 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B. 人才资源得到优化配置C. 基础科学研究世界领先D. 经济建设亟需科技助力【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85至1993年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发布的文件强调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致力于通过体制改革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中国正在进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国家希望通过科技进步来支持和加速经济建设,由此可见,这些文件的出台反映了经济建设对科技助力的需求,D项正确;这些文件侧重于科技体制本身的改革,并非直接针对科技成

      8、果转化的速度,排除A项;政策中未直接涉及人才管理或配置机制改革的信息,且重点在体制改革而非人才结构调整,排除B项;文件强调高技术应用和科技经济相结合,也没有对比其他国家,无法得出“基础科学研究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8. 修昔底德在写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时,整个叙述过程中十分注意克制个人情感,处处以平实、白描的笔法描述事件过程及其前因后果,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个人评价和文辞性渲染。据此可知,在修昔底德看来( )A. 历史评价不能带有个人情感B. 历史评价不分善恶对错C. 叙述历史应该注重理性客观D. 记述历史应该实地考察【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修昔底德认为叙述历史应注重理性客观,尽量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让个人情感和主观因素影响对历史的叙述,C项正确;“历史评价不能带有个人情感”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修昔底德认为叙述历史应注重理性客观,并未涉及历史评价的标准问题,“历史评价不分善恶对错”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B项;“记述历史应该实地考察”在题干中未体现,题干重点是修昔

      9、底德叙述历史的态度和方法,而非获取历史资料的途径,排除D项。故选C项。9. 1843年,英国议会正式宣布废除谷物法,自由贸易取得了标志性的胜利。图为英国实行自由贸易的逻辑体系。据此可知,英国推行自由贸易的主要目的是( )A. 巩固英国经济霸权B. 确立世界工厂地位C. 保障技术革新优势D. 迎合世界市场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3年(英国)。据题干及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推行自由贸易,通过商品输出和资本出借等方式,进一步巩固其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和经济霸权,A项正确;英国在1843年时已经基本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谷物法的废除和自由贸易的推行是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其优势,排除B项;自由贸易政策主要是关于商品贸易和市场开放等方面,与直接保障技术革新优势关系不大,排除C项;当时的世界市场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但英国推行自由贸易主要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利用世界市场来巩固自己的经济霸权,而不是为了迎合世界市场发展,排除D项。故选A项。10. 下面是英法三大思想家的主张。据此可知,他们都( )圣西门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不过是“复活的奴隶制”,工厂是“温和的苦役场所”;欧文认定“新机器首先产生的效果是增加的个人财富”,但却带来了“劳动阶级的贫困与痛苦”A. 主张进行阶级斗争B. 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C. 反对采用机器生产D. 重视将理论与现实结合【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

      《2025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由会员ligh****32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