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高三化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Cl:35.5第一部分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 的电子式:B. 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 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合离子:D. 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答案】C【解析】【详解】A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Na+和组成,电子式为,A正确;B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B正确;CNa+吸引H2O中显负价的O原子,Cl-吸引H2O中显正价的H原子,且Na+周围有5个水分子,Cl-周围有6个水分子,则氯化钠溶液中的水合离子表示为,C错误;D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含有1对孤电子对,则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为,D正确;故选C。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酿酒过程中葡萄糖
2、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醇B. DNA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作用互补配对C. 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了核酸的基本单元核苷酸D. 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可发生皂化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酿酒过程中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是无氧氧化,不是水解,A错误;BDNA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间可形成氢键,B正确;C核苷酸是核苷与磷酸缩合形成了核酸的基本单元,C正确;D油脂属于酯类物质,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皂化反应,D正确;答案选A。3. 某超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负性:B. 该超分子中的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p区C. “*”标记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D. 该超分子中含有配位键【答案】D【解析】【详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电负性增强,则电负性:FONB,在NH3中H呈+价,在B2H6中H呈-1价,故H的电负性介于B和N之间,故电负性:FONHB,A错误;B该超分子中的H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B错误;C“*”标记的碳原子连接两个相同的H原子,不能为手性碳原子,C错误;D结构中B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其中一个为配位键,该超分子中含有配位键,D
3、正确;故选D。4. 下列过程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 的氨水加水稀释100倍,B. 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促进分解C. 用石膏(主要成分)降低盐碱土壤(含)的碱性D. 向中加大量水并加热制备【答案】B【解析】【详解】A一水合氨为弱碱,加水稀释促进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故的氨水加水稀释100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迅速生成氧气,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CCaSO4用Na2CO3处理,使CaSO4转化为更难溶的CaCO3,消耗碳酸根离子,使得碳酸根离子水解逆向移动,能降低土壤碱性,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C不符合题意; D四氯化钛为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向四氯化钛中加入大量水并加热促进四氯化钛水解生成,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故选B。5.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 金属钠与水反应:B.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C. 铁丝和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 钢铁在中性环境中发生吸氧腐蚀,正极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故A正确;B.氨的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化
4、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C铁丝和氯气中加热生成三氯化铁,化学方程式为,故C错误;D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为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D正确;故答案为C。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加热和的固体混合物,可将二者分离B. 向溶液中加过量的溶液,可制C. 取某溶液滴加溶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中含有D. 取溶液和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后者红色更深【答案】C【解析】【详解】A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无法分离,A错误; B氢氧化钠为强碱,溶液中加过量的溶液,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B错误;C铁离子和KSCN溶液反应使得溶液变为红色,能检验铁离子,C正确;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溶液碱性强,所以溶液和溶液,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前者红色更深,D错误;故选C。7. 室温下,研究铜与一定量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和试剂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铜与浓硝酸反应:B. 通过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C. 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产生D. 将铜片换成铁片,反应更剧烈,产生大量气体【答案】D【解析】【详解】A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2和水,A正确;B通过
5、上下抽动铜丝让铜丝、浓硝酸分离或接触,达到控制反应的启停,B正确;C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浓度减小变成稀硝酸,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C正确;DFe片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发生钝化,Fe片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并阻止内部金属继续反应,D错误;故答案选D。8. 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 ,B、D的起始浓度均为0,反应物A的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下表。序号02040605002.01.31.01.0500x1.01.01.0500y1.51.21.26002.00.50.40.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D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B. 中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C. 中D. 【答案】C【解析】【详解】AA在020min平均反应速率为,v(D)=v(A)= ,A正确;B的反应温度与相同,故平衡常数也相同,由的数据可知,4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c(A)=1mol/L,c(B)= c(D)=0.5mol/L,K=,B正确;C反应温度与相同,故的平衡常数K=0.25,若y=2.64,则平衡时c(A)=1.2mol/L,c(B)= c(D)=1.44mol/L,K=,C错误;D由和对比可知,温度升高,
6、A的转化率增大,故反应吸热,即H0,D正确;故答案选C。9. 乙烯水合制乙醇的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反应进程与能量的关系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的,和的B. 该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C. 该反应速率大小主要由决定D. 总反应的【答案】D【解析】【详解】A由图2可知,第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步和第步为放热反应,A正确;B由图1反应机理可知,在第步被消耗,在第步又生成,则是总反应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降低总反应的活化能,B正确;C活化能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慢,总反应速率由最慢的一步的反应速率决定,由图2可知,该反应速率大小主要由决定,C正确;D图中和分别是第步反应和第步逆反应所对应的“活化能高度”,总反应的H应是“产物总能量与反应物总能量之差”,并不是简单的,D错误;故选D。10. 下列根据事实的推论不正确的是A. ZnS难溶于水溶于稀H2SO4,ZnS与稀H2SO4反应:ZnS+2H+=Zn2+H2SB. CuS溶于稀HNO3但不溶于c(H+)相同的稀H2SO4,说明酸性:HNO3H2SO4C. 矿层中的ZnS遇到CuSO4溶液可转化为CuS,说明Ksp(ZnS)Ksp(C
7、uS)D. 混有H2S的乙炔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CuS,说明CuS不溶于稀H2SO4【答案】B【解析】【详解】AZnS难溶于水溶于稀H2SO4,ZnS与稀H2SO4反应生成ZnSO4、H2S,故离子方程式为:ZnS+2H+=Zn2+H2S,A正确;BCuS溶于稀HNO3但不溶于c(H+)相同的稀H2SO4,是由于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CuS氧化为CuSO4,而不是因为HNO3酸性强于H2SO4,B错误;C矿层中的ZnS遇到CuSO4溶液可转化为CuS,说明ZnS转化为CuS,根据溶度积规则可知,Ksp(ZnS)Ksp(CuS),C正确;DH2S为弱酸,H2SO4为强酸,混有H2S的乙炔通入CuSO4溶液中生成CuS,即反应方程式为:H2S+CuSO4=CuS+H2SO4,故说明CuS不溶于稀H2SO4,D正确;故答案为:B。11. 一种二次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材料,将和分别溶解在溶液中配成电解质溶液,关闭,电子由电源沿导线流向M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充电时,M极为阴极B. 充电时,N极反应:C. 放电时,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负极室移向正极室D. 放电
8、时,当电路中转移时,生成X【答案】D【解析】【分析】当关闭K1时,此装置为电解池装置,电子由电源沿导线流向M极,说明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当关闭K2时,此装置为原电池装置,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N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据此作答。【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关闭K1时,此装置为电解池装置,电子由电源沿导线流向M极,说明M极为阴极,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分析可知,N极为阳极,阳极上失电子生成,电极反应式为:,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分析可知,放电时,即关闭K2时,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因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从负极室移向正极室,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分析可知,放电时,M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因此当电路中转移时,生成1mol,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 一种利用脱氢聚合技术制备聚酰胺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该方法条件温和,副产物只有,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过程断开键、键、键,形成键B. x为2nC. 若将M、N分别换成,和,可生成D. 若仅以乙二醇为反应物也可发生脱氢聚合,产物可能是【答案】D【解析】【详解】A反应过程中,M中的键、键断裂,N中的键断裂,形成键和键,A错误;B根据分析,形成一个链节,M少6个H原子,N少2个H原子,根据H原子守恒,则x为4n,B错误;C由上述反应知,键断裂,与羟基相连的C上2个键断裂,生成键和键,中与羟基相连的C上只有一个H,故形成键,无法形成键,C错误;D由于键与键一样,极性都很强,故仅以乙二醇为反应物也可发生脱氢聚合,产物可能是,D正确;故选D。13. 催化还原处理烟气中的转化为液态S,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在不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W为,M为B. 中每生成Z,中有生成C. 升高温度,与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D. 【答案】B【解析】【分析】催化还原处理烟气中的转化为液态S,W和反应生成O=C=S和,由原子守恒可知W为CO,Z和反应生成,则Z为S,Y和O=C=S反应生成S和M,则Y为SO2,M为,以此解答。【详解】A由分析可知,W为,M为,A正确;B由分析可知,Z为S,M为,Y为SO2,反应为O=C=S+ SO2
《北京市西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ligh****329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