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解简易方程 第5课时 解方程(3) 导学案
3页1、第5课时 解方程(3)课题解方程(3)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了等式的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为彻底地避免了同一内容可以用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是本课设计的宗旨。课堂上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重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小组讨论、同桌合作,给学生提供自主的时间和空间。2.等式的性质是解方程的依据,因为在上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形如xa=b、ax=b的方程的解法,明白了依据等式去解方程的算理。所以,本节课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之间合作交流、讨论辨析,把稍复杂的方程化解成简单的方程,掌握此类方程的解法。学习目标1.初步学会形如axb=c、a(xb)=c的方程的解法。2.理解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养成认真审题、仔细解答的良好学习习惯。学习重点学会解形如axb=c、a(xb)=c的方程。学习难点理解把含有未知数的式子看成一个整体
2、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顾旧知,引出课题。(5分钟)解方程。4x=52x1.2=5x+3.7=10x-56=449x=18063x=9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1.解方程,写出检验过程。x+3.2=6.454-x=24解:x=3.2解:x=307x=49126x=42解:x=7解:x=32.解下列方程。4x-25=51解:4x=76x=19(27-2x)3=7解:27-2x=2127=21+2x6=2xx=33.看图列算式解答。(1)3x+24=38.4x=4.8(2)3x+36=108x=24二、探究新知。(25分钟)1.例4。(1)课件出示例4,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理解题意。(2)引导学生分析图意,找出等量关系。(3)根据图意列方程。(4)这个方程应该怎么解,组织学生讨论。(5)明确解法。(老师边讲解边板书)3x+4=40解:3x+4-4=40-43x=36x=12(6)指导检验。将x=12代入原方程,看方程的左边是否等于方程的右边。2.例5。(1)课件出示教材第69页例5,解方程2(x-16)=8。(2)组织学
3、生讨论解法。(3)明确解法,学生完成解题过程。(4)学生口述检验过程。1.(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分析题意。(2)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盒子里的铅笔数量+盒子外的铅笔数量=铅笔总数量。(3)根据图意列出方程:3x+4=40。(4)尝试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小组交流:可以先把3x看成一个整体,在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得出3x=36,再解答。(5)学生认真倾听、思考。(6)学生口述检验过程。检验:将x=12代入原方程,方程左边=3x+4=312+4=40=方程右边,所以x=12是这个方程的解。2.(1)学生观察方程、思考。(2)小组内讨论解法。(3)学生解答后汇报解题过程。2(x-16)=8解:2(x-16)2=82x-16=4x-16+16=4+16x=20也可以这样做:2(x-16)=8解:2x-32=82x-32+32=8+322x=40x=20(4)口述检验过程:检验,把x=20代入原方程,方程左边=2(20-16)=24=8=方程右边,所以x=20是这个方程的解。三、巩固练习。(7分钟)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3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2.独立完成作业。五、教学板书六、教学反思这节课为自主探索新知做准备。教学中我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把含有x的算式看成一个整体,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讨论辨析,把稍复杂的方程转化成简单的方程,掌握此类方程的解法;然后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点评和总结: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解简易方程 第5课时 解方程(3) 导学案》由会员公西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 解简易方程 第5课时 解方程(3) 导学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