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

46页
  • 卖家[上传人]:p****u
  • 文档编号:601123517
  • 上传时间:2025-04-30
  • 文档格式:PPTX
  • 文档大小:1.01MB
  • / 4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论语,十二章,论语十二章,(七上第,11,课),河南考情略知:,近,10,年未考。,文学文化常识:,1.,选自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东汉列为,“,七经,”,之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u,)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其学说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原文呈现,精准翻译,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段解】,讲述学习方法、交友乐趣和个人修养。,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学而),【段解】,讲治学的人要重视自己的品德修养。,曾参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学而),原文呈现,精准翻译,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段解】,孔子自述其七十年的人生经历中知识、修养、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岁心里不再感到疑惑,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段解】,讲学习方法,强调温习学过的知识的必要性。,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为政),原文呈现,精准翻译,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段解】,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

      3、疑惑。,”,(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段解】,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别人都不能忍受那种困苦,颜回却不改变他自有的快乐。多么高尚啊,颜回!,”,(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段解】,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孔子说:,“,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研究这种学问和事业为快乐的人。,”,(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段解】,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的思想。,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其中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像浮云一样。,”,(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段解】,讲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在其中一定有可

      4、以当我老师的人。(我)选取他们的优点而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段解】,勉励自己和学生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段解】,讲一个人应当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改变其主帅,平民百姓的志向却是不能改变的。,”,(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段解】,讲坚定信念、广泛学习。,子夏说:,“,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子张),课下注释梳理,1.,子,曰:学而,时习,之子:,_,时习:,_,2.,不亦说乎,不亦说乎:,_,_,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_,君子:,_,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按时温习。时,按时,不是很愉快吗?不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快,生气,恼怒,指有才德的人,4.,吾日三省,吾身,吾:,_

      5、,日:,_,三省:,_,_,5.,为人谋,而不,忠,乎,为人谋:,_,忠:,_,6.,与朋友交而不,信,【,2024,】,乎,信:,_,人称代词,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三,泛指多次。一说,实指,即三个,方面。省,自我检查、反省,替人谋划事情,竭尽自己的心力,诚信,7.,传,不习乎,传:,_,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有五:,_,9.,三十而,立,立:,_,10.,四十而不,惑,惑:,_,11.,五十而知,天命,天命:,_,_,12.,六十而,耳顺,耳顺:,_,13.,七十而,从心所欲,从心所欲:,_,14.,不,逾矩,逾矩:,_,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十五岁。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立身,指能有所成就,迷惑,疑惑,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命,命令,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顺从意愿,越过法度。逾,越过。矩,法度,15.,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_,_,16.,学而不思则,罔,罔:,_,17.,思而不学则,殆,殆:,_,18.,一,箪,食,箪:,_,19.,人不,堪,其忧,堪:,_,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之

      6、:,_,者:,_,好:,_,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疑惑,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能忍受,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一说,指仁德,代词,,的人,喜爱,爱好,2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22.,饭疏食,,,饮水,饭疏食,饮水:,_,_,23.,曲,肱,而枕之,肱:,_,24.,于,我,如浮云,于:,_,如浮云:,_,25.,必有我师,焉,焉:,_,26.,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_,27.,子在,川上,曰,川上:,_,以,为快乐,吃粗粮,喝冷水。饭,吃。疏食,,粗粮。水,文言文中称冷水为,“,水,”,,热水为,“,汤,”,胳膊上从肩到肘的部分,这里指胳膊,介词,对,对于,像浮云一样,于此,意思是在其中,好的方面,优点,河边。川,河流,28.,逝,者如,斯夫,逝:,_,斯:,_,夫:,_,29.,三军,可,夺,帅也,三军:,_,夺:,_,30.,匹夫,不可夺志也,匹夫:,_,31.,博学而,笃志,笃志:,_,32.,切问而近思,切问而近思:,_,_,33.,仁,在其中矣,仁:,_,往、离去,代词,这,指河水,语气词,用于句末

      7、,表示感叹,军队,改变,指平民中的男子,这里泛指平民百姓,坚定志向。笃,坚定,恳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切,恳切,仁德,一词多义串教材,1.,知:,人不,知,而不愠,_,温故而,知,新,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_,2.,时:,学而,时,习之,_,然则何,时,而乐耶,_,山间之四,时,也,_,了解,得到,觉得,按时,时候,季,季节,3.,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_,必以,信,_,小,信,未孚,_,忌不自,信,_,愿陛下亲之,信,之,_,诚信,实情,信用,相信,信任,4.,从:,七十而,从,心所欲,_,择其善者而,从,之,_,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_,民弗,从,也,_,客,从,外来,_,隶而,从,者,_,顺从,跟随,引申为学习,向,听从,顺从,介词,跟随,5.,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乐,亦在其中矣,_,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_,似与游者相,乐,_,以,为快乐,乐趣,以,为快乐,欢乐,重点句子翻译,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得分点:,时:按时。,说:同,“,悦,”,,愉快。,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得分点:,知:了解。,愠:生气,恼怒。

      8、,君子:指有才德的人。,学习了(知识),按时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_,_,得分点:,日:每天。,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尽自己的心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得分点:,知:了解(或懂得)。,好:喜爱,爱好。,乐:以,为快乐。,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_,得分点:,义:合乎正义,正当。,懂得某种学问和事业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快乐的人。,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得分点:,善者:好的方面,优点。,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_,得分点:,笃:坚定。,切:恳切。,仁:仁德。,(我)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广泛学习且能坚定志向,恳

      9、切地发问求教,多思考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教材教参设问,教材链接,1.,【教材课后思考探究】,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答:,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最有效的读书法。一味读书而不去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的,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反之一味空想而不去学习和实践,终究一无所得。如果学习书本知识而不思考,就会不辨真伪,更不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如果只是苦思冥想却不认真读书,就会孤陋寡闻,才疏学浅。孔子的这句话阐明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学习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习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习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教材变式问】,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文中孔子的话加以分析。,答:,学习和思考是辩证关系,如果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如果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因此一定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教参链接,2.,【教参问题探究】,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典籍,今天学习它,有怎样的意义?,答:,论语中包含着

      10、许多超越特定时代的内容,如本课所选的各章,有的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的提出个人修养的要求,在今天都是可以借鉴的,对我们的学习、成长有重要的意义。,论语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典籍之一。学习论语,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补充设问,内容理解,3.“,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三个问题能不能互换位置?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依次是他人、朋友、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后既破坏了这种顺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这种高尚的品格。,4.“,博学而笃志,”,一句中,“,博学,”,和,“,笃志,”,之间有什么关系?,答:,“,博学,”,与,“,笃志,”,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两大因素,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一个人要实现远大的理想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还需要有坚定的意志。,情感态度,5.,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答:,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

      《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由会员p****u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河南省中考语文一轮《《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相关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