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第二节 呼吸的过程(第1课时),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学习目标,1,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描述呼吸肌的变化与胸廓容积之间的关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描述胸廓的变化与人体吸气和呼气之间的关系。(生命观念、科学思维),4,说出溺水的预防和施救,练习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生命观念、态度责任),新课导入,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左肺,右肺,呼吸道,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新课导入,肺位于胸腔,腹腔,膈肌,胸腔,腹腔,新课导入,左肺,右肺,2,叶,3,叶,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囊,肺泡,肺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约,3,亿个,寻证据,实验,用软尺测量一位同学的胸围,并做好记录。保持软尺上下位置不变,让被测同学尽力吸气并憋住气,测量此时的胸围。再测量他尽力呼气时的胸围。比较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大小。,寻证据,实验,1,吸气和呼气时胸围有何不同,?,思考,2,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力量来自什么结构,?,3,胸廓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存在什么因果关系,?,呼吸运动,肺位于胸廓内,胸廓,是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肋
2、软骨,,1,块胸骨以及关节和韧带装置构成,形状近似圆锥形。,呼吸运动,呼吸肌,肋间肌,呼吸肌,膈肌,吸气时胸围变大,呼气时胸围变小。胸围的大小变化与,胸廓,的变化是同步的,胸围的大小变化反映了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力量主要来自,肋间肌,和,膈肌,。,呼吸运动,肋间肌收缩,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变大,肋骨,收缩,舒张,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肋间肌舒张,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变小,肋骨,向下向内,运动,呼吸运动,膈肌舒张,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膈顶,部位置,上升,膈,膈,收缩,舒张,膈肌收缩,胸廓的,上下径变大,膈顶,部位置,下降,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膈,膈,呼吸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肋间肌和膈肌同时,收缩,,胸廓容积,变大,肋间肌和膈肌同时,舒张,,胸廓容积,变小,呼吸运动,胸廓容积变大,肺变大,肺内气压变小,外界大气压,气体从外界压入肺,【,呼吸肌收缩,】,吸气,胸廓容积变小,肺变小,肺内气压变大,外界大气压,气体从肺压出到外界,【,呼吸肌舒张,】,呼气,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缩小,完成气体进入和排出的过程,称为,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可以实现
3、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肌,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呼吸运动,收缩,变大,变大,变小,外界肺,吸气,舒张,变小,变小,变大,肺外界,呼气,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作,肺通气,。肺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叫作,肺活量,。,12 14,岁少年的肺活量为,2000 3000,毫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可以使参与呼吸运动的肌肉收缩能力加强,胸廓的活动范围扩大,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增多,肺活量增大,增进肺的通气能力,呼吸功能加强。,溺水的预防和施救,为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同学们要谨记“,六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人员不擅自下水施救。,溺水的预防和施救,如果同伴不幸溺水,一定要保持冷静,尽快寻求帮助并借助工具科学施救。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之后,根据情况实施,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并迅速送医院救治。,心肺复苏,如果当人因发生触电、溺水、心脑血管意外而导致心脏和
4、呼吸骤然停止的情况时,应立即给予,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研究表明:当,心脏骤停,4,分钟以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存活率在,50%,左右。,当,超过,4-6,分钟,时,,脑组织,就会发生,永久性的缺氧损害,。,超过,10,分钟,,患者就很容易出现,脑死亡,,容易形成植物人状态,难以挽救。,急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抢时间:即,前,4,分钟,,甚至,前,60,秒,。,心肺复苏,在进行心肺复苏术之前,要,先保证患者已经脱离危险环境,,拍打肩膀并大声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检查脉搏和呼吸,并且,呼叫他人帮忙并立即拨打,120,,整个过程一定要,注意速度,!,心肺复苏的顺序为,“,C-A-B,”,Compressions,Airway,Breathing,(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肺复苏,按压,位置:,胸骨下端约,1/3,处,标准体型的两乳头连线中点与胸骨交界点,心肺复苏,按压手法:,双掌交叠、双手相扣,掌根着力,垂直按压,心肺复苏,按压,频率:,按压深度:,注意事项,每次按压后需让胸部恢复到正常位置,胸廓充分回弹;,回弹时手不
5、要倚靠在胸壁上,保障心脏足够血液流出;,尽可能避免中断直至救护车前来。,成人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100,120,次,/,分钟,心肺复苏,使病人仰卧、抬下颏、头后仰,解开衣领,放松腰带。,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意识丧失的患者常因舌后坠而堵塞呼吸道。,救护者采用,压额提颏,的方法,打开气道,。,心肺复苏,托下颏、捏鼻孔,平缓吹气,2,次,每次持续,1,秒以上。,最常用的人工呼吸的方法就是,口对口吹气法,。,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胸廓随着吹气而起伏,,并且吹气后,气体能够从口部排出,,则证明,人工呼吸有效。,心肺复苏,向患者口内,吹气持续一秒钟,,使患者,胸廓略微抬起,即可。,抬头换气,松开患者口鼻,再以同样的方法吹第二口气。,吹气时停止按压,吹气频率,16-18,次,/,分钟。,按压与吹气比例为,30:2,,,交替反复进行,。,注,意,事,项,心肺复苏,拓展延伸,“救命神器”,AED,AED,(自动体外除颤仪),被誉为“救命神器”,是一种便捷式、易于操作的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拓展延伸,1,接通电源:,当取得,AED,后,将,AED,放置在患者身边
6、,打开,AED,的盖子,将电极板插头插入,AED,主机插孔,并开启电源;需注意准备,AED,的同时,要持续行心肺复苏术。,2,安放电极片:,解开患者衣物,并保证患者胸部干燥无遮挡,将两块电极片分别贴在患者左侧乳头外侧和右侧胸部上方。如患者为溺水者,应擦干胸部,再贴电极片;并保证胸部皮肤无遮挡。,拓展延伸,3,除颤:,按照语音提示操作,AED,,等待,AED,分析心律,分析心律时避免接触患者,导致分析不准确;分析完毕后,,AED,将会发出是否进行除颤的建议,提醒并确认所有人均没有接触患者后,按下“放电”键,进行除颤。,4,心肺复苏:,除颤完成后,如果患者还没有恢复呼吸及心跳,应继续对其进行,2,分钟心肺复苏操作,并再次使用,AED,除颤。心肺复苏术,+AED,重复操作,直到医护人员赶到。(具体,AED,使用方法,请根据,AED,型号,按提示操作)。,课堂小结,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肺活量,溺水的预防和施救,呼吸运动,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及时拨打“,120,”,随堂练习,例,1,下图表示人的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到乙时,膈肌收缩,呼气,B,从乙到甲时,膈肌舒张,呼气,C,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乙状态,D,吸气开始的瞬间,膈肌处于甲状态,B,随堂练习,例,2,右图是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表示的是,_,,,B,表示的是支气管,,C,表示的是,_,,,D,表示的是,_,,,E,表示的是,_,。,(,2,)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_,。,(,填“吸气”或“呼气”,),(,3,)用手上推,E,,小气球,_,,表示,_,。,(,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_,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气管,肺,胸廓,膈肌,吸气,回缩,呼气,前后、左右,随堂练习,例,3,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需通过人工呼吸的方式采取急救,具体操作顺序正确的是,(),使溺水者仰卧平躺,解衣领,松腰带,深吸一口气,对着被吸者的口部吹气,清除口鼻内污物,确保呼吸道畅通,A,B,C,D,B,
《初中生物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课件-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由会员s****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课件-2024--2025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