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微粒构成物质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0北京)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B乙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1:2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2gD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12(2020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2CH2CO3DSO23(2019北京)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AH2BH2O2CH2CO3DH2O4(2019北京)丙烷(C3H8)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之一,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8B乙和丙的元素组成相同C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5(2018北京)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6(2015北京)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
2、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4B26C30D567(2014北京)能闻到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的质量变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8(2014北京)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B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39(2013北京)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10(2012北京)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11(2012北京)牙膏中的含氟化合物对牙齿有保护作用。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9个质子和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A7B9C10D1912(2011北京)已知一种碳原子可用于测定文物的年代,该原子的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则核外电子数为()A2B6C8D1413(2011北京)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
3、是()A甲的化学式为CH2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14(2011北京)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H2OCCO2DSO2二解答题(共1小题)15(2017北京)如图所示,电子秤上的量筒中分别盛有蒸馏水、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1)A中示数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2)B中示数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微粒构成物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CO2;A、根据甲酸的化学式HCOOH可知,甲酸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B、乙为二氧化碳,碳和氧的元素质量比为12:(162)3:8,故错误;C、46g甲酸中氢元素质量为46g100%2g,故正确;D、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OOHH2+C
4、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观模型图的意义、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SO2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含有氢分子的物质为氢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氢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
5、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分析】根据丙烷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丙烷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C3H8+5O23CO2+4H2OA、甲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18)9:2,故A错误;B、由图示可知,乙只含氧元素,丙含碳氧元素,元素组成不相同,故B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44g甲完全燃烧至少需160g乙参加反应,故C正确;D、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观模型图的意义、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分析】首先要对模型图进行观察,分析物质的微观构成、物质的类别,再找出物质之间的微粒数目关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再对题中各问加以分析解答。【解答】解: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A、通过观察题中的图,甲是氨气,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说法正确;B、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乙是氧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故说法正确
6、;C、图示物质的构成可知,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故说法正确;D、依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属于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关键是能够根据小球代表的原子结构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根据相关的问题分析即可。6【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已知一种铁原子,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因此该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6。故选:B。【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7【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能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的质量大小无关,故A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
7、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B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这是造成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故C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闻到花香的主要原因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分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式、方程式的意义计算、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甲醇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O2+3H2CH3OH+H2O。A、由丙物质的微观构成示意图可知,丙的化学式是CH3OH,相对分子质量是:12+14+1632、故A错误;B、由上述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B错误;C、由上述方程式可知,每4个反应物的分子生成了2个生成物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发生了变化。故C错误;D、由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发生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312)22:3,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
8、意义分析解答。9【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析:分子很小,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解答】解:固体碘受热升华,是物理变化,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是碘受热时,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的间隔变大,固体的碘直接变化为气体的碘。A、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质量没有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C、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会用分子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10【分析】结合微观粒子的特征判断: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隙;粒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解答】解: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高原地区的气压较低,包装袋内的气体分子间隔会变大,故包装袋鼓起,而袋中分子的体积,质量和个数都不发生变化。故选:A。【点评】了解利用原子和分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影响分子间隔的因素11【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由题意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9,故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A、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项错误。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项正确。C、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项错误。D、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12【分析】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解答】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因此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故选:B。【点评】对于原子来说: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核内质子数+核内中子数,要熟记这两个等式。13【分析】由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判断分子构成,根据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C2H6O,利用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完成对所得结论的评价。【解答】解:A、根据甲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该物质的化
《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汇编:微粒构成物质试卷及答案》由会员文**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汇编:微粒构成物质试卷及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