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地球周围的空气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0北京)下列气体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CO2BH2CO2DN22(2020北京)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3(2020北京)下列不属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是()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黑色固体4(2019北京)下列关于CO2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制CO2的药品B发生装置C收集装置D比较CO2与空气的密度5(2019北京)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6(2019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铁丝B红磷C甲烷D氢气7(2018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8(2017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
2、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9(2017北京)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可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C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铜丝可用作导线10(2016北京)2016年世界杯环境日,我国提出了“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主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自带布带购物C废酸液直接排入下水道D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11(2016北京)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BN2、O2等均匀混合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DN2、O2的体积比约为5:112(2016百色)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占78%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3(2015北京)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资料: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质量不变)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14(2015北京)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AH2BO2CN2DCO215(2015北京)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
3、”代表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6(2015北京)如图所示实验中,、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为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CO2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A变红,不变红B变红,不变红C、变红,、不变红D比先变红,、不变红17(2014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甲烷C蜡烛D红磷18(2013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木炭B铁丝C蜡烛D红磷19(2012北京)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20(2012北京)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21(2012北京)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二氧化碳C氧气D稀有气体二填空题(共1小题)22(2014北京)二氧化碳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还能作化工原料(1)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膜分离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二氧
4、化硅(SiO2)能用于制造CO2分离膜CO2通过此膜后被氨水吸收(如图1所示),转化为可作氮肥的NH4HCO3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NH4HCO3固体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如图2)香兰素由 3种元素组成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变化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23(2020北京)A氧气的制取与性质 B二氧化碳的制取与性质 (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4(2019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四解答题(共5小题)25(2018北京)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26(2018北京)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 。27(2017北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
5、验。(1)打开K1,观察到蜡烛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 。28(2016北京)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为化学性质(1)实验室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9(2015北京)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2)B中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H2O2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1-2020北京10年中考真题化学汇编:地球周围的空气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21小题)1【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解答】解: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而不是其他气体。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难度不大。2【分析】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
6、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B、白磷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造成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3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30mL26mL,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2624mL刻度线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分析】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会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
7、,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4【分析】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水溶性选择收集装置,根据装置的特点分析实验目的。【解答】解:A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A错误;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可选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故B正确;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正确;D下面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的结论,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一道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的试题,难度不大,熟记相关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故选项错误。B、N2占78%,是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正确。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选项错误。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分
《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汇编:地球周围的空气试卷及答案》由会员文**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20年北京市10年中考真题化学试题汇编:地球周围的空气试卷及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