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学年高一年级第二学期丽水发展共同体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浙江余杭良渚遗址是中国第一个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视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实证。英国考古学家科林伦福儒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刘斌等称之为“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下列良渚遗址的考古发现中,不属于“东亚最早的国家社会”依据的是( )A. 规模宏大的城墙与水利系统B. 等级分化显著的贵族墓葬C. 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D. 象征神权与王权的精美玉器2. 20世纪30年代中共的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形成。这次会议召开于( )A. 遵义B. 洛川C. 瓦窑堡D. 延安3. 古代某文明位于今尤卡坦
2、半岛,他们制造出精美的陶器,发明了独特的文字,用复杂的历法纪年,并采用20进制。该文明位于( )A. 处B. 处C. 处D. 处4. 2世纪的演说家阿里斯提德对某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是:“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该城所属的国家( )A. 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统一B. 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C. 任用马其顿人和希腊人担任主要职务D. 将整个地中海变为自己内海5. 20世纪初,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这固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也是与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地区、国家的宰割、奴役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列强军事力量的增强B. 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 世界各地联系的建立D. 列强对亚非拉的掠夺6.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产生了一种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新的思想意识,还深刻影响了战后数十年世界历史模式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以下不属
3、于该事件影响的是( )A.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飞跃B.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C. 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D.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封建统治秩序二、选择题(本小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7. 柳宗元封建论曾评价“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公天下之端”主要体现在( )A. 六王毕,四海一B. 称皇帝,设三公C. 废分封,行郡县D. 废井田,开阡陌8. 当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时俱进、不断调整,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下表是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史实(部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期内容建国初至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等20世纪60年代团结第三世界,反对美苏强权政治20世纪70年代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正常化等20世纪80、9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与联邦德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交21世纪以来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治理进程A. 中国始终坚持奉行独立自主
4、的和平外交方针B.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对外交往布局C. 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布局中考虑的首要问题D. 中国成长为全球治理体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9.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多元特征。下列关于古代文明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区早在5000年前就培育出水稻、粟B. 地区有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C. 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D. 地区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10. 到了11世纪,教会学校已不能满足新兴市民的需要,他们要求建立城市学校,于是多数城市学校建立了所谓的世俗教育学校。城市学校包括用本民族语言教学的读写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男童高级学校、女童初级学校。这一时期欧洲学校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科学革命的兴起B. 各国王权的加强C. 城市经济的发展D. 基督教会的瓦解11. 1493年,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为调解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争端,裁定以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处为界(即“教皇子午线”),划分两国势力范围。次年,两国又通过托德西利亚斯条约将该线西移270里格。这一事件( )A. 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 体现了西葡两国
5、对殖民利益的瓜分C. 彻底消除了西葡两国的殖民矛盾D. 标志着教皇权威达到中世纪顶峰12.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17世纪后,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这些交易所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 商业革命的扩展,商业利润的刺激B.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C. 价格革命进行,经济关系的搅动D. 欧洲人文思想的广泛传播13. 1701年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罢免法官;非英国出生者不得担任政府要职;所有法律须经议会通过方为有效。这些规定表明( )A. 英国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民主B. 工业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力的需求C.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最终完善D. 英国国王已处于统而不治的位置14. 在某份宣言中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据此判断,该宣言( )A. 指导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
6、. 认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15. 下图为1919年8月30日美国芝加哥论坛报专栏记者凯里奥尔发表于该报的漫画后视图。漫画意在揭示( )漫画中威尔逊正在指挥合唱“持久和平”(Everlasting Peace),而合唱团成员的裤兜里都藏着左轮手枪,自左往右合唱团成员枪柄上分别写有:日本觊觎亚太(Pacific Control);英国关注海权(British Fleet);法国重提美法同盟(Franco American Alliance);意大利期待领土扩张(Greaterlaly)A. 美国主导了战后秩序B. 凡尔赛体系不够稳定C. 战后列强间矛盾加剧D. 国联缺乏强大约束力16. 1922年列宁指出:“我们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这种公司的资本,一部分属于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另一部分属于我们。第一,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学习做生意,这对我们是必要的。第二,如果我们认为必要,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这一主张( )A. 强调维护经济独立的重要性B. 力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C.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D. 为工业化建设指明了方向17. 重大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
7、构成,历史事件又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形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表述的是( )A. 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台湾光复B.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斯大林格勒战役C. 雅尔塔会议召开联合国宪章发表德国投降D. 纳粹党成立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世界经济大危机18. 由于辽史记载简单,过去人们大多认为辽汉化程度低。然而,随着对辽祖陵的考古发现,我们逐渐认识到辽代与唐朝的关系十分密切,其汉化程度实际上相当高。例如,辽祖陵凿山为陵,包括用自然不规则的山脊来形成不规则的陵园形状,这是继承了唐代晚期陵园的陵寝制度,体现了辽对中原文化的尊崇和模仿。由此可知( )A. 考古学宗旨在于寻找证据,论证史实的真伪B. 史实的真伪需借助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C. 考古发现不仅可以证实历史,还能拓展史学家的认知D. 文献史料大多带有主观色彩,对历史研究的价值较低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9题12分,20题12分,21题12分,22题16分,共52分)19. 对外交往深刻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通过海上贸易参与创建了世界市场,这个世界市场围绕白银运转,而白银
8、围绕中国运转。经海上贸易流入的白银,解决了长期困扰明朝的贷币供给短缺问题;刺激了经济发展最终驱动白银在世界范围内大流动的是中国,但通过白银连接全球贸易的却是欧洲人。无论是以马尼拉为据,点的西班牙人,还是以澳门为据,点的葡萄牙人,都需要用美洲白银来填补与中国的巨额贸易赤字。和欧洲、美洲白银平行进口的还有一条不能忽略的渠道,那就是日本的白银。摘编自葛兆光主编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材料二 下表是根据中外历史纲要教材整理的“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部分)时间进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命题1987年中共十三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更深层次地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例举两个太平洋贸易的主要中转站,概括白银“大流动”对当时中国商业贸易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9、写出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和1980年在福建设立的经济特区,概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巨大成就。20.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社会变革是对思想理论的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4、15世纪,资本主义已经出现在意大利沿海城市,到16世纪又陆续出现在西欧其他国家。新生的资产阶级为了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从中世纪的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此,他们便不得不借用作为基督教神学的对立物的、富有生活气息的、世俗的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新兴的资产阶级就是在这个人生观的指引下开拓和发展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1500年前后完成的地理大发现,就是这种人文主义精神的外在表现: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上卷)材料二 作为知识阶层的精英、资产阶级的先锋,在18世纪积极领导和参与了启蒙运动的伟大思想家们都具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力量也充满自信。诚然,这些伟大的“哲人”们并没有结成一个政党,但他们的思想却通过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吕一民法国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兴资产阶级在这一时期借用“古典文化来表达自己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原因,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内涵。(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
《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原卷版)》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丽水市发展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原卷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