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届南昌市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8页,共23道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阅读(72分)(一)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 风洞是一种空气动力实验管道状设备,由洞体、驱动系统和测控系统组成。它通过人工方式产生和控制气流,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及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常用来测试与周围空气流动有关的工程应用。作为地面上人造的“天空”,风洞是进行空气动力试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成为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 风洞洞体主要用于测量和观察模型,试验段上游有稳定段和喷管,稳定段的作用是提高气流的平直度和减小气流的紊乱程度,喷管则是将气流加速到所需的速度;试验段下游一般有扩散器,用于降低流速和残余速度损失,还有一个排气段,用于将风洞外的气流或回流段引导至风洞入口。为便于实现和测量,风洞试验中,模型一般固定不动,而让试验气体高速流过模型,相当于将研究问题坐标系固定在飞行器上。当然,也有一种更接近实际问题的试验模式气体不动而模型运动,其困难就在于模型的高速发射、
2、回收以及测量。 以膨胀管风洞为例,驱动系统主要依靠活塞驱动和膨胀管加速。活塞驱动段,通过控制高压空气的释放驱动活塞运动,完成驱动轻质气体压缩。高压空气的内能转化成活塞机械能,再转换成轻质气体机的内能。在压缩终了,活塞将以一定进度与活塞压缩管底部以及央膜环碰撞,压缩过程中产生高温、高压。膨胀管加速采用多级、分次加速方法,经活塞驱动的轻质气体达到一定压力,控制第一道膜片破裂,形成第一道激波,进入至激波驱动段。第一道激波使低压端中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一次加速,此后激波通过全部试验气体后击破第二道膜片形成第二道激波,进入激波被动驱动段。第二道教波促使被动驱动段内气体温度和压力升高,产生第二次加速,达到一定压力击破第三道膜片,激波进入膨胀加速段,使试验气体第三次加速,在加速同时试验气体的温度、压力亦随之下降。经过三次依次加速,试验段内气体具有很高的速度和较高的焓值,从而具备模拟飞行器气流状态。此外,由于膨胀管风洞在试验段前增加了喷管,扩大了膨胀管的试验流场均匀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膨胀管的试验时间。 (摘编自风洞究竟是什么?国之重器缔造者:中国风洞如何领先世界?) 材料二: 1936年,旅美
3、归来的伍荣林教授在南京主持建造国内首座1.2米回路式低速风洞,开创了中国风洞建设的先河,为中国风洞事业搭建起最初的框架。他提出的串联双试验段风洞理念,至今仍在气象局仪器校准中发挥作用。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进步建立完整的风洞试验体系,成为支撑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能源等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1958年,马明德教授带领团队克服了设备匮乏、技术空白等困难,成功设计并建造了新中国首座低速风洞,为中国风洞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以来,中国风洞技术实现从跟踪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俞鸿儒院士坚持“自主创新、自力更生”,带领团队攻克了多项风洞技术难题,培养了大批风洞技术人才,奠定了中国风洞理论和技术基础。此后,中国在高速风洞和高超声速风洞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008年,中国建成世界领先的JF-12高超声速风洞,可模拟飞行速度高达9倍音速的极端条件,为导弹和航天器的研制提供了重要支持,被誉为“超级风洞”。2012年,中科院力学所姜宗林团队基于俞鸿儒院士独创的爆轰驱动理论,建成总长265米的JF12高超声速复现风洞。这座“超级巨龙”以100毫秒试验时间、9马赫风速、3000高温的性能,首次实现
4、真实气体效应下的气动力精准测量,单次运行成本仅为国外同类设备的千分之一,其反向爆轰驱动技术突破了美国LENS风洞的技术垄断。而乐嘉陵院士提出“多尺度模拟”技术,解决了高超声速飞行嚣气动性能测试中的关键难题。2018年,中国风洞技术成功应用于C919大飞机的气动性能测试,为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陈懋章院士作为C919大飞机气动性能测试的核心专家,带领团队优化了风洞试验方案,确保了C919大飞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023年,JF-22超高速风洞通过验收,将试验能力拓展至更高马赫数,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全“飞行走廊”的国家。如今,新一代风洞技术领军人物张卫红教授提由了“数字风洞”概念,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洞试验的效率和精度,为中国风洞技术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中国风洞技术正加速向多领域延伸,如今正以每年数千次试验的强度,托举着中国飞向更高更远的星辰大海。 (摘编自人民网中国超级风洞技术突破等)1.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对风洞洞体结构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激波被动驱动段激波驱动段稳定段试验段 喷管B喷管 试验段 排气段激波驱动段 激波被动驱动段C.激波驱动
5、段 激波被动驱动段稳定段喷管 试验段D试验段 喷管 排气段激波被动驱动段激波驱动段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风洞主要通过稳定段、喷管等控制气流从而模拟飞行状态,试验段上下游的部件功能互补,以优化气流状态。B风洞试验中模型固定、气流流动的模式,与实际存在差异,而气体不动、模型运动的模式更真实,难度也更大。CJF-22的建成使中国成为全球唯一覆盖全“飞行走廊”的国家,说明中国已完全掌握高超声速飞行器研发技术。D中国风洞技术经历了从模仿到创新的发展过程,逐步在低速、高速和高超声速风洞方面,形成了自主研发系统。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A港珠澳大桥通过大气边界层风洞测试,优化抗风设计,保障工程安全。B新能源汽车借助汽车风洞降低风阻系数,提升续航能力和行驶稳定性。C北京冬奥会速滑馆利用风洞模拟不同风速条件,帮助运动员优化滑行姿势。D某高校开发“数字风洞”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课堂上模拟测试。4两则材料文体不同,在语言表达上却有相同之处。请从词语使用的角度,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风洞技术
6、取得快速发展并领先世界的主要原因。(6分)(二)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捉月刘以鬯 李太白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飞入月亮。他喝得醉醺醺的,手执横龙泉,逍遥自在地一边起舞,一边吟啸,刚才那一股悒郁的心情,顿即消失殆尽。暗忖:“如果这不是梦,多好!”醒来后,依旧是梦,心像上了锁,很懊恼。 他睁开忪惺的眼睛,首先看到的便是那柄挂在墙上的横龙泉。前些日子,在路上忽然遇见从甥高镇,久别重逢,寒暄几句后,拉他走进酒楼。三杯下肚,始发现身无分文,只好把多年悬在腰间的宝剑押掉,然后痛痛快快地喝了个大醉。过几天,忽然想起这把宝剑,于是向朋友借点小钱,赎回来,挂在墙上。 一个多月来,李太白一直躺在病桶上,没有提过笔,也没有执过剑。 太白是一个生性好动的人,打从廿五岁起,离开紫雪山,一直在外边邀游,从未有像此刻那么苦闷的。 夜已深,明月皎洁,纸窗上印着一簇簇竹叶影,虽凌乱,却摇曳多姿。 太白从小就爱月,一生最抵御不住的也就是月之诱惑。 他生平最喜爱的事物有三样:漫游、饮酒、洁白的月亮。他将自己的名字也题作“白”,足见他对纯洁的要求是如何的殷切了。现在,他对月亮的渴望
7、,使他本能地喃喃而吟“床前明月光”,虽然是旧作,也不免撩起一番乡愁。 他开始驰骋想象四川清廉乡的故居跃然出现在面前,依旧那么大,依旧那么峨奇,只是雕栏断了,泥金楹联斑落了,那两扇朱红油漆的大门,如今也因为脱落门闩而在风中时开时闭。 他又想起了长安。在繁华的长安城里,生活享受近乎豪奢,但内心的苦闷,在酒和诗的孕育中,越长越大。 他不欢喜唐玄宗,更不欢喜唐玄宗把大批斗鸡人当作国家栋梁。他讨厌高力士,更讨厌宠爱高力士的杨贵妃。为了这个缘故,他宁愿放弃仕途生活,唱着、笑着,离开这罪恶的京城。 在洛阳遇见了杜甫,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大事。那时候,杜甫才只三十三岁,刚从山东漫游归来,行装甫卸,便被李白的豪爽性格吸引住了。在吹台饮酒的时候,杜甫说: “我已敏感地察觉了这盛世时代的危机。你呢?” “宫廷中过着极度荒淫的生活。”李白感喟地叹息一声,继续说,“甚至连蹴鞠的人们也可以左右国政,那还像什么话? “所以你终于摆脱了富贵荣华?”杜甫问。 “只想求仙访道。”李白答。 “这样也掩饰不了你对国家的关切?” “总比与那些斗鸡蹴鞠之徒厮混在一起好。” 杜甫颔首微笑,李白微是颔首。 于是两人一同到山东齐山
8、去追求自由。到达山东后,他们常在鹊山湖的新亭相对饮酒。一切都显着那么单纯,那么调和,那么美丽。 然而这“有福”的日子并不长,杜甫要到长安去,李白也有意继续他的新漫游,因此在兖州的石门,两人一连干了好几杯,李白感喟地说了一句“别矣”,热泪满眼眶,沉吟良久,才说了一句: “希望能够早日重开金樽!” 杜甫被感动得饮泣起来,关怀地对李白说:“兄长诗无敌,飘然思不群,但在做人方面,请恕愚弟多嘴,最好能够收敛一点。” 月亮里没有污浊,也没有忧患,更没有长安城内的乌烟瘴气。 然而尘世究竟不是月亮,尘世的忧患似乎是无尽的。这些年来,洛阳失守了,潼关也随之陷落,唐玄宗昏庸到了极点,杨贵妃虽然在马嵬坡被勒毙了,但仍无法保住长安。因此,他毫无豫疑地接受永王的邀请,准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四年来,永王的失败使他在浔阳被捕,倘非郭子仪援救,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当“长流夜郎”的公事批下来时,他竟悲恸得痛哭流涕了。这位五十八岁的老诗人终于踏上了流窜的长途。 当他抵达巫山的时候,大唐为了册立太子和天旱,施行了全国性的大赦,李白因此也被释归了。 但是由于衰病交加,他只好来到当涂,投靠族叔李阳冰。他走到李宅门口,病情已十
9、分严重,两鬓如霜,满脸风尘,一见阳冰,感喟地叹息了: “唉,倏忽之间,我已经历了一生。” 整整一个月,他静静地躺在木榻上,不出门。有一天,阳冰告诉他:“官军节节胜利,天宝之乱年内即可结束。”但李白对此已不大关心了。 他挣扎着起身,伏在书案上,将自己毕生的诗稿全部整理出来,双手捧给阳冰说:“替我编个集子,最好再作一篇序。” 阳冰只会颔首,哀恸得说不出话来。 早晨醒来,他发现自己的创作欲又强烈了起来,他想写一首诗。阳冰嘱他喝药,他不肯。他有一种怪僻而捉摸不定的脾气。 夜已深,他独自站在纸窗前,贪婪地望着皎洁的月亮。想起往事,实有无限的憎恨,心忖:“这个人世为什么不能像月亮一样美丽?” 他悄然回转身来,提起笔杆写下了他的“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特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写下了最后一个“涕”字,他陡然感到一阵轻松,他开始含着眼泪发笑。 他立即穿上锦袍,并将横龙泉佩在腰间,一连喝了几盅酒,周身充满活力。 他提了酒壶,奔到江边。采石江静静地躺在那里,银光射在江上,一江澄静的柔波浮泛起青色的幽辉,平滑而软嫩,用手指轻轻一点便会戳破。 芦苇丛泊着一叶钓鱼船,李白当即纵身跳入,执起木桨,开始徐徐划行,划到江心,放下木桨,让扁舟自由地在水上浮荡。 他高举酒壶,仰头倾饮,看到了那皎洁的团月,竟大声狂笑起来,笑声填满了宇宙的寥阔。
《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题Word版》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检测语文题Word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