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202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某学校的兴趣小组探究牡丹花色的遗传方式,采用纯合红色花牡丹与纯合白色花牡丹进行杂交。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 若F1均为红色花,则可说明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红色为显性性状B. 若F1为粉色花,为辨别是不是融合遗传,可用F1植株自交,统计F2的性状分离比C. 若对F1进行测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与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有关D. 若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3,则这对性状可能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2. 某种小鼠的毛色受AY(黄色)、A(鼠色)、a(黑色)3个基因控制,三者互为等位基因,AY对A、a为完全显性,A对a为完全显性,并且基因型AYAY胚胎致死(不计入个体数)。下列叙
2、述错误的是()A. 若AYa个体与AY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基因型B. 若AYa个体与Aa个体杂交,则F1有3种表现型C.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黑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鼠色个体与黑色个体D. 若1只黄色雄鼠与若干只纯合鼠色雌鼠杂交,则F1可同时出现黄色个体与鼠色个体3. 某种成熟沙梨(雌雄同株)的果皮颜色、口味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褐色,a基因控制绿色,B基因控制酸味,b基因控制甜味,某纯合褐色甜味与绿色酸味个体杂交,产生的F1为褐色酸味的,让F1与绿色甜味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褐色甜味:绿色甜味:褐色酸味:绿色酸味=49:1:1:49,Aa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B. C. D. 4. 如图为某XY型雄性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甲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核DNA数=2:1B. 图乙细胞中含同源染色体,有1条X染色体C. 图丙丁过程中的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配子呈多样性D. 正常情况下,图戊4个细胞所含基因种类完全相同5. 脉孢霉的二倍体合子,会先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单倍体细胞,紧接着再进行一次有丝分裂,产生
3、的8个孢子在子囊中按分裂的顺序依次排列,如图所示。观察基因型Aa的脉孢霉子囊中孢子的颜色,基因型A的孢子深色,a的孢子浅色,以下四种不同的结果中,支持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间A与a交换发生在DNA复制之后的是(假设只发生一次交换)( )A. B. C. D. 6. 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 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 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 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 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7. 甲、乙是某雌性动物(基因型为AaBb)体内不同细胞处于不同时期的分裂示意图(图中显示部分染色体及基因分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甲中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B. 图甲中同源染色体对数是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的两倍C. 图乙细胞分裂结束后将得到两个基因型不同的极体D. 图乙中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实现了
4、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8. 图1 表示某家庭两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图2 表示与这两种遗传病相关的DNA 电泳带,但没有标注所属遗传病。不考虑 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若电泳带 1 表示甲病,则致病基因为隐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 若电泳带 2 表示乙病,则致病基因只能由父亲传给女儿再传给外孙C. 若甲病遗传与性别无关,则和再生一个孩子为该病携带者的概率为1/2D. 若乙病为红绿色盲,该家庭中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型均可确定9. 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女性的全部遗传信息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同一个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A. 只有一项正确B. 全部都错C. 有两项正确D. 有三项正确10. 取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类型细胞,检测其基因表达,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基因16中控制ATP水解酶合成的基因最可能是基因4B
5、. 细胞ag中生理功能最为近似的应该是细胞b和细胞eC. 组成16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种类、数量和排列方式均不同D. ag各个细胞中染色体上所含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完全不同11. 图甲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图甲中ab对应的时间段内,小鼠体内还没形成大量的抗R型细菌的抗体B. 图甲中,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增殖而来C. 图乙沉淀物中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完全没有放射性D. 图乙中若用32P标记亲代噬菌体,裂解后子代噬菌体中大部分具有放射性12. 牛生长激素基因约有1 800个碱基对,将其导入小鼠受精卵内获得的转基因鼠体型明显比野生小鼠体型大,其所在DNA上部分相关基因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牛生长激素基因与牛体色基因中的嘌呤数都等于嘧啶数B. 牛生长激素基因中碱基对排列方式约有41 800种C. 牛生长激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 牛生长激素基因与牛体色基因之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13. 脱氧核酶是人工合成具有
6、催化活性的单链DNA分子。下图为10-23型脱氧核酶与靶RNA结合并进行定点切割的示意图。切割位点在一个未配对的嘌呤核苷酸(图中R所示)和一个配对的嘧啶核苷酸(图中Y所示)之间,图中字母均代表由相应碱基构成的核苷酸。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脱氧核酶的作用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B. 图中Y与两个R之间不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连C. 脱氧核酶与靶RNA之间的碱基配对方式有两种D. 利用脱氧核酶切割mRNA可以抑制基因的转录过程14. 下图是玉米叶肉细胞中某段DNA及与该段DNA有关的和两个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和过程都可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B. 在不同的细胞中,或过程的碱基对应关系都是相同的C. 在不同生物体的细胞中,tRNA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不同D. 过程中,mRNA上的每个密码子都有tRNA与之对应15. 细胞中出现的异常mRNA被SURF复合物识别而发生降解的过程被称为NMD作用,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mRNA质量监控机制,该机制能识别并降解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的转录产物以防止毒性蛋白的产生。图中异常mRNA与正常mRNA长度相同,AUG、UAG分别表示
7、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NMD作用有助于人类对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防治B. SURF复合物只能识别异常mRNA的终止密码子C. NMD降解机制可以有效防止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毒性蛋白的产生D. 异常mRNA产生的原因是DNA发生了碱基对替换造成的,其降解产物为核糖核苷酸16. 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一般包括转录和翻译过程。下图表示转录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是从左向右B. 图中RNA与a链碱基互补,转录模板是DNA 一条完整的链C. 所有的基因表达的产物都有蛋白质或多肽D. DNA双螺旋解开需要解旋酶的参与,同时消耗能量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 蝴蝶的翅色中紫翅(A)对黄翅(a)为显性,眼色绿眼(B)对白眼(b)为显性。让紫翅绿眼蝴蝶和紫翅白眼蝴蝶杂交,F1中出现4种表现型,其性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蝴蝶的翅色与眼色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 定律。(2)实验中所用亲本的基因型为_(紫翅绿眼)、_(紫翅白眼)。(3)子代F1中紫翅绿眼基因型是_,所占
8、的比例是_。子代F1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4)子代F1中黄翅绿眼蝴蝶的基因型是_,所占的比例是_。如果让F1中两只黄翅绿眼蝴蝶交配,得到的F2中表现型有_种,表现型及比例为_。18. 原始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量,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成熟生殖细胞。图甲表示某生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生物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物体内能同时进行图甲中各细胞分裂过程的场所是_(填器官)。细胞的名称是_。(2)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_(填序号)细胞中,图甲中纺锤体的形成与细胞的_(填结构)有关,图甲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填序号)。(3)图乙BC段可对应图甲中的_(填序号),图乙AB段形成的原因是_。(4)在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等前提下,该种生物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精细胞类型或卵细胞类型数分别是_。A. 1,2B. 2,2C. 2,1D. 4,4(5)“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需要_种颜色的橡皮泥。把颜色和长短一样的两个染色单体的中部用铁丝扎起来,代表减数分裂开始时已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铁丝模拟_。
9、19. 科学家曾对DNA的复制提出两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和半保留复制。以下是运用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探究DNA复制机制的两个实验,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从含15N的大肠杆菌和含14N的大肠杆菌中分别提取亲代DNA,混合后放在100条件下进行热变性处理,即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再测定离心管中混合的DNA单链含量,结果如图a所示。实验二: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H4C1培养液中,繁殖一代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F1DNA)。将F1DNA热变性处理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离心管中出现的两个条带对应图b中的两个峰。(1)热变性处理破坏了DNA分子中的_(填化学键的名称)。(2)根据图a、图b中条带的数目和位置,能否判断DNA的复制方式是“全保留复制”还是“半保留复制”?_,原因是_。(3)研究人员发现,若实验二中提取的F1DNA_,将其直接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则离心管中只出现一个条带,据此分析DNA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研究人员继续研究发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转移到l4NH4C1培养液中,培养24h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经实验二的相关处理后,离心管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原卷版)》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原卷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