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智慧的结晶。下表中的言论与内涵之间联系准确的是( )序号言论内涵A“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人本,民本思想B“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自强不息,厚德载物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崇德尚贤,天下为公D“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天人合一,道法自然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可知是出自孔子的一句名言,孔子在这里强调了道德和正义的重要性,B项正确;“人生自古谁无死,
2、留取丹心照汗青”强调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而非民本思想,排除A项;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强调加强中央集权。与天下为公无关,排除B项;“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指的是实现了和谐,则万物即可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则无法发展、继续。而天人合一讲的是自然与人的关系,两者无联系,排除D项。故选B项。2. 如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下列史实属于同一时期的是( )A. 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B. 禅宗成为主流,并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C. 著成了临床百科全书千金方D. 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巅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千金方是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所著,它总结了唐以前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被誉为临床百科全书,符合唐朝这一时期,C项正确;“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是隋朝时期(581-618年)的史实,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并非唐朝时期,排除A项;禅宗虽然在唐朝有了较大发展,但说禅宗成为主流并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准确,在
3、唐朝,佛教各宗派都有发展,儒家思想仍然占据主流地位,而且禅宗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说在唐朝就已经成为主流并完全融合,排除B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元朝时期达到了巅峰,元朝时期海上贸易更加繁荣,与众多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并非唐朝时期,排除D项。故选C项。3. 宋史食货志记载:“江湖上供米,旧转运使以本路纲输真、楚、泗州转般仓。汴舟诣转般仓,运米输京师,岁招运者四。”从中能够看出宋代( )A 主要依赖陆路运输,水路运输并未得到发展B. 汴河是宋代重要的转运通道C. 宋代漕运每年仅进行一次,运输效率低下D. 商品运输路线受到严格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汴舟诣转般仓,运米输京师”可以看出,通过汴河上的船只将米从转般仓运往京师,这表明汴河是宋代重要的转运通道,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通过汴河运粮,水路运输得到发展,“未得到发展”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根据材料“岁招运者四”,意思是每年招募运输的次数是四次,而不是每年仅进行一次,排除C项;材料所述
4、为特定情况下的运输线路,是个例,不能断定所有商品运输路线都受到严格限制。宋朝商品经济繁荣,政府采取一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某些限制,排除D项。故选B项。4. 下表为“六五”至“九五”期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规划要点。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期时间政策要点“六五”1981-1985年医疗卫生城乡兼顾、中西结合;发展健康、科学医药工业“七五”1986-1990年加强重点医院建设;发展中医事业及加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八五”1991-1995年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健全预防保健机构“九五”1996-2000年重点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建立健全医疗保健制度A. 改革开放后,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心在农村B. 中国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并不断的完善C. 中国已经实现医疗公共服务的公平化和均等化D.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推动了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六五” 期间的城乡兼顾、发展医药工业,到“七五”的加强重点医院建设、发
5、展中医事业和加强队伍建设,再到“八五”“九五”重点关注农村医疗卫生等,可以看出中国在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并不断完善,B现正确;根据材料可知,虽然从“八五”“九五”期间强调了医疗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以及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等内容,但“六五”“七五”期间并未特别突出农村,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的这些规划是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但是中国的医疗公共服务依然具有差异性,没有实现均等化,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推动了人民群众文明卫生的生活方式”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5. 世界各地的民居特点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习俗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某地居民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房梁,再用椰子叶辅成屋顶建造房屋。下列选项中对该地表述正确的是( )A. 此地民居的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B. 此地出现了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C. 此地房屋具有防晒保温功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D. 该地最早种植玉米、番薯等植物【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
6、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材料“某地居民用木桩搭建框架,用树枝和混合麻纤维的黏土筑墙壁,在上面搭上房梁,再用椰子叶辅成屋顶建造房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采用木桩,树枝与黏土等建筑材料,并且使用椰子叶为材料,与古埃及大多数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晒保温功能,庭院是家庭活动的场所的表述相符合,C项正确;“布局讲求对称,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是中国传统四合院等建筑的特点,与题干中描述的民居特点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出现在古代两河流域,两河流域的建筑多采用土坯砖等材料,与题干中的民居特点不同,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最早种植玉米、番薯等植物的是美洲地区,美洲地区的传统民居如印第安人的圆锥帐篷等,与题干中描述的民居特点不同,排除D项。故选C项。6. 如图是世界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公元前4千纪-公元前1千纪)(局部)下列选项中,属于处的人类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A. 最早驯化家马B. 首次横渡地中海C. 建卡尔纳克神庙D. 出现泥偶雕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正向题,根据材料关键信
7、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根据地图信息可知,处位于两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这里孕育了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其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其中包括出现泥偶雕像,符合处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D项正确;最早驯化家马的是中亚地区的居民,并非两河流域,排除A项;首次横渡地中海的是腓尼基人,腓尼基位于地中海东岸,排除B项;卡尔纳克神庙是古埃及的建筑,古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排除C项。故选D项。7. 古希腊、罗马诞生了众多伟大的历史学家,有位史学家在历史开头语中写到:“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记载下来。”他是( )A. 希罗多德B. 修昔底德C. 李维D. 塔西陀【答案】A【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据材料“他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记载下来”并结合所学可知,希罗多德首创“历史”,在西方,他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他强调记载
8、“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A项正确;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李维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塔西佗是古罗马历史学家,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 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人类交流,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媒介。下列关于古代文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印章文字是古印度最有代表性文字 阿兹特克人使用图画文字进行记录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朝鲜谚文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创制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最有代表性的文字是梵文,而不是印章文字,错误;阿兹特克人会使用图画文字进行记录重要事件,正确;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而不是象形文字,正确;在学习汉字基础上,朝鲜人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即朝鲜谚文,正确。正确,D项正确;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9. 从公元前2千纪起,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迁徙的印欧人进入小亚细亚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新居民。关
9、于该地居民说法正确的是( )A. 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B. 建立的帝国在公元前6世纪进入鼎盛时期C. 建立的帝国因为海上民族的冲击瓦解D. 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答案】C【解析】【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世界)。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迁徙的印欧人进入小亚细亚后,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了赫梯人,建立了赫梯帝国,最终赫梯帝国因海上民族的冲击而瓦解,C项正确;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是波斯人,排除A项;赫梯帝国在公元前14世纪进入鼎盛时期,波斯帝国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帝国是在公元前6世纪,排除B项;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的是古希腊人,排除D项。故选C项。10. 古代朝鲜和日本都建有大量孔庙。日本朝鲜等各级学校后来都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这些现象最早出现在( )A. 5世纪B. 8世纪C. 11世纪D. 13世纪【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东亚地区。根据所学知识,8世纪时,正值中国唐朝时期,唐朝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对周边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新罗积极学习唐朝文化,派遣大量留学生和僧人到唐朝学习,其中包括儒学经典。日本也通过遣唐使等方式广泛吸收唐朝文化,包括在教育、礼仪等方面全面学习唐朝。日本和朝鲜都开始大力推崇儒学,在这一时期建立了大量孔庙,并且将
《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解析版)》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解析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