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高二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氏春秋不苟论中有“尧有欲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的记述。百姓击鼓进谏或于木牌上书写谏言,称之为“谏鼓谤木”,此制为后世传承。但至秦汉时期,谤木已成摆设,失去原本功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官僚政治体制确立B民众言论空间狭窄C儒家成为正统思想D法律体系不断完善2自秦以来,中央权力机构的运行逐渐演变为程序化权力和非程序化权力。前者强调相应机构被赋予法定权力,在政治制度规定范围内行使权力;后者则不依赖于正式的组织结构或职位而产生权力,如明代的内阁制。导致非程序化权力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B封建专制下皇权的主导地位C皇权行使中的随意性D中央各权力集团斗争的产物3明代各地乡约在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显著差异。徽州地区在家族层面实行乡约,将其融入家族传统,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山西地区将乡约与社会结合,更加注重社会层面的规范。由此可见,明代乡约( )A改变了地方治理模式B保证了基层秩序稳定C阻滞了国家权力渗透D补充了国
2、家统治手段41947年,日本国家公务员法规定:“行政机关首长对职员效能的发挥和提高,必须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和努力实行职员进修计划。”相应进修计划包括初任进修、行政进修、组织管理者培训、组织人事院和地方事务局的监督者进修等。上述规定( )A保证了公共行政权利的稳定性B充分落实对公务人员的考核管理C有利于完善国家机关服务效能D意在弥补日本公务人员素质低下5“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这种权力理所当然属于君主。”这段话强调了( )A每个君主都有发动战争的权利B主权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主体地位C缔结和约和发动战争权利平等D通过谈判来达成协议解决国际争端6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开始下降。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美元比重从1999年的72.7%下降到2008年的64%,而欧元则由16.7%上升到25.6%,国际货币体系进入“美元欧元双主导货币”的状态。这反映出( )A经济全球化面临重大挫折B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C世界货币多元化趋势出现D世界经济多
3、极化格局形成7图1漫画反映的是某一赋税政策。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图1A彻底免除了农民的赋役负担B标志着白银成为主要的货币C推动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D加速了社会财富总量的积累82024年11月16日,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赴辽宁葫芦岛调研,就“8.20”洪水灾后群众过冬安置情况强调:对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和低保对象、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要把生活保障工作进一步做细,切实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从中体现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 )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减轻人们的后顾之忧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为群众提供的保障完善具体ABCD9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馑,难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了灾难。据此可知( )A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环境B马铃薯的引进增加了当地粮食产量C食物物种交流改变饮食结构D新航路的开辟间接维护了生命安全10新石器时代中期,石锄和石耜可用于翻土但无法连续工作。石犁出现后虽翻土效率提高数倍,但是太脆,易受损坏且不易修复。直到坚固的铁犁出现后,牛耕成为可能,人类
4、农业生产才从使用人力发展到使用畜力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A耕作方式经历从刀耕到锄耕的阶段变化B劳动工具进步推动人类耕作方式的转变C不同文明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相似性D劳动工具进步使集体劳作形式逐渐瓦解11图2是卓别林主演的电影摩登时代的一个画面。该片讲述了美国大萧条时期,失业率飙升,工人在巨大的压力下饱受折磨的故事。主人公夜以继日地工作,已经产生幻觉,把别人的鼻子当成螺丝钉来拧,并且将自己卷入流水线的皮带里。这反映了工业发展( )图2A更加依赖于技术的革新B要求国家机构对工厂直接管控C对工人的素质要求更高D加重资本家对工人剥削与压迫122024年11月12日,第15届珠海航展首次单独设立低空经济馆,同时开辟无人机无人船演示区,全方位展示低空经济相关企业及应用场景。26日,山东济南平阴县拍卖该县低空经济30年特许经营权,成交价9.24亿元,成为全国首例。上述材料说明( )A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B人工智能同机器人技术相互融合加快C现代科技进步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模式D低空经济开启了中国电子商务现代化13陕西榆林自古即为“边陲冲要”,是明朝九边重镇之一。然至清康熙、乾隆年间,城内榆
5、林卫、兵备道、管粮厅等均遭废弃或改作他用,增修、扩修文庙、学宫、书院文教设施以及钟楼、鼓楼等各种城市标志性建筑,还兴建了万佛楼、文昌阁等宗教与文化性建筑。这种变化反映出( )A城市发展与经济变化有关B榆林城军事防卫功能弱化C城市内区域分工布局清晰D清朝城市建设规划的完善1419世纪30年代之前,英国棉花通过运河水运需要36个小时才能从利物浦到达曼彻斯特,如遇运河繁忙期,货物需在码头停留6个星期。两地商人在1824年的倡议书中,对他们的货物运输只能依靠布里奇沃特运河提出不满。这说明英国( )A市场对新运输方式的需要B商人政治地位有所上升C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D棉纺织业发展速度较快152024年11月26日,第二届中国链博会上展示的快递无人车搭载自动驾驶系统,具备在公开道路上进行快递网点到末端驿站之间规模化运送快递包裹的能力,该车既能“串站”派送,还能完成揽收任务。这表明( )A科技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B新技术应用使物流时间缩短C交通的创新发展使生活更为便捷D快递行业已经完成产业升级16表1是1918年吉林省(又称吉林县)在防控西班牙流感时期,政府各部门开展防疫工作采取的措施。这些措
6、施反映出当时吉林省( )表1部门措施吉林省警务处强调警察负有卫生之责,城乡警察应实地调查疫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一经发现立即上报疫症状况、传染速度和因病死亡人数。由省警察厅卫生科制成新方,各区染病警官先行试用,奏效后即布告民众。吉林县劝学所若学校不幸发生时疫应立即停课,染病者与其他健康学生进行隔离,避免传染扩大。吉林县警察所各派出所巡官长带队进入各村屯,按户传知。张贴防疫布告及药方,要求房屋内外必须保持清洁,不得堆积污秽物品。A防疫工作开展依靠基层组织B防疫组织管理工作较成熟C传染病防治体系已趋于完善D防止了传染病大规模传播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律是中华法系的杰出代表,颁行于公元653年的唐律疏议更是唐律的典范,法典贯彻“一准乎礼”“明德慎罚”的原则。即便如此,唐代法律像中国古代其他成文法典一样,基本上是刑法典,其中蕴涵着民事法律规范和有关诉讼法与行政法的内容,这就是所谓“民刑不分,诸法合体”。西方近代民法、刑法、程序法等诸法分离以前的法律,虽然也有诸法合体的形式,但是其中民事法律所占比重比较大。这种现象不是说中国古代
7、较西方的民事纠纷偏少,而是说唐代像其他朝代一样,约定俗成的“礼”和习惯法、家族法在调整民事法律关系中具有较大的作用。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材料二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它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利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法律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法律体系形成的特点及其原因。(8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历代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都重视边疆的治理。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
8、,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与帮助力度。1955-1978年,通过大量投资促进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兰新铁路、克拉玛依油田、塔里木油田等重大基础设施及工业项目。20世纪80年代,国家推动新疆与内地百余所高校实施协作计划,招生规模由最初的800人扩大到目前的6800人。1996年,国家以选派援疆干部模式专门援助新疆发展,至2014年,共选派8批11000多名干部、人才到新疆工作。截至2014年底,19个援疆省市共拨付援疆资金536亿元,实施援疆项目4906个,围绕城乡居民住房改善、人才培养、就业、卫生、基层组织
9、建设等实施了一大批民生工程,使老百姓得到“看得到、摸得着”的实惠,大大提高了新疆科、教、文、卫、“三农”等领域的发展水平。摘编自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的历史见证白皮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国家支持和帮扶民族自治地方的相关措施。(8分)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南海1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于1987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船上现已出水数千件完整瓷器,汇集了德化窑、磁灶窑、景德镇、龙泉窑等著名窑口的陶瓷精品,品种超过30种,多数可定为国家一级、二级文物。“南海1号”还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从棱角分明的酒壶到有着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情,被认为是接受海外订货的来样加工的产品,这些瓷器的面世,充分体现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达以及中外交流的频繁。材料二三道岗元代沉船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塔屯镇大南铺村南面约5.5公里的三道岗海域。1991年7月,渔民在三道岗海域捕鱼时意外打捞出一批古代的瓷器,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认为是元代的文物,并先后对三道岗元代沉船遗址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从沉船遗址及凝结物的堆积情况看,推测原船长2022米、宽8.59米、高3.23.5米,应是北方常见的船底平缓的沙船。出水器物以瓷器为主,品种有白瓷、黑瓷、翠蓝釉瓷三类,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刚**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 历史 Word版含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