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对物理量大小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100NB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4kgC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压强大约为D自己跑上三楼做的功约3000J2一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关于茶杯和桌面的受力论述中,正确的是()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3如图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A 人对弓的拉力B 球对网拍的力C 人把球推出的力D 斧头劈木块的力4如图所示,重庆长江索道有“空中走廊”之美誉。索道除了加、减速阶段外,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方便乘客观赏两岸的风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加速阶段,轿厢里的乘客受到的惯性逐渐变大B钢索对轿厢的拉力与轿厢对钢索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以两岸的建筑为参照物,轿厢里的乘客是静止的D如果正在运动的索道不受外力作用,将立
2、即停止运动5体育课上小明同学进行垫排球训练时,他将球斜向上垫出,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c、d为轨迹上的点,其中a、c两点高度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排球在()Aa、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Ba点的动能比c点的动能大Cb点的动能为0Da点的机械能比d点的机械能大6如图所示,密封的“凸”字形容器中装满水,放在水平桌面中央,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1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2的变化情况是() AP1增大,P2增大BP1增大,P2不变CP1不变,P2不变DP1不变,P2增大7如图所示,筷子发源于中国,是华夏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使用筷子时虽然费力但能省距离。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中也能省距离的是()A剪钢丝钳子B赛艇的船桨C自行车手闸D剪铁片剪刀8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个小石块,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石块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石块从A点自由释放后所能达到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动能一直增大B从A点下落到C点的过程中,小石块的机械能总量不变C从A点下落到B点的过程中,小石
3、块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D从A点下落到B点时,小石块的动能最大9小明为帮助爸爸搬运装修材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小明采用这两种搬运方案分别将地面上质量相同的材料运送到相同高度的二楼,实际所用拉力和时间均相等。已知每个滑轮受到的重力相同,绳重与滑轮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计。则下列关于甲、乙两种方案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所做的有用功之比为3:4B小明所做的总功之比为3:4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1:1D小明施加拉力的功率之比为4:310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当物体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图像如图甲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1;当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图像如图乙时,受到的水平推力为F2两次推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F1=F2 P1P2BF1=F2 P1F2 P1P2DF1P2二、多选题11下列各图所示的情境中,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小明沿水平方向推木箱,推而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图乙密度计漂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浮力大于密度计所受的重力C图丙从斜面上滚下的小球受到磁体的作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图丁是利用了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1
4、2如图甲所示,将一圆柱体木块用细线栓在没有水的容器底部,然后向容器中逐渐加水。图乙是木块所受浮力随容器中水的深度变化的图像(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刚好浸没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600PaB木块的重力为10NC木块的底面积为100cm2D木块的密度为0.8103kg/m313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8N,边长为10cm的某正方体合金块提升一定高度,设置了甲图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拉绳时,合金块的速度v与合金块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图中连接合金块G的轻绳始终保持竖直(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四个相关计算结果中正确的是() A01s内,合金块对地面的压强是3000PaB02s内,拉力F做的功是62.5JC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100WD2s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0%三、填空题14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将撑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员对撑杆的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撑杆对运动员的力。15家里常用的水壶,壶嘴与壶身构成一个 ;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使用时,若用手堵住
5、这个小孔,则不能倒出茶水,这是由于 的作用。16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高铁线路总长度居世界第一。如图甲为高铁车厢内的破窗锤,金属端制成锥形是为了需要破窗时 (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如图乙站台处设置安全线,是因为运行高铁的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 (选填“大”或“小”),乘客站在安全线与轨道之间容易发生危险。17如图,在斜面上将一个重125N的物体匀速拉到顶端,克服摩擦力做了100J的功,已知斜面长10m,高4m。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 N。1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B,在大小为的恒力作用下均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在甲图中A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等于 N,在乙图中A受到B对它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 。19如图所示,小聪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500N的物体A,10s匀速前进2m,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20N,小聪施加的拉力F100N(忽略绳重和滑轮重),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 J,拉力的功率 W。20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之比为31,则甲、乙两球的密度之比是 ;若将甲、乙都放入水中,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52,乙球的密度是 。21
6、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的中点处悬挂重为100N的物体,在A端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F,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力F的大小为 N保持F的方向始终与OA垂直,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实验题2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明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此实验是利用 的原理;(2)比较甲图第 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3)如图乙所示,若斜向上拉动木块A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相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小东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丙;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这样改进后小
7、东 (选填“需要”不需要”)匀速拉动长木板;(5)如图丁所示,使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向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斜面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此过程中木块的机械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3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提出了浮力大小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的猜想: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实验器材有: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水、盐水()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慢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实验步骤如图a、b、c、d、e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下来。(1)分析数据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金属块浸没在盐水中时受到的浮力大小是 N;(2)分析实验步骤a、c、d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无关”)。分析三个实验步骤 (填序号)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实验步骤a、d、e可知,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密度越大,
8、物体受到的浮力 ;(3)若先完成步骤c,再完成步骤a,则测得的浮力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4)该小组同学完成本次实验后,求出盐水的密度为 。24如图所示,小勇利用铁架台、带有均匀刻度的杠杆、细线、弹簧测力计、钩码若干(每个钩码质量相同)等实验器材,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实验前,杠杆静止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此时杠杆处于 (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2)为了便于测量 (选填“力”或“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此,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3)杠杆调成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3个钩码,则应在B点挂 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图乙);随后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 (选填“左”或“右”)端将下沉;(4)小勇用弹簧测力计替代钩码,在B点竖直向下拉,然后将弹簧测力计绕B点逆时针旋转一小段至如图丙所示位置。在旋转过程中,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动力(/N)动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3443(5)小明实验时,得出一组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后认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请你对小勇的分析做出评价: 。25小明在“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他用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m和M(M的质量大于m),分别从不同的高度h和H()由静止开始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该实验中物体的动能是指钢球在 (选填“H高度”、“h高度”或“到达水平面”)位置时的动能;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说明动能的大小;(2)比较甲、乙两图实验,让质量相同的小钢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滚下,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3)比较 两图进行的实验,可以探究钢球动能大小与质量有关。由此实验联想到某段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to****33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铁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含答案解析】》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