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5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高三地理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本试卷上。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涂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976年三菱机电公司率先在九州离熊本县建设第一家半导体工厂,生产对优质的水源和稳定的供电等方面的条件要求很高。20世纪90年代末,九州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半导体生产与组装基地。目前,九州岛形成了完整的半导体产业体系。2021年,台积电计划与索尼公司联合在日本能本县建立有史以来首家芯片制造厂,获日本方面补贴约350亿元。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1与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相比较,熊本县建设半导体基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不包括()A水质较好 B地震少发C环境优美D地形平坦
2、2日本吸引我国半导体企业前往投资建厂的原因可能有()技术较为先进竞争压力不大本土市场广阔政府政策支持ABCD庭院经济是以居民自家庭院及周围闲置空间为载体进行种植、养殖和提供服务等复合结构的家庭经济模式。下图为福建省桂峰村“五小庭院经济”示意图。完成下面3-4小题。3国家推广“庭院经济”主要是为了()A扩大种植面积,发展规模农业B缓解撂荒现象,保障耕地安全C整合闲置土地,增加农民收入D采用清洁能源,发展循环经济4桂峰村大力发展“五小庭院经济”有利于()顺应市场变化循环利用资源提升城市化水平提升专业化程度A BCD“午时谷电”是一种分时电价政策,中午时段电价较低。完成下面5-6小题。5推广“午时谷电”会()A加剧电力系统供电压力B抑制储能产业快速发展C提高传统能源使用比例D提高新能源的使用效率6宁夏“午时”低价电时间较长,是因为当地()A光伏发电量大B水能发电量大C新能源需求旺D高耗能产业多河流入海水体悬沙浓度的变化直接反映该流域人类活动和自然应力的影响。下图示意密西西比河下游距入海口较近的某监测站第一时期(19761987年)与第二时期(19882015年)月均径流量与月均悬沙浓度的关系
3、,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7与第一时期相比,第二时期月均悬沙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河床趋于平坦B河道裁弯取直C土壤保持工程D流域径流量减少8第二时期月均悬沙浓度峰值比第一时期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泥沙粒径B河床淤积量C河流流速D河流径流量研究表明,盛行西风携带着种子,在新西兰南阿尔卑斯山东坡林线以上形成条带状的树林景观(即带状树林),林中积雪是形成带状树林的重要条件。下图示意带状树林的垂直分布。完成下面9-10小题。9带状树林()A风力越大数量越多B坡度越陡发育越好C海拔低处最先形成D与等高线保持平行10积雪在带状树林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是()A暖季融化增加降水B冷季时为土壤保温C增加土壤中矿物质D利于种子萌发传播黄河源区气候干旱,多年冻土层广布,植被多为高寒草甸。近年来,该区冻土地温不断升高,对高寒草甸植被生长有较大影响。下图示意黄河源区某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分布剖面。完成下面11-12小题。11图示冻土区植被覆盖率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土壤层的厚度 B多年平均降水量 C地表的坡度 D多年冻土埋深 12近年来,黄河源区地温升高最可能导致()A土壤含水量增多B旱生植被增多C植
4、被覆盖率上升D湿生植被增多华北地区某山地北侧于2022年10月1日到2日夜间出现的大暴雨天气,是低空越山急流和近地面弱冷空气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暴雨前后水平风场时间高度剖面。据此完成下面13-15小题。13本次大暴雨开始出现的时间是()A1日22时30分前后B1日23时30分前后C2日0时30分前后D2日1时30分前后14低空越山急流到达山地北侧后的3小时内,近地面弱冷空气()A绕山流动B快速堆积C持续爬升D翻越山顶15弱冷空气在本次大暴雨中的主要作用是()抬升西南急流增加尘埃杂质延长降雨时间提供足够水汽ABCD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竹子生长期短、产量高。我国竹资源丰富,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竹代塑”产业体系。“竹乡”浙江安吉的竹产业已实现了从“用竹竿到用全竹”的跨越,“竹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兴起。(1) 说明我国推行“以竹代塑”产业体系的原因。(8分)(2) 指出竹产业实现“从用竹竿到用全竹”的效益。(4分)(3) 请为“竹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出合理建议。(6分)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5、(12分)蒙古国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当地植被的返青期(即春季植被生长的开始日期)多出现在4月底到5月初,近年来该国植被返青期有明显的提前趋势。下图示意20002020年当地植被返青前(即上年11月当年4月)最高温、最低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其中虚线表示变化趋势。(1)说明20002020年蒙古国植被返青前气温变化导致植被返青期提前的原因。(6分)(2)有观点认为蒙古国植被返青前图示气候变化可减弱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6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地鼠是穴居类动物,繁殖能力较强,喜掘洞造丘和取食植物的地下根、茎,加剧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在黄土高原耕作条件较差的区域,耕地零租金流转(土地经营者不用支付租金的流转形式)现象多发,且多短期流转给亲人或熟人,制约了当地耕地流转市场健康发展,造成耕地资源错配,对粮食安全造成威胁。(1) 说明地鼠活动对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加剧的影响。(4分)(2) 从经济效益角度,分析山西省土地零租金流转比例高的原因。(6分)(3) 从粮食生产的角度,说明零租金流转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危害。(3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秦岭作为我国地理上南北的分界线,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秦岭终南山隧道于2007年1月20日建成通车,作为纵贯我国南北的西部大通道包(包头)茂(茂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也是陕西省西安至安康高速的关键性工程,隧道的开通对陕西省乃至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秦岭钟南山隧洞是我国第一长双洞公路隧道,隧道单洞长18.02公里,双洞共长36.04公里。作为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特大隧道。建设过程中面临断层、涌水、岩爆、瓦斯爆炸等技术难题,为保障隧道高质量建成,施工团队利用已有的秦岭隧道线作为平行导洞,实现了“长隧短打”。图1示意秦岭终南山隧道入口,图2示意“平行导洞”隧道辅助坑道结构。(1) 简述秦岭终南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6分)(2) 说明秦岭终南山隧道施工中采用平行导洞的原因。(6分)6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陕晋青宁四省卷)(考试版)》由会员mw****2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地理(陕晋青宁四省卷)(考试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