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主题二 地球的运动基础巩固2024江苏宿迁三模用电灯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完成13题。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正确的做法是( )地球仪上北极遥指北极星方向以太阳为中心,在椭圆轨道上水平运动面对地球仪赤道,从右到左匀速拨动球体面对地球上南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球体ABCD2造成北京、悉尼季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国家不同南北半球不同地球自转地球公转ABCD3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B正午时刻C日落时刻D午夜时刻2024山西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家园,不同地区存在着时间差异。为方便旅客,很多酒店大厅墙壁上挂着世界部分城市的电子时钟。下图示意某酒店的电子时钟。据此完成45题。4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形状B地球大小C地球自转D地球公转5图中显示北京时间比莫斯科时间( )A早5小时B早6小时C晚5小时D晚6小时2024江苏连云港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示意图。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5月21日前后进入小满节气。完成67题。6小满至芒种,太阳直
2、射点( )A北移,接近赤道B北移,接近北回归线C南移,接近赤道D南移,接近南回归线7小满节气,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可以看到庄稼籽粒开始饱满,该庄稼是( )A青稞B水稻C小麦D高粱2024云南我国某城市广场修建了十二生肖柱,均匀排列成圆形,中间是6米高的雕像柱,生肖鼠位于正北方向(如下图)。一年中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雕像柱影子投向鼠柱。据此完成89题。8该广场可能位于(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海口9同学们可能观察到雕像柱的影子( )A冬至日正午影长一年中最短B每天日落时投向鸡柱的方向C一年中会出现两次无影现象D一天中的长度不会超过6米2024湖北海南文昌龙楼镇是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所在地,承担了多次重要的航天发射任务。下图示意2021年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的发射任务。据此完成1011题。102021年文昌航天发射时间主要集中在我国的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影响文昌航天发射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是( )A昼夜长短B植被类型C海陆位置D天气状况2024山东德州一模世界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是产生粮食问题的根源。许多地区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图为世界面临粮食危机区域分布示意
3、图,据此完成1213题。12新奥尔良是重要的粮食运输港口,其位置位于 ( )A东半球、北温带B东半球、热带C西半球、北温带D西半球、热带13区域粮食问题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A寒冷的极地地区,热量不足B干旱的地区,水源不足C高纬度地区,光照不足D地形复杂的地区,耕地不足142024黑龙江龙东地区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仪示意图”“黑龙江某地房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大小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图3(1)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地球运动到图1公转轨道的_(甲、乙、丙、丁)处,此时国家E正值_(季节),E位于_洲。(2) 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F点即将进入_(凌晨、黄昏)。(3) 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黑龙江省房屋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接近图3中的_(填数字)。情境拓展2024山东烟台日晷(gu)是古代人类利用日影测定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读图完成1517题。15烟台的小明对校园中的日晷进行了观测。以下是他在一天中同一位置不同时刻拍摄的照片。按拍摄时间
4、早晚将照片排序,正确的是( )ABCD16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运用了( )一天中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位置的关系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与晷针影子长度的关系地球自转原理 地球公转原理ABCD17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此后两个月内烟台( )昼长夜短天寒地冻作物生长旺盛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ABCD2024四川宜宾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为人类探索太空贡献了中国力量。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预计将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空间搭载试验和科普教育等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1820题。18“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酒泉( )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出现极夜19“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6个月驻留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 )A甲乙之间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D丁甲之间20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利于( )推动科技进步 尽快实现星球移民提升国民科学素养 认识宇宙环境ABCD2024山东临沂一模临沂版的“金光穿洞”是指每年冬至前后,临沂涑河九孔桥的全部桥洞被夕阳照亮的景象。冬至日,太阳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5、。读“金光穿洞”景象图片,完成2122题。21“金光穿洞”景象发生的时间最接近( )A17:30B18:00C18:30D19:0022根据“金光穿洞”景象出现的时间,推测九孔桥的大致走向是( )A西北东南B东北西南C南北D东西素养提升传统文化2024湖北孝感二模数九是中国民间一种计算寒天与春暖花开日期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儿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1为九九消寒图,图2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图1图223当九九消寒图已晕染梅花35瓣,此时湖北昼夜长短情况为(阴影表示黑夜)( )ABCD242024年4月26日,中国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此时( )A湖北日出越来越晚B湖北正午影子逐渐变长C此时晕染梅花26瓣D地球运动到丁甲段生活情境2024江苏镇江二模节选2024年全球唯一一次日全食于当地时间4月8日下午(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在北美洲上演。本次日全食跨越北美洲多个国家,最长观测时间达4分28秒,是2010年以来最长的一次。下图为日食形成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
6、完成2528题。25日全食是由太阳、月球、地球共同参与上演的天文奇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行星;月球是卫星;地球是恒星B太阳是恒星;月球是行星;地球是行星C太阳是恒星;月球是卫星;地球是行星D太阳是行星;月球是卫星;地球是行星26根据图判断,如果在地球上观测到了日环食,说明观测者处于月球的( )A本影范围内B伪本影范围内C半影范围内D本影及半影范围内27本次日全食发生时,北美洲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夜等长B昼短夜长C出现极夜D昼长夜短28本次日全食发生在北美时间4月8日下午,但中国此时是北京时间4月9日凌晨,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的公转B地球的自转C太阳的东升西落D月球绕地球运动主题二 地球的运动基础巩固1D解析地球仪上北极遥指北极星的方向,正确;地球自转是以地轴为中心,没有在椭圆轨道上水平运动,错误;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自西向东)匀速拨动球体,错误;从北极上空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球体,面对地球上南极,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球体,正确。故选D。2D解析造成北京、悉尼季节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南北半球不同、地球公转,正确;与国家不同、地球自转无关,错误。故选
7、D。3C4C 5A6B解析由图可知,小满至芒种位于春分与夏至之间,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且向北(北回归线)移动,节气接近北半球的夏至日即太阳直射点接近北回归线,故选B。7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粮食主产区种植的作物主要为小麦,小满(5月21日前后)节气,在河南省粮食主产区可以看到庄稼籽粒开始饱满,该庄稼是小麦,C正确;青稞为青藏地区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水稻主要为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高粱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南三大主产区,河南地区的高粱一般在56月种植,A、B、D错误。故选C。8D解析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任意一天的正午时刻太阳都出现在正南方,则影子一定投向正北方。该城市只是大多数日子的正午时刻影子投向北方,说明还有部分正午时刻太阳影子投向了南方,推断该城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选项的四个城市中只有海口符合条件,故选D。9C解析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影长是一年中最长的,A错误;太阳东升西落,每天日落时雕像柱的影子大致投向兔柱的方向,B错误;海口处在北回归线以南(南北回归线之间)
8、,一年中存在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太阳直射时出现无影现象,C正确;日出日落太阳高度角由0开始变化,影长会超过6米,D错误。故选C。10A解析我国位于北半球,35月为我国的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次年2月为冬季。读图可知,2021年文昌航天发射时间主要集中在35月份,为我国的春季。结合题意,故选A。11D解析卫星的发射需要晴朗的天气,因此影响文昌航天发射的主要自然地理因素是天气状况,D正确;昼夜长短、植被类型和海陆位置对此影响不大,A、B、C错误。故选D。12C13B解析由图可知,区域位于非洲北部,气候炎热干燥,降水少,因此水源不足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自然原因,B正确。故选B。14(1) 丙; 秋季; 大洋(2) 凌晨(3) 情境拓展15C解析读材料中“晷针垂直于晷面,晷针上端指向北极,下端指向南极”可知,时,晷针影子朝东北,太阳在西南,时间为正午后;时,晷针影子朝西北,太阳在东南,时间为正午前;时,晷针影子朝正北,太阳在正南,为正午;如按拍摄时间早晚将照片排序,应为,故选C。16A解析古代人类利用日晷测定时刻,主要根据一天中从日出到日落,太阳位置与晷针影子的关系。而一天中,日影朝向有规律地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正确,故选A。17C解析如果该日正午晷针影子在一年中最短,那么该日为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两个月内,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昼长夜短,为夏半年,热量、水分条件好,是作物生长旺盛的阶段,正确;天寒地冻,路灯处于一年中耗电较高的时段描述的是冬季,错误,故选C。18B 19C 20C21A解析“金光穿洞”景象出现在冬至
《2025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主题二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由会员杨**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年会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突破主题二 地球的运动(含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