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骆驼祥子》为例

11页
  • 卖家[上传人]:g****z
  • 文档编号:601112526
  • 上传时间:2025-04-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54.85K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骆驼祥子为例 一、理念与内涵:整本书阅读视域下的高阶思维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什么是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呢?美国教育家布卢姆认为思维有六个级别:知识(Knowledge)、领会(Comprehension)、运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综合(Synthesis)、评价(Evaluation)。这一观点在现代教育中被广泛接受和使用。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前三者称为低阶思维,后三者称为高阶思维。借助于科学的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思维实现由低阶向高阶的提升,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单篇课文相比,整本书阅读无论是文本的内容、形式、手法、主题等,还是对阅读过程的能力要求、阅读指导的策略方法,都要多元且复杂得多,是一种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能力发展和思维品质提升的有效途径。莫提默J艾德勒和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里面提出:“不管你学到的是有关这本书的知识或有关世界的知识,如果你运用的只是你的记忆力,其实你除了那

      2、些讯息之外一无所获。你并没有被启发。”的确,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追求在于引导学生在梳理和把握整本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解复杂的整本书知识,理解其中的人物或事件之间的联系,解释因果关系,探究事物本质;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结合生活经验和价值体验,创建新的思想和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批判性地接受并思考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简而言之,整本书阅读视域下高阶思维的培养,是在学生完成自主阅读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相关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开展发现、质疑、分析、批判、评价等思维活动,由“浅阅读”走向“深阅读”,深入整本书的核心价值,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统编教材七下骆驼祥子为例,来谈谈整本书阅读的设计、实践及思考。二、设计与实施: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整本书阅读最终走向何方,起点一定是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去直面文本,依据已有的阅读经验和体验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关系、情节线索乃至主题内涵等。在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中,我首先充分利用寒假时间,以任务驱动阅读,要求学生完成三个作业:1.制作一份祥子的个人简历;2.设计祥子的朋友圈(三条)并

      3、结合原著中出现的人、事、物对朋友圈进行评论;3.完成骆驼祥子的思维导图(情节梳理、人物介绍、作品欣赏等)。这三个作业要求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基础上初步把握主人公祥子的经历(三起三落),感知祥子的整体形象,理清祥子与原著中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初步理解作品的意蕴内涵。从作业完成情况来看(图1、图2、图3),大部分学生都能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当然,不排除有些学生是依靠互联网的帮助。但不管怎样,绝大部分学生还是在这一阶段完成了对文本信息的记忆、提取和筛选,虽然有一些思考是相对浅显、碎片和固化的。为此,我在推进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中又做了如下一些尝试。(一)专题探究“专题探究”是统编教材名著阅读的新增板块,突出了任务驱动这一阅读理念,是推进整本书真阅读、深阅读的有力抓手。“当整本书阅读基于专题学习的思路进行开展和推进时,学生的阅读活动将呈现出整体化、高效化特征,阅读质量将得以提升。”在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中,我以“学生提问专题设定再次阅读专题探究”四个环节推进专题的学习。学生在初读后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祥子的形象、祥子的命运走向、祥子堕落的原因、老舍的语言风格等。在这些问题中,

      4、我最终决定将“祥子的悲剧原因”作为专题,因为这不仅是学生提问最多的,同时也辐射整本书内容,直指小说的内涵和意旨,极具探究价值和意义。专题确定后,我抽样调查了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不少学生都能根据多年的阅读训练辩证地回答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既有社会因素又有个人因素,但要结合原著展开分析和阐述,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这其实是一种阅读思维套路化的体现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为此,我将学习专题细化为“祥子的悲剧主要是社会原因VS祥子的悲剧主要是个人原因”,以辩论赛的形式展开专题讨论和探究。这一设计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带着任务再次阅读文本的兴趣,同时也直接指向对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学生必须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辨析、思考、归纳,才能清晰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践证明,在辩论赛中学生围绕辩题的讨论和探究开展得比较充分,基本上能够结合具体的情节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方从时局的动荡、社会的不公、人情的冷漠等方面分析祥子的沦落;另一方则从祥子本身狭隘的思想、软弱妥协、自私自利等性格中探究出他悲剧的必然。甚至有学生提出,祥子的悲剧有超自然的因素存在。在此暂不论这一观点正确与否,但不同观点的表达、思维的碰撞本身就弥足

      5、珍贵。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明显感觉到学生在专题的牵引之下,自觉地进行了比较、质疑、分析、反思、归纳等高阶思维活动,走向了整本书阅读,读通了情节,读懂了人物,读出了内涵。(二)主题阅读专题探究的有效开展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勇气。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推进的时间段,学生正好在学习统编教材七下第三单元“小人物”的故事。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阿长、老王中的老王、台阶中的父亲这些人物和祥子一样,都是文学作品中比较经典的“小人物”,而“小人物”形象又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比较经典的母题。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又引导学生开展了“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这一主题阅读。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范多伦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认为,主题阅读“可能是所有阅读中最有收获的”。这大概是因为主题阅读的范围更广,学生能接收到的讯息更为复杂,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系统性及创造性要求更高。“小人物形象”的主题阅读,除了联动教材课文之外,我还给学生补充了一些课外阅读塑造“小人物形象”的经典作品,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余华的活着、普希金的驿站长、高尔基的童年等,不要求本本细读,但至少要选读其中一到两本,把握作品主要内容和其中的“小人物”形象。考虑到七年级

      6、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实际能力,我在主题阅读中还给予学生阅读方向的一些引导,比如从“小人物的形象比较”“小人物形象的意义”“从小人物的塑造看作家情怀”等角度中选择其一作为切入口。同时,学习活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在适当降低难度的同时,鼓励学生互帮互助,质疑讨论。学生小组合作的发现或思考最终以演示文稿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展示,并且为下一阶段读书小论文的写作作积累和准备。(三)读写整合“读书小论文是思维发展最高形式的体现,也是最集中,最能体现阅读质量和深度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借此知晓论文的写作方法,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提升高级思维的能力。”读书小论文的撰写涵盖了理解、分析、论证、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演绎思维、创新思维,也在读写结合后的最终写作成果呈现中得到综合发展。这是思维的一次华丽升华。骆驼祥子的读书小论文同样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专题探究和主题阅读的基础上展开,经历了“选题撰文答辩”三个环节。1.选题经过前期的专题学习和主题阅读,学生基本上可以自主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问题和方向,我只需在论文题目的拟定上稍作引导和点拨即可。从学生上交的选题来看,有的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作

      7、了总结和延伸,如论环境与命运以骆驼祥子为例论祥子的堕落祥子悲剧探因一开始就看到结局论小福子的命运;有的是在主题阅读基础上继续进行探索和挖掘,如祥子与老王形象之比较祥子与福贵形象之比较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形象之比较以骆驼祥子和驿站长为例小人物和大情怀;还有的另有发现,独辟蹊径,如论骆驼祥子中的女性形象从虎妞和小福子看老舍的女性观论骆驼祥子中的“京味儿”;等等。2.撰文在学生正式撰写小论文之前,我通过出示一篇相对简单和常规的学术论文作为范文,消除学生对论文的畏难心理,并明确小论文写作的基本框架:在这一框架的指引下,七年级学生的小论文写作成果令人惊喜。以下试举几例:祥子固执的个性是他悲剧的原因之一。为了买一辆自己的车,祥子“风雨里咬牙,茶饭里自苦”。但好景不长,他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为了钱冒险到战火四起的西郊拉车,结果连人带车被劫了。为了再买新车,他又埋头苦干,当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却被孙侦探敲诈。假如祥子不那么固执,能够听从高妈的意见,把钱存进银行,或许就不会遭此灾祸了。选自学生习作祥子悲剧探因祥子和老王都是“小人物”,都是拉车的,都曾有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但都以悲惨的结局收尾。相

      8、比于祥子性格之中软弱、自私、冷漠的一面,老王善良、真诚、知恩图报,身上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本文将试图通过比较这两者的形象,来一探作者的写作意图。选自学生习作借祥子与老王形象比较探究作者创作意图学生的读书小论文不见得有多么新奇的发现和多么高深的见解,其可贵之处在于理解、分析、求证、评价并创造性地表达这一思维的全过程。如此,经典名著才真正在学生的身上留下印记。3.答辩答辩是指学生在完成论文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展示,并回答老师及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相关问题。老师和同学依据论文评分表(见图4)给各小组打分,评出优秀论文给予一定奖励。此活动中的汇报展示和分享交流也是比较反思、思维碰撞的过程。三、反思与建议:一切为了语文素养骆驼祥子的整本书阅读自寒假开始,前后一共进行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我在设计时努力遵循学生的基本学情,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尽量做到阅读层次的由浅入深、思维训练的由低到高。但在实际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问题和挫折总是在所难免。如上文提及的专题探究和主题阅读,都涉及了祥子的形象和命运,在内容和方法上其实有重叠的部分。因此,如何让阅读活动呈现梯度性、严谨性和科学性,仍需我不断探索。当然,此次

      9、整本书阅读的实践也让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除了要考虑学生的学情,还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在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明显感到设计祥子的“朋友圈”和班级辩论赛这两个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度较高。阅读不都是愉快的旅程,很多时候是枯燥甚至乏味的,因此要尽力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个兴趣点不光要有趣,还要能触发学生的思维点,促进学生反复阅读,深入思考。(二)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开展思维训练的有效途径。在小组学习中,个体通过表达、倾听对信息进行理解、演绎、分析,并综合、评价其他成员的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的认识。这种学习方式本身包含了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的全过程。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学习的模式,无论是辩论赛、演示文稿展示,还是小论文的撰写,都是小组集思广益、通力合作的学习过程,也是思维发展和素养提升的过程。(三)聚焦整本书的核心价值在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鼓励学生思维的批判、发散和创造,但不意味着纵容他们信马由缰,任意去解读经典名著。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其经典内涵和艺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趋同的。所以,阅读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一定要聚焦整本书的核心价值。比如,有同学在骆驼祥子读书小论文中探讨了职业的贵贱,这其实就是阅读的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四)采用多元评价尽管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的最终输出已经呈现出可测评材料的多样化:图画、图表、辩论、演讲、论文等,但仍然要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正如课标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这句话尤其适用于指向高阶思维训练的语文教学。四、结语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无疑是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和提升的有效途径。当然,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骆驼祥子》为例》由会员g****z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指向高阶思维培养的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与实施--以《骆驼祥子》为例》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