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学案

44页
  • 卖家[上传人]:wen****18
  • 文档编号:601080338
  • 上传时间:2025-04-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60MB
  • / 4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也可以是单质,如氧气与臭氧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混合物,也可以是化合物,但绝对不可能是单质(4)同素异形体 理解重点:某些单质之间的关系二、物质的分类1、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质的组成(重点)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纯净物。按照元素种类划分: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按照氧化物性质划分:(1)酸性氧化物:CO2,SO2,Mn2O7,N2O5(NO、NO2不是酸性氧化物)(2)碱性氧化物:FeO,Fe2O3,CuO(3)两性氧化物:Al2O3,MnO2(4)不成盐氧化物:H2O,CO(5)特殊氧化物:H2O2,Na2O2,Fe3O

      2、4 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从不同角度分类的方法(重点)盐:(1)正盐:可理解为酸与碱恰好中和产物,如CaCO3,CuSO45H2O(2)酸式盐:可理解为酸与碱中和时,酸过量产物,如NaHCO3(3)碱式盐:可理解为酸与碱中和时,碱过量产物,如Cu2(OH)2CO3(4)复盐:组成中,含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盐离子的盐,如明矾:KAl(SO4)212H2O,但NaHSO4,NaAlO2不是复盐【特别提醒】记住物质分类中的一些特例纯净物和混合物a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b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c同位素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与D2、H2O与D2O。d. 分子式为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a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b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c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NO2、Al2O3。d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

      3、氧化物。e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三、分散系 胶体1、分散系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本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根据分散剂状态分类:气溶胶:如,烟、云、雾、霾液溶胶:如,墨汁、牛奶、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固溶胶:如,有色玻璃2、胶体(1)胶体的性质与应用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胶体中的现象为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有散射作用。可用此性质鉴别溶液和胶体。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属于介稳体系,但改变条件就有可能发生聚沉。聚沉:在一定条件下,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析出。此性质常用于制作豆腐、净水等。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加入电解质溶液;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加热或搅拌。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说明,极少量的胶体粒子是不带电荷的,如淀粉溶液中的胶粒)(2)Fe(OH)3胶体的制备制备原理:FeCl33H2OFe(OH

      4、)3(胶体)3HCl离子方程式:Fe3+3H2OFe(OH)3(胶体)3H+具体操作: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适量的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得Fe(OH)3胶体。(不是加热时间越长越好,滴加的是氯化铁,不是硫酸铁)3、胶体区别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溶液胶体浊液本质原因粒子直径1n m1n m粒子直径100n m外观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混浊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离子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离子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没有有没有四、物质的转化(1)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如:O2与O3的相互转化),结晶水合物形成(如:CuSO45H2O=CuSO45H2O),结晶水合物失水(如:CuSO45H2OCuSO45H2O)是化学变化;原子核的裂变、聚变不是化学变化。(2)一般酸性氧化物+水酸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水酸性氧化物+碱盐+水碱性氧化物+水碱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水碱性氧化物+酸盐+水五、物质间转化的几个常见误区(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2)Al2O3、SiO2、Fe2O3与水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

      5、Al(OH)3、H2SiO3、Fe(OH)3。(3)Fe分别与Cl2、Br2反应不能生成FeCl2、FeBr2而是生成FeCl3、FeBr3,Fe分别与S、I2反应生成FeS、FeI2,Cu与S反应生成Cu2S。(4)Fe与H、Cu2反应不能生成Fe3。六、对胶体性质的理解(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易聚集成较大的颗粒。(2)胶体粒子可以是多个微粒形成的聚集体如Fe(OH)3胶体粒子或大分子(如蛋白质胶体粒子、淀粉胶体粒子)。故,1molFeCl3溶液,配置形成Fe(OH)3胶体,胶体粒子没有1mol。(3)胶体属于分散系,是混合物,而很多纳米级物质的微粒直径也是在1100 nm之间,但不属于胶体,属于纯净物,如纳米铜等。(4)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5)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6)胶体聚沉属于物理变化,如蛋白质的盐析就属于胶体聚沉现象。但蛋白质的变性不属于胶体的聚沉,此过程属于化学变化。(7)不是所有胶体都有电泳现象,如淀粉溶液,因其胶体粒

      6、子不带电荷而无电泳现象。有电泳现象的胶体是因为胶粒吸附带电的粒子而带电。八、常见净水剂及作用原理(1)常见的净水剂:KAl(SO4)212H2O、FeCl36H2O等。其净水原理是Al3、Fe3水解生成Al(OH)3胶体、Fe(OH)3胶体而起到净化水的目的。(2)明矾不能用作水的消毒剂,因为对水消毒,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使海水淡化。离子反应一、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相同点均为化合物不同点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水溶液和熔融状态都不能导电所含物质类型酸:如H2SO4、HCl、HNO3等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CO、P2O5碱:如NaOH、Ca(OH)2等盐:如NaCl、KNO3、NaHSO4、CaCO3等非酸性气态氢化物:NH3金属氧化物:如Na2O、CaO、MgO等水H2O部分有机物:蔗糖、酒精【易错警示】(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均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盐酸、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2)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导电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等金属单质。(3)在化合物范围内,不是电解质的,就属于非电解质。1

      7、、物质导电条件:存在自由电子、或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固体物质:除金属、合金、石墨、及极少量材料外,都不能导电气体物质:一般不能导电液体物质:液态的金属氧化物,液态的强碱,能导电,但液态的氯化氢,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不能导电溶液,不等于液态物质,溶液能否导电,看溶液中是否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2、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影响因素离子浓度大小;离子所带电荷数大小(4)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二、电离与电离方程式的书写1、电离方程式书写方法一般格式:左边化学式=阴、阳离子符号遵守原子守恒、电荷守恒特别强调,离子符号耀书写正确特别提醒: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离子反应(1)概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态下,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钠固体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2)

      8、基本反应类型与离子反应关系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离子反应,也可能不是复分解反应一定是离子反应3、离子方程式及书写(1)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可以表示所有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2)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书写离子方程式按照“一写、二改、三消、四查”的步骤书写。应注意的是:第二步“改”是键: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 拆写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气体、单质、氧化物等 仍用化学式表示【特别提醒】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注意事项微溶物处理方式有三种情况:出现在生成物中写化学 式;作反应物处于溶液状态写离子符号,作反应物处于浊液或固态时写化学式。NH与OH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NH3H2O,在浓溶液中并加热时生成NH3(g)和H2O。 浓HCl、浓HNO3在离子方程式中写离子符号,浓H2SO4不写离子符号。HCO、HS、HSO等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写。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可溶性强电解质,包括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以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非电解质、弱酸、弱碱、氧化物、极少量盐、沉淀、气体、单质、氧化物,不能拆成离子,仍用化学式表示。离子方程式要遵循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遵循得失电子守恒。三、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时,应注意反应物的用量。2、CO2(或SO2)与强碱溶液反应时,应注意CO2(或SO2)是否过量。3、酸式盐与碱反应时,应注意物质之间“量”的关系。如: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的反应,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等。对于这类反应要按照“以少定多”的原则进行书写,即先假定少量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1,根据少量物质的化学式,写出参加反应的离子数目,然后根据少量物质的离子数目来确定过量物质的离子数目。如:少量的NaHCO3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HBa2=BaCO3H2O;若NaHCO3溶液过量,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CO=BaCO32H2OCO。4、强氧化剂遇到两种还原性离子时 ,应注意氧化剂是否过量。如:将少量的Cl2通入到FeBr2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若Cl2过量,则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Fe32Br2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学案》由会员wen****18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提纲 学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