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 术 交 底 书 (二级交底) 工 程 位 置XX市XX区工 程 名 称XX工程交底工程项目排水箱涵结构施工交 底 日 期XXXX年XX月XX日交底内容及附图一、工程概况1.1、箱涵设计概况本工程排水箱涵结构尺寸BH=3600mm2200mm,实施范围Y-14Y-19(含)号检查井之间,排水箱涵长度200m,125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共计6座。雨水箱涵设计为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砼强度等级除注明外均采用C30砼,抗渗等级为P6;垫层采用C15砼。箱涵沟槽深度约0.44.6m,沟槽宽度约6.07.4m。采用15m长FSP-IV拉森钢板桩加两道内支撑支护方式。桩顶标高以下0.3m处和3.0m处分别设置一道内支撑。钢板桩距箱涵侧墙外边约0.8m。内支撑采用3258螺旋焊钢管,间距3.5m。内支撑与桩体之间设置1道腰梁,腰梁采用1根I32b普通工字钢,内支撑、腰梁和桩体之间需焊接,焊角尺寸为8mm。1.2、主要工程量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1BH=3600mm2200mm排水箱涵m20021250圆形混凝土雨水检查井座6二、编制依据1、XX工程中标通知书及合同文件;2、XX工程施工图设计 第三
2、卷 排水工程 第一册 排水(市政部分);3、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4、市政公用工程细部构造做法(17ZZ04);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2011);7、工程测量标准(GB 50026-2020);三、施工部署3.1、施工总体安排排水箱涵基坑开挖采用支护开挖,箱涵顶板及边墙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涵身模板采用木模板,箱涵涵身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注至底板以上不小于20cm,箱涵顶板及边墙按沉降缝(10m或15m)一节一次浇筑。土方开挖施工程序一般按照“自上而下,由表及里,分层分部开挖,及时支护”的原则进行。现场采用全封闭施工,打围完成后开始切割并破除现状道路结构层、钢板桩支护、沟槽开挖、涵身施工、检查井施工、沟槽回填等施工内容。箱涵分段分区实施,对于具备条件的区域优先实施,箱涵与桥梁交错施工。3.2、施工进度计划表3.2-1 箱涵工序时间表序号工序时间(d)备注1测量放线、钢板桩插打22土方开挖(内支撑安装)53基础处理34砼垫层浇筑15底板钢筋绑扎36底板模板安装
3、、砼浇筑27第一次砼浇筑18侧墙及钢筋绑扎39侧墙模板安装210顶板支撑系统安装211顶板模板安装112顶板钢筋绑扎213第二次砼浇筑114沟槽回填115支护结构拆除1合计30四、施工工艺技术4.1、施工工艺流程图4.1-1 箱涵施工施工工艺流程框图施工顺序:箱涵涵身分两次施工,第一次浇注至底板腋角以上不小于20cm处,施工缝处采用橡胶止水带止水。涵身顶板及边墙一次浇筑。图4.1-2涵身浇筑顺序4.2、基础处理基坑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当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通知业主、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共同查看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基底处理方案。4.3、沉降缝处理底板钢筋安装前,先设置沉降缝,每15米或在地基有变化处设置一道,宽2cm。采用钢筋定位,预埋橡胶止水带及聚苯乙烯硬质泡沫板。边墙及顶板钢筋安装前,沉降缝按照底板设置的位置进行布置。待涵身完成后,内侧填塞5cm深聚硫弹性密封膏。详见图4.3-1“沉降缝构造图”。图4.3-1 沉降缝构造图4.4、钢筋加工及安装1、底板钢筋施工准确测放底板中线及边线、模板边线、水平控制标高按图纸要求分好底筋并摆放。绑扎钢筋时,除靠近外围
4、两行的相交点全部扎牢外,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扎牢。摆放钢筋成形或成钢筋支架后,即可绑扎上层钢筋的纵横两个方向的定位钢筋,并在定位钢筋上画分档标志,然后穿放纵横钢筋,绑扎方法同下层钢筋。侧墙底筋伸入底板的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在其上面绑扎一条水平钢筋以保证其上部平整度。2、边墙及顶板钢筋施工在底板砼上放线后再次校正预埋钢筋,先绑24根环向主筋,画出分档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分档标志,绑其余竖筋,最后绑扎其余横筋。4.5、模板安装边墙:采用木模,横肋采用, 2跟48mm、壁厚3.5mm钢管,间距50cm,竖向对拉肋为2根48mm、壁厚3.5mm钢管,间距100cm。对拉杆按竖向背楞钢管交错处设置,间距40cm。拉杆采用M14对拉螺栓。顶板:支撑采用满堂支架,48钢管,壁厚3.5mm,沿碗扣式支架间距为9090cm,设置剪刀撑,支架顶端设置可调式顶托。图4.5-1 内顶模支撑示意图底板模板:底板钢筋安装完成后,按照测量放线,安设底板模板,模板加固采用外侧打眼钻设16加固钢筋,同时方木从基坑边坡斜撑。边墙及顶板模板:按照测量放线,先搭设满堂支架安设边墙及顶板内模,
5、然后安装钢筋,最后安设边墙外侧模板搭设边墙外侧支架。模板加固采用PVC管套14对拉螺杆。4.6、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品砼,混凝土采用吊车配料斗方式或天泵浇筑。涵身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凿毛处理,保证衔接面的粗糙干净,无散落的混凝土,施工缝采用橡胶止水带止水。涵身砼施工时采用从一端开始水平分层连续浇筑,每层不超过30cm。两层砼浇筑时间不大于45分钟,两边墙砼浇注高度基本保持平衡,避免偏压变形,边墙浇筑时为了防止污染模板,采用串通接入模板内。振动棒振捣时不能振动到模板,与模板的距离不小于150mm,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作业半径的1.5倍;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可用其他辅助振捣方式。为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光滑,混凝土振捣直至充分密实为止。4.7、沟槽回填沟槽采用经检测合格的土料回填,沟槽开挖的淤泥土、有机物、杂填土以及粒度大于15mm的砾石或石块等应弃运,不得回填沟槽。沟槽回填应从沟槽最低处开始,遇坑先填,涵身两侧应对称、均衡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虚铺),每层回填土分层碾压,达到设计要求的压实系数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构筑物沟槽回填必须在混凝土及砂浆达
6、到80%以上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五、质量控制措施为确保工程质量,所有用于本工程有关的材料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具有材质证明或试验证明材料,并于材料使用前报监理工程师同意并备案。每道工序结束后,均应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施工验收标准:1、进出水口、涵身、沟槽等衔接平顺,无阻水现象,沉降缝填缝密实、平整、顺直。2、箱涵处路面平顺,无跳车现象。3、外露混凝土表面平整,颜色一致。箱涵砼表面平整,棱线顺直,无严重啃边、掉角。4、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其深度超过10mm的必须进行处理。修补完善后方可使用。5、箱涵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箱涵施工允许偏差见下表:表5-1 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项次检验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和频率1受力钢筋间距(mm)两排以上排距5每构件检查2个麻面,用尺量同排梁、板、拱肋10基础、墩台、柱20灌注桩202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钢筋间距箍筋、横向筋+0、-20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螺旋筋+0、-203钢筋箍筋尺寸(mm)长10按骨架总数30%抽查宽、
7、高或直径54弯起钢筋位置20每骨架抽查20%5保护层厚度(mm)柱、梁、拱肋5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基础、墩台10板3表5-2 模板、支架及安装的允许偏差项次检验项目允许偏差(mm)1模板标高基础15柱、墙和梁10墩台102模板标高上上部构造和所有构件+5,0基础30墩台203模板标高基础15柱或墙8梁10墩台104装配式构件支承面的标高+2,-55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6模板表面平整57预埋中心线位置3表5-3 箱涵施工允许偏差项次检验项目允许偏差1轴线偏位(mm)明涵20,暗涵502流水面高程(mm)203涵长(mm)+100,-504混凝土强度(MPa)在合格范围内5高度(mm)+5,-106宽度(mm)307顶板厚(mm)明涵+10,-08暗涵不小于设计值9侧墙和底板厚度(mm)不小于设计值10平整度(mm)5六、安全保证措施1、进入工地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严禁违章作业。2、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一律要戴安全帽,不得赤膊、赤足或穿拖鞋、高跟鞋。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禁止从事特种作业。4、严禁酒后上岗工作。不准在施工现场戏耍、打闹或乱动设备。5、不准在施工现场往下或往上抛掷材料、工具等物件。6、施工现场一切安全设施、装置及安全标志,禁止随意拆除或移动。7、高空临边设置稳固的防护设施,高空作业正确使用安全带,基坑设置上下梯道。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排水箱涵结构施工技术交底》由会员f****t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箱涵结构施工技术交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