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技 术 交 底 书 工 程 位 置XX市XX区工 程 名 称XX工程交底工程项目跨路门洞式支架施工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及附图交底内容:跨路门洞式支架施工一、适用部位本交底内容适合于Z5联跨XX路箱梁部分及Z9联跨XX路部分。二、施工技术要求1、条形基础尺寸符合现场需要,预埋螺栓位置、高程符合精度要求。2、钢管桩焊接、符合规范要求。3、钢管桩施工符合要求,固定一定要牢固,防止移动。高程、尺寸偏差符合要求。4、砂箱固定牢固,防止移动,高程偏差符合要求。5、贝雷桁架搭设时符合规范要求,连接螺栓连接牢固。三、施工工艺要求3.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条基施工施工安装钢管立柱安装砂箱安装双拼45工钢贝雷架安装模板安装支架预压现浇梁主体施工支架拆除。3.2、测量放样采用全站仪采集条基具体施工部位坐标,确定上部箱梁底标高,通过门式支架高度进行反算,确定条基顶面标高。门式支架高度:模板1.5cm+方木10cm+工字钢10cm+贝雷架150cm+双拼45a工钢45cm+砂箱55cm+钢立柱305cm=576.5cm。根据条基顶标高架设模板,并用全站仪放出立柱安装位置,条基施工完成后,安装立柱及砂箱,对砂
2、箱高程进行精调,确保高程偏差复核要求。3.3、条形基础施工采用全站仪及钢尺放出条形基础位置,条基位于道路范围可不进行处理,若条基处于绿化带、人行道范围,则需将下部土体夯实,并浇筑10cm钢筋砼垫层。条形基础宽度80cm,高度随地面标高调整,钢筋绑扎16150cm双层钢筋网,混凝土标号为C30。由于箱梁存在横坡,条基宜采用台阶形式,每3米为一台阶,便于立柱安装。条基强度达到80%后方能进行钢柱安装,要求每段条基混凝土顶面平整,标高一致。3.4、钢管柱安装立柱采用采用609mm钢管,钢管高度3m,壁厚1.4cm(施工队提供钢管高度3.05),钢柱间距3m,最外侧钢立柱为便于顶面双拼工钢安装间距宜不大于2.7m。钢柱底部与基础预埋钢板通过螺栓连接。同时在立柱底部四角采用加焊30012512mm三角钢板以加强钢柱稳定性。钢柱横向与纵向之间都采用16型槽钢连接。钢管立柱施工过程中注意竖向垂直度的控制。安装采用25T汽车吊,专人指挥操作。3.5、安装砂箱及H型钢砂箱安装要对砂箱进行限位,测量班使用全站仪放出管桩中心,使用钢尺量出砂箱尺寸并在管桩顶部按照中线标示。砂箱高程根据梁底高程和支架结构尺寸反
3、算。主纵梁采用双拼45a工字钢,将两根6m的45a工字钢两端对齐,上、下腿边缘采用段焊,焊缝长度10cm,焊缝高度6mm,焊缝间距2m,焊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双拼45工钢沿砂箱中线布置,型钢与砂箱之间贴紧,确保均匀受力,按照横断面布置图使用钢尺划出型钢位置。工钢侧面用三角形钢板与砂箱焊接为整体,增加整体稳定。由于箱梁底面存在横坡,工钢安装时需根据标高用钢板进行抄垫。3.6、贝雷梁安装贝雷梁跨径为9m,顺桥向布置,箱室及翼板位置采用间距为90cm贝雷片,腹板下加密采用间距为45cm贝雷片,纵向3m上下都用配套支撑架作为横向联系,把贝雷片联成整体,使每排贝雷片受力较为均衡。先将贝雷架在地面上拼装分组连接好。在横桥向工字钢上每90cm用红油漆标出贝雷架位置。用汽车吊将已联接好的贝雷架按照先中间后两边的顺序吊装到位。单组贝雷架吊装时必须设置两个起吊点,并且等距离分布,保持吊装过程中贝雷梁平衡,以避免吊装过程中产生扭曲应力。贝雷架全部架设完毕后铺设10cm工钢,工钢间距60cm,工钢上铺设10cm方木,方木间距25cm。翼板位置支架搭设与满堂支架段一致。工字钢与贝雷架间及底托与工字钢间采用焊接国
4、定。3.7、 支架预压选取Z9联跨XX路段作为支架预压试验段。由于Z9联为12.75m宽箱梁。预压加载按自重荷载加模板荷载总重的1.2倍。预压采用吊装砂带预压,吊装顺序为先纵向后横向。纵向:从跨中向两边墩顶对称布载;横向:从混凝土结构中向两侧对称布载。预压重量计算以贝雷架标准跨9米一跨计算预压重量:箱梁断面面积Am2加载1.2倍自重=1.2AL22.6t=3.12AL(t)以一跨9米12.25米宽标准梁为例: 箱梁顶、底板 q1=(0.44+0.69)*2*2.6*1.2=10.97t/m 腹板 q2=(1.12*2+1.62)*2.6*1.2=7.83t/m 翼缘 q3=0.93*2*2.6*1.2=5.8t/m一跨标准梁重量: (q1+q2+ q3)*9=221.4t砂带分级加载应按照60%80%100%进行,即第一次加载132.8t,第二次加载44.3t,第三次加载最后的44.3t。由于预压用的吨包袋体积为1*1*1.1*0.85=0.94m,砂的密度约为1.6t/ m,一包砂约为1.5t,故第一次需加载88包,第二次需加载30包,第三次需加载30包。每级加载完成后,应先停止下一
5、级加载,并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一次监测。当支架顶部监测点12h的沉降量平均值小于2mm时,可进行下一级加载。支架预压可一次性卸载,预压荷载应对称、均衡、同步卸载。支架基础预压和支架预压的监测应包括下列内容:1、加载之前监测点标高;2、每级加载后监测点标高;3、加载至100%后每间隔24h监测点标高;4、卸载6h后监测点标高。预压观测:加载预压前首先布设沉降观测点。观测位置设在每跨的L/2(跨中)、L/3处及支撑处,每组分底板左、左中、右中、右三点及两侧翼板两个点,即每跨共五个断面,每断面不少于六个观测点,对加宽渐变段则按需要进行加密。在点位处固定观测杆,以便于沉降观测。3.8、支架拆除拆架程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除翼板支架模板,再通过砂箱使底模与底板脱离,拆除底模、木方、10#工钢。底模方木及底板拆除方木及底板采用人工传递方式传递至梁体两侧,延滑道滑至地面,滑道采用碗扣支架搭设。下滑方木及竹胶板时要有安全员监督,距离施工点十米以内不得有人。贝雷片拆除解除贝雷片横向连接,将其依次放到,采用倒链同步拉出,再进行吊装拆除。H型钢拆除使用气焊将工字钢与钢管立柱的
6、连接件断开,采用25t吊车对工字钢进行两点吊装。吊点位置必须保证工字钢能够平衡吊装。连接系及钢管柱拆除采用吊车配合,人工割断与钢管间连接,拆除连接系;将钢管柱与基础预埋螺栓松开,拆除钢管柱。为不影响交通,同时防止安全事故发生,所有拆除作业均在夜间10:00次日4:30封道施工。四、质量控制及检验标准1、做好桩位中心、水准基点等复测工作,确保施工放线的准确性。2、进场的钢柱需进行抽检,检查顺直度及锈蚀情况,有凹痕、弯曲或锈蚀严重的不得使用。钢管厚度不得小于8mm。钢管厚度不合要求的不得使用。3、立钢柱桩过程中,严格控制垂直度。焊接时要保证焊缝饱满,并采用四块10*20*10厚钢板焊接。钢管桩倾斜度不得大于0.5H,桩位偏移不得大于2cm;高程偏差不得大于1cm。五、安全、环保措施1、安全要求施工期间,为防止钢管桩、工字钢意外脱落,保险挂钩必须挂好。施工机械设专人管理,严格执行值班及交接班制度,保证机械正常运转。每台机械固定司机负责,严禁他人开动。机械在危险地段作业时,设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派专人指挥。门洞式支架宽度要超出梁顶设计宽度两侧各3m,作为施工工作平台,满铺2cm厚木板,做防滑处理,在平台外侧加防护栏杆,间距1.5m一个,高1.2m,在防护栏杆下部设置30cm设踢脚板。门架上需铺设安全网,防止出现高空落物对行人车辆出现安全事故。2、环保要求施工场地应经常保持工地清洁,控制扬尘,杜绝漏洒弃土,场地平整开挖不得随意弃土,及时组织车辆外运。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跨路门洞式支架施工技术交底书》由会员f****t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路门洞式支架施工技术交底书》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