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开放大学农村发展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农村发展概论是国家开放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管理类各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统设选修,课内学时54,学分3。课程代码:02913形考作业1一、判断题1.发展可理解为增进福利的过程,发展研究应当坚持以增进福利为导向。()A.对B.错2.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传统发展观的全盘否定。()A.对B.错3.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的问题和主题是随着政府政策的变化而变化的。()A.对B.错4.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创造物质资料的能力,是一种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A.对B.错5.二元经济理论中的“二元”是指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制造业主的现代化部门和以传统生产方式为主的农业部门。()A.对B.错6.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的伟大创举。()A.对B.错7.乡村治理中的“三治融合”是指自治、法治和德治。()A.对B.错8.新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发起的。()A.对B.错9.英国“田园城市”的主要思想是“逆城市化”和“城乡融合”。()A.对B.错10.在西方思想中,“人本”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A.对B.错二、单项选
2、择题11.以下不属于农村发展目标体系的是()。A.经济增长B.人口增长C.社会进步D.环境改善12.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强调人是发展的()。A.途径B.方法C.主体D.客体13.以下叙述中与发展的基本框架内容不相符的是()。A.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中心B.以福利为目标导向C.以经济发展为宗旨D.以创新为驱动力14.()认为技术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否认或低估社会对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A.弱技术决定论B.技术统治论C.强技术决定论D.技术自主论15.1988年欧盟在()中首次提到多功能农业理论。A.2000年议程B.地球宪章C.乡村社会的未来D.我们共同的未来16.二元经济理论是()提出来的,指导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和追赶发达国家的经典理论。A.威廉刘易斯B.卡尔马克思C.约翰霍姆斯D.克里斯托弗雷17.人本发展理论认为乡村建设的核心要素是()。A.经济B.社会C.人D.生态18.我国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以粮为纲,多种经营的制度B.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C.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D.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19.中国开始实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
3、标志是()。A.农村税费制度改革B.实行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D.实施新的农产品流通体制20.德国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实行了()。A.田园城市实践B.新村运动C.城乡等值化战略D.农村反贫困实践三、多项选择题21.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包括()。A.公平性原则B.协调性原则C.高效性原则D.系统性原则22.下列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生产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理论的论述侧重于生产力发展的后果而非前提D.生产力要素的第一层次是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本身23.发展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涉及()。A.人的发展B.经济发展C.文化发展D.政治发展24.现代农村发展理论主要包含了()。A.人本发展理论B.技术决定论C.内生式发展理论D.多功能乡村理论25.现代农村发展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A.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全面自由发展B.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C.积极挖掘农村的多元发展功能D.充分激发农村的内生发展动力26.多功能乡村的内涵包含()三方面内容。A.乡村经济对农业生产的依赖性B.乡村价值的丰富性C.乡
4、村发展的多层次性D.乡村发展的灵活性27.我国积极培育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与服务主体,主要包含了()等主体类型。A.家庭农场B.农民专业合作社C.龙头企业D.普通小农户28.关于技术决定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发展会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B.技术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C.技术革新将带来社会分工的深化D.技术进步可以推动社会变迁29.我国农村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主要有()。A.发挥党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与支持作用B.在市场化改革中坚持效率优先,忽略“公平”要素C.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维护和发展农民的根本利益D.遵循以激进式改革为主的改革方式30.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三农”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农业发展成就的是()A.农业结构持续优化B.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C.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D.农业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日益完善四、简答题31.请简要回答内生式发展理论的内涵。答:内生式发展理论强调以区域内资源、技术和文化为基础,通过激发本地创新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内涵聚焦于培育内生能力、保障本地主体地位、建立基层决策机制三大维度,旨在实现经济、生
5、态与文化的协同提升。(1)培育内生能力与生态文化保护该理论将区域发展的核心目标定位为激发本地内在增长潜力,而非依赖外部资源输入。在开发过程中,既注重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形成持续竞争力,又强调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护,保护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传统。这种双重目标要求发展路径必须与区域资源禀赋高度契合,例如依托传统手工艺发展特色产业时,需同步建立非遗保护制度。(2)本地居民的主体性构建区别于外源型发展模式,内生式发展特别强调当地居民的深度参与。具体表现为:居民不仅作为劳动力参与生产过程,更通过技能培训转化为技术骨干,在产业规划中拥有决策话语权。云南普洱茶产业的振兴案例显示,当茶农成为品牌建设主导者后,不仅收入显著提升,传统制茶技艺也得到系统性传承。(3)基层治理机制创新为实现本地居民的有效参与,需要构建具有实际决策权的基层组织。这类组织通常采用合作社或社区议事会形式,通过民主协商机制将居民诉求转化为发展政策。浙江部分乡村建立的乡贤参事会,在土地流转、文旅开发等重大事项中行使否决权,确保了发展规划与村民利益的高度一致。这三个层面相互支撑形成完整体系:生态文化保护为发展提供资源基础,居民主体地位
6、保障发展成果共享,基层治理机制则从制度层面维系前两者的平衡。这种发展模式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特别是在应对全球化带来的同质化冲击时,能够有效保持地域特色与竞争优势。形考作业2一、判断题1.农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是归农户个人所有。()A.对B.错2.刘易斯认为,工业(城市)与农业(乡村)的收入差距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A.对B.错3.农村金融作用的实体是以实物状态存在。()A.对B.错4.现代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A.对B.错5.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唯一路径。()A.对B.错6.农业生产企业是指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的企业。()A.对B.错7.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融入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理念。()A.对B.错8.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可以降低农业企业资源利用效率。()A.对B.错9.工业是农业的基础,工业可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A.对B.错10.以农民为主体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一个基本原则。()A.对B.错二、单项选择题11.一般来说,农村男性劳动力的年龄范围是()。A.16-55岁B.16-60岁C.18-55岁D.18-60岁12.下列关于涉农企业
7、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拨款,自主经营B.国家拨款,自负盈亏C.自我发展,不计盈亏D.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3.休闲农业是融合农业与(),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为消费者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等服务的综合性产业。A.加工业B.家庭业C.服务业D.建筑业14.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买卖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A.推广B.主体C.活动D.行为15.以下有关我国农村土地资源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山地少、平地多B.农村土地资源分布平衡C.农村未被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D.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单一效益16.承包方将其承包的土地转交给他人耕种和经营的方式属于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形式。A.出租B.互换C.转让D.转包17.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A.经营性服务B.公益性服务C.农机服务D.农技推广18.以产业链某一节点企业为主导,将业务与上游的生产资料供给或下游的产品加工销售融合起来,并由各类经营主体分享产业融合的收益的模式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模式。A.技术渗透型B.农业产业链延伸型C.农业内部整
8、合型D.多业态复合型19.以社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为纽带,将小规模生产者联合起来,组织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最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模式属于农业全产业链的()。A.中介组织带动型B.专业市场经营组织带动型C.科研机构带动型D.龙头企业带动型20.家庭农场的经营者应是农民或获得土地经营权()年以上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其他人员。A.1B.3C.5D.8三、多项选择题21.农村土地的“三权分置”包括()。A.所有权B.处置权C.经营权D.承包权22.常见的土地流转形式包括()。A.转包B.出租C.入股D.转让23.下列属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是()。A.中国农业发展银行B.中国农业银行C.中国邮政储蓄银行D.农村信用合作社24.农业技术创新过程包括()。A.新设想的产生B.研究开发C.商业化生产D.市场营销或推广25.下列属于现代农业发展特征的是()。A.拥有现代化的生产设施B.实行市场导向的商品型运作C.实行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生产D.采取粗放的经营方式26.家庭农场的特征表现为()。A.家庭经营B.适度规模C.市场化经营D.企业化管理27.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特征突出体现为()。A.要素集聚B.产业融合C.绿色发展D.创新驱动28.从经营类型看,农业产业集群可以分为()类型。A.种植业产业集群B.养殖业产业集群C.农产品流通产业集群D.乡镇工业产业集群29.从加工的程度上看,农产品加工业包括()三种类型。A.农产品初加工B.主食加工C.农产品精深加工D.农产品综合利用加工30.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现状体现在()。A.行业发展规范化B.服务模式单一化C.服务主体多元化D.服务内容系统化四、简答题31.请简要回答如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答: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利益链和创新链的“五链协同”。(1)纵深推动产业链延伸,开发农业多种功能。(2)动态实现价值链提升,提升农村多元价值。(3)加快维护供应链稳定,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4)协调完善利益链构建,分享产业增值收益。(5)切实加强创新链支撑,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形考作业3一、判断题
《国家开放大学《农村发展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由会员国****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农村发展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