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工基础实验化工基础实验试题1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8分)1. 常用的体积流量计有_、_等。2. 常用的需要采用显示仪表显示温度值的温度传感器的类别有_、_等(任写两类)。3. 当试验的影响因素有7个,而每个因素中需要的测试的水平有5个,首先应该采用_试验设计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4. 量纲分析法是工程技术科学中常用的实验数据处理方法,在你所作的_实验中,采用该方法得到_经验公式。5. 弹簧式压强计的测压原理是_。6. 校正湿式流量计实验中,当从标准瓶中放水时,发现湿式流量计上的U形压力计内的指示液冲出,其原因是_。7. 由于_或_变化而产生的阻力称为局部阻力。8. 在实验三的对流传热过程中,传热的推动力是_。9. 在吸收实验中,气动压力定值器的作用是_。10. 在连续精馏操作时,进料量和采出量均未变,发现塔釜温度、灵敏板温度和塔顶温度均降低,其最可能的原因是_。11. 在筛板精馏塔中,_装置能够是保证液体能够顺利下降。12. 在干燥曲线实验中,如果增加电加热电压,干燥速率将_。13. 在连续流化床干燥实验中,_装置可以将固体粉末和气体分离。14. 在渗透蒸发过程中,膜上游物料为_
2、,下游透过侧为_。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5. 将某转子流量计实心钢制球形转子改为形状及尺寸相同的钢制空心转子, 在同一刻度下的实际流量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16. 离心泵的效率扬程和流量Q 的关系为()A.Q增大,扬程增大B.Q增大,扬程先增大后减小C.Q增大,扬程减小D.Q增大,扬程先减小后增大17.在对流传热实验中,所用热电偶的连接方式是(),测定的是()温度。A.并联,传热管各点温度B.串联,传热管的平均温度C.并联,传热管的平均温度D.串联,各测量点之间的温差18. 在吸收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吸收剂流量qn,C ,将使传质推动力提高B.增加吸收剂流量qn,C ,将使传质推动力降低C.增加吸收剂流量qn,C,不会对传质推动力产生影响D.增加吸收剂流量qn,C,可能使传质推动力提高,也有可能降低19. 在连续精馏操作时,塔底温度合格,灵敏板和塔顶温度升高,而塔顶采出量不变,其原因可能是()A.加热过强B.进料量过大C.回流比过小D.塔底采出量过大20. 在通常情况下,升速干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A.平衡水分B.自由水分C.表面液态
3、水D.非结合水21. 在连续流化床干燥实验中,加热电压的调节方式是()A.可控硅调压B.固态调压器调压C.自藕式调压器D.以上都不是22.在渗透蒸发实验中,渗透蒸发实验中,进料组分的浓度对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有以下影响()A. 随着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都增大B. 随着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减小C. 随着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减小,分离因子增大D. 随着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无法确定,分离因子减小E. 随着浓度的升高,渗透通量减小,分离因子无法确定23. 渗透蒸发实验中,不是影响渗透蒸发性能的因素有()A.进料侧的压力B.渗透侧的压力C.料液的温度D.料液的浓度24. 关于热电偶温度计说法不正确的为()A. 在热电偶的任何位置引入第三根导线,只要这根导线的两端温度相同,热电偶的热电势不变,故热电偶可以实现远程测量温度。B. 热电势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温差电势,另一个是接触电势。C. 热电偶温度计的分度号与其制备材质有关。D. 热电偶温度计的冷端必须采用冰水浴进行冷端补偿。25. 下列不是涡轮流量计的优点有()A. 测量精度高,可以作为普通流量计的标准计量仪表。B. 对流体流量变
4、化响应快。C. 可以测量悬浮液。D. 量程范围宽。26.ZWGCu100是一种温度传感器的信号和分度号,它是指()A.铜电阻,100时电阻值为100欧姆B.铜电阻,20时电阻值为100欧姆C.铜电阻,0时电阻值为100欧姆D.铜电阻,成分为100%的Cu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48分)27.在实验一中,稳压瓶的作用什么?请推导其原理。28.离心泵使用过程中,气缚和气蚀是常见的问题,请问什么是气缚和气蚀,,该如何避免该问题的产生。29.在实验三中,在不考虑风机的自身发热的情况下,将冷空气的流量从小调到大,冷空气出口温度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30.填料吸收塔为什么必须有液封装置,液封装置是如何设计的?31.什么是液泛?在实验五的填料塔实验中,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可以观察到发生液泛?出现液泛之后该如何解决?32.在干燥的过程中,空气的湿度对干燥有什么影响?33.在连续流化床干燥实验中,干燥塔为什么要保温?如何实现保温的?这种保温措施的缺点是什么?34.渗透蒸发过程最常用的描述模型是溶解-扩散模型,该模型分为三个过程,请问是哪三个过程?如果需要采用渗透蒸发技术将95%乙醇纯化为无水乙醇,你认为乙醇
5、和水两种组分中应该将哪一种组分作为透过组分合适?为什么?化工基础实验试题2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2分) 1. 常用的节流式流量计有_、_等。 2.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有_、_等(任写两类)。 3. 工程技术科学中常用_和_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经验公式。 4. 常用的温度传感器的类别有_、_等(任写两类)。 5. 某设备的表压强为100kPa,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kPa;另一设备的真空度为400mmHg,则它的绝对压强为_。(当地大气压为101.33kPa) 6. LZB-40转子流量计,出厂时用20空气标定流量范围为6m3/h60m3/h,现拟用以测定40的空气,则空气流量值比刻度值_,校正系数为_,实际流量范围为_m3/h。 7. 离心泵启动前需要先向泵内充满被输送的液体,否则将可能发生_现象。而当离心泵的安装高度超过允许安装高度时,将可能发生_现象。 8. 按传热机理的不同,传热可以分为_、_和_。 9. 在吸收实验中,进行全塔物料衡算时,计算公式是_。 10. 在连续精馏操作时,发现塔釜温度合格,而灵敏板温度和塔顶温度逐步升高,其原因是_。 11. 在干燥曲线实验中,_含水率
6、与物料的性质有关,_含水率与空气的状态有关。 12. 在连续流化床干燥实验中,旁路阀的作用是_。 13. 根据示踪剂加入的方式不同,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分为_,本实验采用方法_。 14. 在渗透蒸发实验中,所采用的膜体系是_膜。 15. PVA1799的聚合度是_。 16. 乙酸乙烯酯的聚合机理是_聚合。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 17. 离心泵停止操作时宜() A.先关出口阀后停电B.先停电后关阀 C.先关出口阀或先停电均可D.单级泵先停电,多级泵先关出口阀 18. 用孔板流量计测量流体流量时,随流量的增加,孔板前后的压差值将,若改用转子流量计,转子上下压差值将。() A.增大,增大B.减小,减小C.增大,不变D.减小,增大 19.将某转子流量计钢制转子改为形状及尺寸相同的塑胶转子,在同一刻度下的实际流量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 20. 在对流传热实验中,提高水蒸气的流量,热电偶的电势值将(),增加空气的流量,热电偶的电势值将() A. 增加,不变B. 不变,不变C. 不变,增加D. 增加,增加 21. 在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塔的气体进口条件
7、确定的情况下,那些要素可以提高吸收操作的最终结果() A.增加吸收剂流量qn,C,提高吸收剂温度t,降低吸收剂中溶质的浓度XA,2 B.增加吸收剂流量qn,C,降低吸收剂温度t,XA,2没有影响 C.增加吸收剂流量qn,C,降低吸收剂温度t,降低XA,2 D.增加吸收剂流量qn,C,提高吸收剂温度t,XA,2没有影响 22. 精馏塔在操作过程中,其它条件不变,由于塔顶采出率太大而造成产品不合格,恢复正常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 A. 增加回流比B. 降低回流比C. 增加加热量D. 降低加热量 23. 在连续精馏操作时,塔顶温度合格,塔顶采出量和回流比也不变,发现塔釜温度逐步降低,其原因可能是() A. 塔釜采出量过小B. 加热量过大C. 塔釜采出量过大D. 加热量过小 24. 在流化床干燥曲线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必须使用变色硅胶 B. 只要温度足够高,干燥时间足够长,就可以得到绝对干燥的样品 C. 气体的流量越大,样品的平衡含水率越低 D. 从烘箱中取出的热硅胶应立即放入真空干燥器中冷却 25.温度为td,湿度为Hd,相对湿度为d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1,则() A.H1HdB.d1C.H1HdD.d1 26. 在停留时间分布函数测定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返混程度可以直接测定 B. 氯化钾的浓度与溶液的电导率值成正比 C. 在实验范围内,流体流量越大,管式反应器的虚拟釜数也就越大 D. 由于实验装置有缺陷,所以没有加示踪剂时流体的电导率值不为零 27. 渗透蒸发实验中,不是影响渗透蒸发性能的因素有() A. 进料侧的压力B. 渗透侧的压力C. 料液的温度D. 料液的浓度 28. 醋酸乙烯酯实验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作用是() A.调节粘度B.调节固含量C.调节单体转化率D.调节力学性能 29. 醋酸乙烯酯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脉冲输入法测定的是停留时间分布函数 B. 由于搅拌、扩散等原因导致具有不同停留时间物料之间的混合叫返混 C. 在一般情况下,管式反应器比釜式反应器更接近于活塞流反应器 D. 在釜式反应器中,要在转速和流量稳定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实验 三、简答题(每题6
《化工基础实验试题》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基础实验试题》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