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动汽车技术课件:动力电池
38页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1/3/6,#,电动汽车技术,动力电池,Harbin,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5.1,概述,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5.3,电动车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5.4,锂离子动力电池,5.5,其他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5.6,本章小结,主要内容,5.1,概述,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5.3,电动车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5.4,锂离子动力电池,5.5,其他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5.6,本章小结,主要内容,5.1,电池概述,郑殿宇,郑殿宇,1859,年法国科学家,普兰特,发明的铅酸电池是世界上第一个可充电的电池,而锂离子电池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锂离子电池,分类,钴酸,锂锂离子电池,锰酸锂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按正极材料,按电解质,材料,液态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目前锂电池存在的问题,能量密度低,充电时间长,电池价格昂贵,汽车电动辅助系统的使用受限:,目前:,200Wh/kg,未来:,300wh/kg,而汽油可达到:,1000012
2、000wh/kg,:,一般需要,35,小时,空调,动力转,向,、制动系统,5.1,概述,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5.3,电动车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5.4,锂离子动力电池,5.5,其他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5.6,本章小结,主要内容,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郑殿宇,郑殿宇,1.,电压,开路电压,:,即电池开路时,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开路电压与电池的荷电状态有关。,理论电压,:即,电池的电动势,,是电池正极理论电动势与负极理论电动势之差。,负载电压,:电池输出电流时两极间的电位差。,标称电压,:在规定条件下电池工作的标准电压。,终止电压,:即电池放电终止时的电压。,2.,放电,制度,电池的放电制度是指电池放电时所规定的,放电速度、放电温度和终止电压,。,放电,速度,:,通常,称为放电率,以,放电时率,和,放电倍率,来表示。是以放电时间的长短或放电电流的大小来表示电池的放电速度,即在规定的时间内或以恒定的电流值放电,使电池放出全部的额定容量。,放电,温度,:,放电,时电池,所处的环境温度,,称为放电温度。在放电或充电开始时,电池的温度称为初始温度。,终止电压,:,当,达到电池放电截止条
3、件时,终止对电池的放电称为,放电截止,。放电截止可以有效地保护电池,防止电池出现过放电,。,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郑殿宇,郑殿宇,3,.,容量,电池的容量是指充满电的电池在指定的条件下放电到终止电压时输出的电量,单位为,Ah,。,理论容量,:,假定,电池中的活性物质全部参加成流反应,根据法拉第定律计算所能给出的电量。理论容量是电池容量的最大极限值。电池实际放出的容量只是理论容量的一部分。,i,小时率放电容量,:,在,恒流放电的条件下,正好用,i,小时把充满电的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时能够放出的电量。通常用 表示。通常启动电池用,牵引电池用,电动汽车用电池用 表示。,额定容量,:,是在规定条件下电池应放出的电量。额定容量是制造厂标明的安时容量,作为验收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我国的国家标准中,使用,3,小时率放电容量来定义电动道路车辆用动力蓄电池的额定容量。,实际容量,:,指的是充满电的电池在一定条件下所能输出的电量,它等于,放电电流和放电时间的乘积,。,剩余电量,:,是指电池经过使用后,在指定的放电率和温度状态下可以从电池中放出的电量。,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郑殿宇,郑殿宇,4.,能量
4、,电池的能量是指在按一定标准所规定的放电制度下,电池所输出的电能,单位为,瓦时(,Wh,),或,千瓦时(,kWh,),。,5,.,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有,质量能量密度,和,体积能量密度,之分,质量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质量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为,瓦时,/,千克(,Wh/kg,),,体积能量密度是指电池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的电能,单位为,瓦时,/,升(,Wh/L,),。,6.,功率与功率密度,电池的功率,是指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单位时间内电池输出的能量,单位为,瓦(,W,)或千瓦(,kW,),单位,质量的电池输出的功率称为质量功率密度,,,单位为,W/kg,。,单位体积的电池输出的功率称为体积功率密度,单位为,W/L,。,比功率的大小表征电池所承受的工作电流的大小,是体现电池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郑殿宇,郑殿宇,7,.,荷电状态,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描述电池剩余容量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比。工作过程中电池的荷电状态由,式计算。,式中,,SOC0,为电池的初始,SOC,;,Ibat,为,t,时刻电池的工作电流,充电时为正,放
5、电时为负,单位为,A,;,t,为充放电时间,单位为,h,;,C,为电池的额定容量,单位为,Ah,。,8,.,荷电状态,电池的放电深度,(,Depth of Discharge,DOD,)是电池已经放出的电量与电池额定容量的比值,其数学表达式为,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9.,充电效率,在规定条件下,蓄电池放电期间给出的容量与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所需充电电量之比,称为,充电效率,。,10.,电池,失效与记忆效应,在规定条件下,当电池达不到预定特性水平工作时,称为,电池失效,。可分为,可逆失效(暂时失效)和不可逆失效(永久失效),。电池失效后可用一般的恢复性措施重新恢复其性能时,称为,可逆失效,。若不能恢复,称为,不可逆失效,。,电池长时间经受特定的工作循环后,自动保持这一特定的电性能倾向,称为记忆效应。,11.,内阻,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时所受到的阻力,它包括欧姆内阻和电极在电化学反应时所表现的极化电阻两部分。,其他电池参数还有,低温放电能力,循环使用寿命,贮存,抗滥用能力,5.1,概述,5.2,动力电池基本术语,5.3,电动车辆对电池性能的要求,5.4,锂离子动力电池,5.5,其他电动汽
《电动汽车技术课件:动力电池》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汽车技术课件:动力电池》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