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发动机性能试验-
45页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发动机性能试验,7.1,试验条件与方法,带附件不同,测试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等就会不同。因此,标准中对发动机在进行各项试验时所带的附件进行了规定,,发动机性能试验,7.1.1,发动机功率试验,速度特性是发动机油门开度不变时,发动机性能指标和特性参数随转速的变化规律。功率试验就是指全负荷,(,即油门置于全开位置,),时,与动力、经济有关的速度特性试验。也称外特性试验。,发动机性能试验,7.1.1,发动机功率试验,1,试验内容及测试项目,试验时,油门全开,等于及低于额定转速范围内,依次地改变转速进行测量,适当地分布,8,个以上的稳定工况点做为测量点。测试各测量点的转速、转矩、油耗量,并计算功率和燃料消耗率等。,测量主要项目有:,转速、转矩、燃料消耗率、排放污染物、排气温度、点火或喷油提前角、水温、润滑油温、油压以及燃油温度和燃油牌号等,进气状态、大气校正。,发动机性能试验,7.1.1,发动机功率试验,2,功率特性试验的应用,发动机性能试验,7.1.2,负荷特性试验,1,负荷特性及作用,负荷特性是在发动机
2、转速不变条件下,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随发动机负荷(功率、平均有效压力或油门开度)改变而变化。,试验目的是在规定转速、不同负荷下评定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性能。,发动机性能试验,7.1.2,负荷特性试验,2,试验方法及步骤,发动机转速不变,试验从小负荷开始,逐步开大油门进行测量,直至油门全开,但转速始终保持不变。适当分布,8,个以上的测量点,测量点应包括转速为,2000r/min,,平均有效压力为,200kPa,的工况点。如图表示的是某汽油机在,2800rpm/min,时负荷特性曲线。,测定每一工况下各参数时,必须使柴油机在此工况下稳定运行,以防测录数据不稳定。测油耗时间测录至少两次以上,并取平均值。,发动机性能试验,7.1.2,负荷特性试验,3,测量项目及数据整理,测量参数数量和方法与功率试验时测量参数基本相同,即在每一个工况下,测量发动机进气状态、转速、转矩、燃料消耗量、点火或喷油提前角、点燃机进气管真空度或绝对压力、空燃比和燃料牌号。按需要测量,CO,、,HC,、,NOx,排放量等。,绘制负荷特性曲线。,发动机性能试验,7.1.3,万有特性试验,试验的目的: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荷下,评定
3、发动机在车用状态下经济性和排放特性。,万有特性曲线可分析发动机使用经济型,最内层等油耗线的范围是经济型最好的区域。,万有特性曲线是由许多条负荷特性曲线或多条速度特性曲线的数据绘制而成的,一般称为负荷特性法或速度特性法。,从发动机万有特性曲线上,可看出全工况范围内,即各种负荷和各转速时平均有效压力、功率、耗油率、排放量等参数的变化规律,从而能够全面确定发动机最合理的调整和最有利的使用范围。,发动机性能试验,7.1.4,机械损失功率,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机械摩擦功率、附件功率和泵气损失功率之和。机械效率在大功率输出时可以超过,80%,,中低负荷时较低,怠速时为零。,机械损失功率试验的目的就是评定发动机的机械损失功率和点燃机节气门全开和全关的泵气损失的差异。,发动机性能试验,7.1.4,机械损失功率,1,示功图法,运用燃烧分析仪测录气缸的示功图,通过示功图测算出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功,算出指示功率值,从测功器和转速计读数中测出发动机有效功率值,从而可以算出机械损失功及机械效率值。这种直接测定方法是在发动机真实的工作情况下进行的,从理论上讲也完全符合机械损失的定义。,发动机性能
4、试验,7.1.4,机械损失功率,2,倒拖法,试验时,电力测功机拖动发动机运转,测功机测出的倒拖功率为发动机机械损失功率。,测量方法是将发动机与电力测功机相连,当发动机以给定工况稳定运行,冷却水、机油温度到达正常数值时,切断对发动机的供油,将电力测功器转换为电动机,以给定转速倒拖发动机,并且尽量维持冷却水和机油温度不变,这样就能测出倒拖功率。,发动机性能试验,7.1.4,机械损失功率,2,倒拖法,该测试方法误差来源主要有:,1,)缸内不燃烧,缸内压力显著下降,作用在活塞、连杆、曲轴以及转动齿轮之间的摩擦损失也随之下降。,2,)不着火条件下,排气温度下降,工质密度上升,使排气泵损失功比实际的大。,3,)缸壁温度比不着火时显著下降,黏性阻力的上升会有一定的补偿。,发动机性能试验,7.1.4,机械损失功率,3,灭缸法,先测出其有效功率,之后在发动机供油状况不变化情况下,关断某一气缸,测功机立刻调整以恢复发动机转速到原来的数值,并重新测定有效功率。这样,如果灭缸后其他各缸的工作情况和发动机械损失没有变化,则被熄灭的气缸原来所发出的指示功率为所测得两个功率差值,发动机性能试验,7.1.4,机械损失
5、功率,4,油耗线法,油耗线法仅适用无节气门的压燃式发动机。,发动机性能试验,7.1.5,起动试验,试验的目:评定发动机低温,(,汽油机环境温度,255K,、柴油机,263K),、中温及热机起动性。起动性的优劣取决于起动发动机所需要的拖动时间。,发动机性能试验,7.1.5,起动试验,试验条件,低温起动试验,汽油机在,255K,、柴油机在,263K,的环境温度下进行,加足防冻液及润滑油的发动机、充足电的蓄电池和燃油一起置入规定的低温环境,待蓄电池电解液、防冻液及润滑油温达到规定的环境温度,1 K,时,即可开始低温起动试验。,发动机性能试验,7.1.5,起动试验,试验条件,中温热起动试验,在,40%,80%,额定转速下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615 K,后,怠速,10 s,停机,120 min,,环境温度不限,即可开始中温起动。,热机起动试验,在,40%,80%,额定转速下运转,待冷却液温度达到,3615 K,后,怠速,10s,停车,10 min,,环境温度不限,即可开始热车起动。,发动机性能试验,7.1.5,起动试验,按规定程序进行设置和操作。起动机通电拖动发动机,气缸内着火工作,转速升
《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发动机性能试验-》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汽车发动机原理课件:发动机性能试验-》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