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楼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手段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必须对每一分项工程进行检测试验。当安装工作完成后,各类管道的试压、防雷及电气每一回路的绝缘测试等均由负责该项安装工作施工班组进行检测,而大量的检测试验手段,则由公司调试维修中心实施。一、测量放线1、测量放线严格遵循现行国家规范有关规定和要求。2、建设单位提供的平面控制桩和水准点,需经复测达到规定精度方用于测量放线,施工建立的施工控制网定期进行复测。3、各项测量资料经复核方用于计算,各项计算资料经复核方用于测量放线。4、测量人员应熟悉设计图,准确进行测量放线。5、轴线、工程桩测量放线后,采用钢尺核量轴线间距,或另置测量核对。6、使用的测量仪器,按规定进行常规检校,保证仪器状态良好。二、分项工程完工检测1、按建筑工程施工验收规范规定的分项工程进行竣工检测合格后,方进行下道工序施工。2、施工过程对主要结构的平面位置与高程进行测量检测,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3、对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和构件进行抗压、抗拉、抗剪、抗渗等力学性能检查。所有原材料均须经过试验检验, 水泥、钢筋等产品要有合格证。4、在施工现场进行坍落度检查, 发现坍落度超过规定作退货处理,
2、并及时与试验室或混凝土供货商联系, 加以调整, 并做好记录。抽取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 每班次各不少于一组, 试件应在温度202, 湿度90%以上的条件养护。5、及时、准确测定砂、石含水率。三、工程调试检测(一)、有关工程调试工作规定1、调试前的准备、工程需要系统调试时,由项目经理部填写“调试任务委托书”。委托书一式三份,一份交调试维修中心,一份交生产经营部,一份项目自留。、调试维修中心在收到委托书后,应根据项目的整体安排,勘察现场及会同项目经理部制订出各系统的“调试方案”。“调试方案”应具体包括:步骤程序、技术要求、进度、人员、机具、仪器配备等。需要项目经理部在调试前协助的工作,项目经理部应努力创造条件完成,以便调试工作顺利开展。、调试系统所属的施工范围,项目经理部原则上应按图施工完毕才交付调试,并将施工工程的内容、范围、甲方设备等向调试人员进行比较详细的交底,同时提供有关的施工图及技术资料,在每一个系统开通前,认真检查处理好安装的遗留问题,并整改好施工质量上的问题,为调试工作提供条件。、在各大系统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专业施工员应对班组的施工勤督促检查,发现安装质量问题时,应及时
3、纠正返工。2、调试工作的实施、调试维修中心是受项目经理部委托对工程进行系统调试的主要责任部门,调试管理工作要落实到现场,并指定一名总负责人,全面负责和指挥该项目的调试工作。在调试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指派专人负责这方面的协调工作,各工种的施工员同时要做好相应的配合。、项目经理部负责做好系统点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环境清理、设备加油、管道试压、电一次二次接线、设备与线路绝缘等,并提供正式或临时试机用水、电源。调试中心应负责系统的检查、设备的点动、管网冲洗、吹除及系统开通调试等工作。、调试人员有责任在技术、质量上进行把关。如在调试过程中发现设计不周,应发现书面通知,建议项目经理部及时处理。如发现设备质量、安装质量有问题及工程遗留手尾时,应发出整改通知,由项目经理部负责派人在限期内整改完善。、在调试过程中,发现班组安装质量有问题或遗留手尾工作,项目经理部应向班组发现限期整改通知,再检查发现仍无整改或整改不彻底,应通知劳资部进行扣罚。、调试应按“调试方案”进行完成系统调试工作,对发生的问题要与项目经理部一同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调度开通工作按期完成。3、调试后的完善每一系统调试完毕,调试维修中心要及
4、时整理好各种调试资料资料。无特殊原因,应在七天内将调试报告送交项目经理部。(二)、调试方案的编制工程调试工作必须事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编制单体设备的试运转内容、方法及达到有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标准等,并且确定系统联合试运转的程序及系统试验调整的内容及方法,制订出综合的时间安排,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方案,来指导运转、调试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调试人员在调试施工前必须熟悉、理解“调试方案”;在调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调试方案”的有关程序、方法进行。调试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2、调试依据3、调试程序4、调试的主要内容及方法5、调试资料的收集、整理6、调试使用仪器、仪表7、质量安全技术保证措施8、调试施工组织9、调试进度计划(三)、调试检测人员质量职责1、调试检测人员必须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并对各自专业的调试检测工作的质量负责。2、严格按照国家及有关规程、规范、检测细则进行各项试检测工作,确保调试检测资料的准确可靠。3、调试检测人员必须熟悉本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的规范及标准。4、有权拒绝行政或其它方面对违反国家及有关规范、规程的干预。5、有权越级向上级领导反映各级领导违反调试规程或对调
5、试检测资料弄虚作假的现象。6、发现仪器设备损坏应及时报告,停止使用。7、严格执行检测人员纪律,遵守管理制度。8、正确填写原始记录及调试资料,字体工整、内容齐全、签名正确。(四)、调试检测工作的质量控制1、调试检测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仪器的功能和准确度是否符合要求;环境技术条件是否满足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查结果应记录。2、检测人员按照规定的检测程序和检测规程进行检测操作。3、做好检测记录。当检测由一人读数一人记录时,记录人员要复念一遍所记的数字,以避免数字传递发生差错。4、在检测中,出现靠近合格界限的边缘资料时,可进行必要的重复检测,以验证检测的准确性。5、检测结束,应对仪器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环境技术条件进行检查,看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出现异常,应查明原因,并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6、检测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检测资料发生散布异常时,应查明原因,纠正后,方可继续检测。、因外界干扰(如停电、停水等)影响检测结果时,检测人员应中止检测,待排出干扰后,重新检测,原检测资料作废,并记录干扰原因。、因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而中断检测时,原检测资料作废。故障排除后,经校准合格,方可重新检测
6、。(五)、调试资料记录的基本要求1、调试资料记录应做到:如实、准确、完整、清晰。记录的项目应完整。、调试资料记录的格式和内容,应根据不同的调试对象不同的要求,合理编制。一般包括:、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编号;、试验检测的时间、环境技术条件(如温度、湿度值)、调试检测使用的仪器、仪表记录;、调试检测项目、规定的技术要求值,实测结果的数值;、调试检测中发生的异常情况和处理记录;、调试检测人员签名。2、仪器、仪表的校准、使用和维护、仪器、仪表定期进行检定和校准,并在仪器、仪表上附有合格证、使用有效日期。、仪器、仪表的使用、为指导检测人员正确操作,编制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检测人员应熟悉仪器、仪表的性能和操作方法。、仪器、仪表不得超负荷使用。、不准备使用贴有停用证的仪器、仪表,对已超过校准周期或没有校准状态标记的仪器、仪表也不准使用。、不准使用仪器、仪表从事与检测无关的其它工作。、按有关规定如实填好使用记录。、仪器、仪表保养和维修、仪器、仪表的日常保养通常是仪器、仪表的操作人员负责。、对仪器、仪表的易损部位,应有计划地进行定期检查,以预防仪器、仪表故障的发生。如发现问题,可及早排除。、仪器、仪表发行故障,应及时修理排除。修理后的应进行校准,并进行试用、验收。做好维修记录,归档保存。、仪器、仪表经修理后,如不能恢复原性能指针者,可降低使用,限制使用范围。但需履行审批手续。对于仪器设备损坏、功能失效不能修复或已无修复价值者,经批准后,近规定进行报废处理。
《大楼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手段》由会员大***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楼工程施工工程质量检验手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