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12.1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原则为科学、及时、有效地做好建筑工地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保障全体参建员工健康和项目的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及卫生部、哈尔滨市卫生局等部门相关法规、文件、指南和指导意见、预案、判定标准、处理原则等和哈尔滨市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相关要求,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制订本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纲要。(1)预防为主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员工及工地农民工公共卫生知识水平和防护意识,加强项目施工方主动监测,在工人生活区设置一台大型体温测试仪,并为每栋宿舍负责人分发一个小型电子测温仪,对工人体温情况进行时时检测,一旦发现可能传染病例(如甲型流感等传染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病蔓延,减少对项目施工的影响,保障项目顺利进行。(2)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市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管理规定,在项目中明确各部门、负责人及员工个人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发现、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项目施工过程各环节日常卫生监督和传染病控制的组织、协调和
2、管理工作,提高应急效率。(3)责任制管理项目传染病的预防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各施工工段负责人为本工段卫生监督管理员,对本工段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分块责任制管理。项目总负责人对项目整体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统一管理。(4)快速高效项目设立传染病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可疑传染病流行趋势,应快速、准确做出反应和处置。做到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5)教育培训项目拟邀请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教授组织培训讲座,对各工段卫生监督负责人及相关员工(急救室、食堂员工、保洁员等)进行相关卫生保健知识、传染病预防、传染病早期发现与控制、施工防护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各工段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本工段的员工进行以上培训教育。在人员活动密集的场所悬挂相关知识的宣传挂图和标语、口号、警示语等,提高员工卫生知识水平和卫生意识。12.2项目传染病防控部门成员及职责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统一进行项目的公共卫生、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项目经理负责对各工段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保障项目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顺利进行,需要项目各施工工段及行政、后勤、安保等部门共同参与
3、,其中责任重大者有员工食堂、宿舍管理、安保等部门和环节。12.2.1员工食堂参照相关规定和食品卫生标准,食堂需达到以下卫生要求:(1)申办卫生许可证;食堂采购及炊事人员必须持有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炊事人员应穿戴清洁的白色工作服、帽子和口罩,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2)食堂选址远离厕所及垃圾堆放地;食堂有防蝇、防尘、防鼠及防止其他病媒昆虫的设施。如纱门、纱窗、纱罩、灭蝇灯等。(3)食堂用水与施工用水分开,使用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城市生活管网水;设有员工洗手、消毒设备;设有洗菜、洗肉、食饮具专用池,并有标志;污水排泄通畅,污水沟加盖密封。(4)生熟菜墩、刀具、容器明确标识,经常清洗消毒;有冰箱、冰柜等冷藏设施,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在夏秋季,建筑工地食堂不制作凉卤菜。(5)提倡原材料定点采购供应,并向原材料提供商索要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检疫证等,并做好验收登记。不采购和使用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肉及生虫、腐败变质、超过保质期或无任何标识的原辅材料,不使用亚硝酸钠;出售的包装食品应有QS 标志。(6)建立仓储保管室,各种食物及原料离地离墙、分类存放、建标立卡、先进先
4、出并指定专人负责;建立收货、出货台帐,定期检查食物及原料,防止腐败变质。(7)工地食堂禁止存放消毒杀菌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严防误食误用;标识不全,用途不清的物品一律禁入食堂。(8)饭菜在烹调时必须加热彻底,易发生食物中毒的蔬菜、大块禽畜肉、冰冻的水产品必须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9)办公区采用过滤式饮水机分散供水,施工层面采用流动供水保温桶分散供水,食堂卫生负责人监督管理各供水设备完整状况和运行状况。流动供水保温桶,每日清洗消毒至少1 次。食堂设立卫生监督责任人1 名,负责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监督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发现用餐者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向卫生急救室医生报告;发生可疑食物中毒,应在2小时内上报辖区卫生监督机构,并留存可疑食物,积极配合医学调查。12.2.2宿舍及厕所、浴室管理(1)工人宿舍内应有必要的生活空间,室内净高不得小于2.4m,每间宿舍居住人员8人,人均面积不小于2.5m2。严禁使用通铺,每间宿舍至少有一扇可开启窗户,完好无损。(2)宿舍设置统一床铺和储物柜,室内保持通风、整洁,生活用品放置整齐,应有消暑,防蚊虫、鼠、蟑螂叮咬等措施。宿舍内(包括值班室)严禁使用
5、煤气灶、煤油炉、电饭煲、热得快、电磁炉、电炉等器具。(3)居住人员实行传染病主动申报及被动检查制度,居住人员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在进门口一侧挂牌明示并注明其工种。在首次入住时应填写健康登记卡,对个人健康状况进行申明。对来自疫区的员工在体检后排除相关传染性疾病后方可入住。(4)为预防慢性呼吸道疾病,宿舍、办公区设立户外吸烟区,室内严禁吸烟;保持室内开窗通风每日4次,早晚各2次,每次不小于30分钟。(5)生活区内生活垃圾等禁止到处抛散,设置垃圾桶、垃圾袋,专人负责每日清收。在传染病流行期,应对垃圾堆放处每日进行喷洒消毒,必要时每6小时一次。(6)作业现场内施工垃圾清运,必须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建筑垃圾应设置临时存放现场,集中堆放,悬挂标牌,采用覆盖等措施。(7)生活区设男、女淋浴间,男女厕所、开水房、盥洗设施等临时设施。临时设施所用建筑材料应符合环保,消防要求。厕所采用水冲式,并实行专人管理,并有灭蚊蝇措施;现场严禁随地大小便。(8)浴间按作业高峰人数设置淋浴喷头,墙体应贴不低于1.8 m高度瓷砖,地面应铺设防滑地砖,合理设置排水沟。在适当部位设置储衣柜或挂衣架。(9)
6、厕所、淋浴间设置专人清洁维护,厕所日间每2小时清洁1次,淋浴间每次开放后清洁1次。清洁应保持地面无积水;粪便、污物及时清理,避免堆积溢出;地面、墙体、墙角用消毒剂喷洒消毒每日1次,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消毒频率。(10)现场及生活区禁止饲养任何宠物,禁止携带宠物进入项目区域;如安保需要饲养的犬只,在专人看护管理下定期进行动物疾病预防检疫。(11)现场应因地制宜,积极设置民工业余学习和娱乐场所,配备电视机、书报、杂志等设施,按规定举办务工人员夜校,丰富务工人员业余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为了满足工人日用品需要,尽可能避免工人外出,在场内设立小卖部。12.2.3安保部门(1)项目安保部门负责严格审查进入项目各作业点的人员、车辆身份属地,与项目无关人员、车辆禁止入内。(2)严格执行项目人员参观、探视访问管理制度,作业场所作业期间禁止家属进入;在传染病流行期间禁止来自传染病疫区人员参观、探视访问。(3)传染病流行期间,负责对项目施工场所实施封闭隔离管理,对进出现场人员、车辆进行消毒清理工作。(4)传染病流行期间,现场卫生员指导下,对出入人员进行体温测定和其它传染病发病监控指标的快速监测,发现
7、不符合标准的人员及时通知现场卫生员,进行医学隔离观察。12.2.4项目员工及负责人(1)项目员工及负责人应积极主动参与并配合项目卫生管理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并协助项目负责人、现场卫生员对本工段员工进行医学调查工作。(2)组织工集中学习相关卫生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传染病管理相关文件知识。(3)组织每日健康晨检制度,对员工每日开工前集中询问,对出现发热、腹泻、腹痛、咳嗽、胸痛等症状的员工,应及时主动报告现场卫生员,进行相关检查及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传染病扩散。12.2.5行政管理人员(1)项目行政管理人员在上级负责人领导下,开展相关卫生知识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项目传染病管理相关知识和文件的学习。(2)组织每日健康晨检制度,对办公室员工每日清晨集中询问,对出现发热、腹泻、腹痛、咳嗽、胸痛等症状的员工,应及时主动报告现场卫生员,进行相关检查及早诊断、早治疗,预防传染病扩散。(3)传染病流行期间,严格执行项目相关传染病控制管理制度,后勤保障部门在项目传染病防控总指挥领导下,调配相关人力、物力、财力,以保障项目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12.3建筑工地常见传染病及防
8、控要点12.3.1呼吸系统传染病(1)与哈尔滨市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当季呼吸系统传染病流行情况。组织员工学习相关防护知识。同时,在工人生活区门口设置大型体温测试仪一台,每栋工人宿舍发送一部小型体温检测仪。对工人体温进行时时检测。一旦出现发烧、感冒等症状及时进行隔离、诊断、治疗。(2)加强对员工的检测,对既往感染结核的员工重点复查,发现活动性结核病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住院治疗。(3)晨检中发现发热、咳嗽、胸痛的员工,应及早检查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可继续工作。(4)禽流感流行期间,员工食堂禁止采购、加工、制作禽肉、禽蛋类食品。(5)保持办公场所、宿舍清洁,开窗换气通风,灭鼠、灭蚊、灭蝇,加强门禁安保管理。(6)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疫苗免疫注射,主动预防呼吸道传染病。12.3.2消化系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消化系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是施工工地传染病防治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消化系统传染病有: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甲型肝炎、戊型肝炎、阿米巴痢疾等。常见的食物中毒有沙门菌食物中毒、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毒蕈中毒和四季豆中毒等。防控要点:(1)与当地卫生
9、行政部门、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当季消化系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组织员工学习相关防护知识,禁止使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原料或不合格食品。(2)加强对员工的检测,尤其是对食堂从业人员的检测,对既往感染伤寒、甲肝的员工重点复查,发现感染消化道传染病或携带病原菌的员工,应及时调离岗位、住院治疗。(3)晨检中发现腹痛、腹泻的员工,应及早检查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方可继续工作。(4)加强食堂管理,禁止采购无检验检疫合格证的食品原材料;加工过程严格按照卫生规范要求;生熟分开以杜绝交叉污染;加强加工、用餐环境卫生防护,及时扑灭鼠害、虫害。(5)用餐前用清洁剂流水洗手,洗手方法参照“六步洗手法”挂图要求进行。(6)加强员工饮用水管理,分散供水装置应定期维护消毒;过滤清洁设备应保持有效状态,必要时加入消毒药片消毒。(7)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疫苗免疫注射,主动预防消化道传染病。12.3.3血液及性传播疾病(1)加强农民工精神文明道德建设,开展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农民工生活。(2)开展形式多样的性病、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让农民工了解相关疾病危害和预防保健措施。(3)加强宿舍管理,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员工宿舍不留宿外人。(4)禁止各种形式的吸毒及药物滥用。(5)组织员工进行相关疫苗免疫注射,主动预防血液及性传播疾病。12.3.4蚊虫、鼠媒传播疾病蚊、蝇、蚤、虱、鼠是重要的传染病传播媒介,主要传播疾病有:流行性出血热、疟疾、鼠疫、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防控要点:(1)加强工地食堂、宿舍灭鼠、灭蚊、灭蝇工作,加装纱窗、防蝇灯等防护隔离设施。(2)保持宿舍干燥通风,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并消毒堆放地,及时排水,减少工地周边“死潭水”,防止形成蚊蝇滋生地。(3)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掌握传染病自然疫源地信息,对来自疫源地的员工进行重点监测管理。(4)对晨检中有相应传染病症状表现的员工,采取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措施。12.3.5其他及
《建筑工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由会员大***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