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15页
  • 卖家[上传人]:手可****6
  • 文档编号:599830518
  • 上传时间:2025-03-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5.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学记。学记是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题干中,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A项正确。B项: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论演说家的教育是昆体良的代表作,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育法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篇重要对话录,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包括:(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

      2、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题干中,对儿童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C项正确。A项: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其中,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指的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培养人的规格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受教育者必须具有某种程度的文化水平和生产上所需的知识技术;生产

      3、力的发展也必然引起教育结构的变化。题干中,我国当前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A项正确。B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5)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表现在:(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4解析本题考查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其中,现代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单轨制、双轨制、分支型学制。其中,分支型学制的结构是:学生们接受一种在初等教育阶段强调共同的基础性教育(小学、初中阶段),到中等教育阶段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个分支的学制。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

      4、支型学制。题干强调有些国家规定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受统一的基础教育,初中以后可以接受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属于分支型学制。因此,D项正确。A项:单轨学制是自下而上的,其结构是小学、中学、大学,特点是所有的学生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单轨学制产生于美国,被很多国家采用,这种学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效率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教学质量相差较大。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在18、19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双轨学制,它的学校系统分为两轨:一轨是自上而下,是为资产阶级子女设立的,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科班),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另一轨是自下而上,是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的,是为培养劳动者服务的,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职业学校。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5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相关理论。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是从个体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马斯洛、罗杰

      5、斯、福禄贝尔、赫钦斯、裴斯泰洛齐等。题干中,卢梭从自然教育出发,提出培养自然人,属于个人本位论。B项正确。A项:社会本位论是指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柏拉图、孔德和涂尔干等。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宗教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解析本题考查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7解析本题考查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课程内容的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次。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

      6、性文件。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B项正确。A、C、D三项:均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8解析本题考查教学组织形式。特朗普制又称“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把大班上课、小班研究和个别教学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大班是所有学生一起上课;小班是把大班的学生分为20人左右的小组,研究和讨论大班授课材料;个别教学是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A项正确。B项: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道尔顿中学创立的。它是指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目、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才请教师辅导。学习任务按月布置和检查。道尔顿制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有较多的作业室,实行学分制,因此我国现在实行的“翻转课堂”和道尔顿制的理念较为一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按学科进行,由学生个人自学读、写、算以及历

      7、史、地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一部分是通过音乐、艺术、运动等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前者通过个别教学进行,后者通过团体活动进行。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贝尔兰卡斯特制也称“导生制”,产生于19世纪初的英国。在工场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过渡时期,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并榨取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只给工人以最初级的教育,即由教师教年龄大的学生,再由其中的佼佼者“导生”去教年幼或学习差的学生。因由教师贝尔和教师兰卡斯特创制,故称为“贝尔兰卡斯特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9解析本题考查教学评价的分类。根据实施功能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其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程中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发展比较经常而及时的测评与反馈。题干中,档案袋评价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和对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因此,档案袋评价是一种强调过程的评价方法,属于形成性评价。B项正确。A项:诊断性评价是指在学期教学开始或单元教学开始时,对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发展的评价。例如,在新学期开始时的摸底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

      8、阶段,如在一个学期或一门学科终结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比较正规的、制度化的考查或考试及其成绩的全面评定。例如,一个学期结束后进行的期末考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标准性评价类似于于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0解析本题考查品德评价法。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题干中,班主任教师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属于品德评价法。C项正确。A项:说服教育法是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实际锻炼法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锻炼包括练习、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法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

      9、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1解析本题考查中学德育的原则。疏导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孔子以道理说服子路,体现的正是疏导原则。D项正确。A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教育者进行德育时,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一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的体现。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2解析本题考查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的现象。题干中,建华在听课时玩手机、做小动作正是注意分散的表现。B项正确。A项:注意集中是注意的特点之一,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以保证注意的对象得到比较明晰的反映。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即将注意分配到不同活动中。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注意的转移是指主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3解析本题考查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惩罚和消退。其中,正强化是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