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专著的识记情况。苏联凯洛夫所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曾对我国产生过很大影响,内容包括以下三部分:作为科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说;经过批判地改造过的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工作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进步的教育学对于科学的贡献;苏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现代工作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经验。故D项正确。A项:普通教育学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重要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大教学论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所著,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他在此书中明确表示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个人能够继续他的教育,不是要在教育历程以外去寻觅别的目的,把教育当作这个别的目的的附属物。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2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教
2、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C项正确。A项: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规模和速度。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内容、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目的的确立等。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者的观念,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影响教育技术。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解情况。教育研究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历史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历史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并加以系统、客观地分析研究,从而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故C项正确。A项:调查法是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测验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综合,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访谈法是由访谈者根据调查研究所确定的要求与目的,按照访谈提纲或问卷,通过个别访问或集体交谈的方式,系统而有计划地搜集资料的一种调查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
3、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的发展的识记情况。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所以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在奴隶社会里,出现了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产生了学校教育,使教育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形态。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埃及。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5解析本题考查对义务教育法的识记情况。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解析本题考查对课程类型的理解情况。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分科编排课程,进行教学。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故A项正确。B项:综合课程是指打破
4、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活动课程是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社会课程是主张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的形式,不包含在学校课程中。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7解析本题考查对课程类型的理解情况。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得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故C项正确。A项:课程计划分为实际课程与虚拟课程。实际课程就是实际操作的计划安排;虚拟课程是把将要完成的任务安排记在头脑里,不一定要立即实行。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课程目标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课程说明是对课程内容、方法等的介绍,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
5、8解析本题考查对现代教育派倡导的“三中心”的识记情况。以美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倡导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并提出了“儿童”“活动”“经验”的“新三中心论”,以现实化、生活化的教学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以儿童的亲身经验代替书本知识,以学生的主动活动代替教师的主导。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9解析本题考查对学校教育特点的识记情况。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课本知识的学习,课本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范畴。故D项正确。学生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直接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活动,难以从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和直接经验中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A、B、C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0解析本题考查对教育家的认知情况。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他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誉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故B项正确。A项:夸美纽斯,捷克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他是公共教育最早的拥护者,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
6、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杜威,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从实用主义经验论和机能心理学出发,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赞可夫,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教学与发展问题”的实验研究。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1解析本题考查对德育方法的理解情况。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己,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体现了榜样示范法。故A项正确。B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使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
7、故正确答案为A12解析本题考查对注意的品质的理解情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伴随着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其特征有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散、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广度等。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散。题干中学生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吸引,不能专心听讲的现象即为注意分散。故C项正确。A项: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注意的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一个人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注意的转移是指有目的地、及时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解析本题考查对教学方法的理解情况。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题干中王老师通过变换“果实”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掌握“果实”的本质和规律,属于变式教学法。故A项正确。B项:范式是符合某一种级别的关系模式的集合。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原型是指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的提出有启发作用
8、的那些事物。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4解析本题考查对思维方式的理解情况。发散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可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故B项正确。A项:直觉思维是指对一个问题未经逐步分析,仅依据内因的感知迅速地对问题答案作出判断、猜想、设想,或者在对疑难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之时,突然对问题有“灵感”和“顿悟”,甚至对未来事物的结果有“预感”“预言”等都是直觉思维。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动作思维一般是指在人类或个体发展的早期所具有的一种思维形式。动作思维的任务或课题与当前直接感知到的对象相联系,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是依据表象与概念,而是依据当前的感知觉与实际操作。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集中思维是与发散思维相对而言的,就是从已知的种种信息中产生一个结论,从现成的众多材料中寻找一个答案。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5解析本题考查对青少年情绪特点的理解情况。中学生的情
9、绪不再像儿童时期那样天真直露,开始表现出文饰性、内隐性。有时会把自己真实的内心情绪世界封闭起来,对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或真实情绪是否予以表现也时常依时间、对象、场合而决定。陈鹏得知自己获得满分,内心虽非常高兴,但他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这体现了他掩饰性的情绪特点,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6解析本题考查对气质类型的识记情况。多血质的人表现出的特点为:容易形成有朝气、热情、活泼、爱交际、有同情心、思想灵活等品质;也容易出现变化无常、粗枝大叶、浮躁、缺乏一贯性等特点。这种人活泼、好动、敏感、反应迅速、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和情感易变换等。根据题干描述,肖晓的气质类型即为多血质。故A项正确。B项:胆汁质的人的特点是情感发生迅速、强烈,动作发生也迅速、强烈、有力。属于这一类型的人都热情、直爽、精力旺盛、脾气急躁、心境变化剧烈、易动感情,具有外倾性。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黏液质的人的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抑郁质的人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抑郁质的人存在于任何一个领域,其最大的特征是内向、情绪化。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7解析本题考查对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的理解情况。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心境障碍的主要类型。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发生木僵,可有自杀企图或行为;部分病例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故C项正确。A项:焦虑症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还有植物神经症状(心悸、手抖、出汗、尿频等)。与题干不符,排除
《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