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题目中马老师要求学生: “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社会需要的是身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只会死读书的呆子。”这说明马老师在抓智育的同时也全面落实了德育、美育、体育,真正做到了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体现出马老师全面贯彻了素质教育中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综上表明B项正确。A项:开拓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C项:自主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之一,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D项:因材施教是学生观的要求,但题目反映的是素质教育的理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的
2、途径,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所谓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善于自我反思是教师观中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基本要求。题干中钟老师用记日志的方式记录着自己的教学反思情况,表明了钟老师善于进行自我反思。综上表明 A 项正确。B 项:探索精神也是教师专业发展中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但题干中钟老师的日志没有反映出缺乏探索精神,从语言的褒贬也能看出应该选择表述积极、正面的选项。排除。C 项:善于引导学生是教师观中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之一,但题干中钟老师的日志没有反映出此能力。排除。D 项:缺乏问题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善于发现问题,没有做好反思工作。但日志正好反映出钟老师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自我反思。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公正这一知识点。教育公正,最重要的就是教师要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题干中通过校服进行了学生之间的区别对待,不符合公正平等地对待学生的要求。A、B 两项:材料中的行为违反教育公正,是错误的。排除。C 项:材料反映出的是学校有失公平地对待学生而非没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3、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观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应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要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题干中李老师利用现有资源开设了物理实验课,体现出了李老师具有课程开发的意识。综上表明D 项正确。A、B、C 三项都是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要求,但都不是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教育理念。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中第二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王某以为有了教师资格证就可以“一劳永逸”,这种思想是不符合教师资格证定期登记制度规定的。综上表明B项正确。A项:相关教师法律中没有关于教师资格准备要求的规定,且与题目中的内容不符合,排除。C项:提到的是教师职称中的规定,而题目反映的是教师资格证的相关规定,不涉及职称,排除。D项:提到的是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行业的准入门槛是拥有教师资格证,但材料反映
4、的是教师资格证的考核与长期持有问题,因此该项与材料内容不符合,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该法条的规定,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题干中张老师对学校的处理不服按照法条的规定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综上表明 D 项正确。A、B、C 三项:党委、纪检部门、法院都不属于教育行政部门,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题干中某初级中学为了增添教育教学设备向学生推销学习和生活用品获取经费,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应当追究责任。综上表明C项正确。A、B两项:对学校行为的定性是错误的。排除。D项:对学校行为的定性正确,但中华人民共和
5、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需要追究责任,而不是免予处理。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将义务教育经费单列。县级人民政府编制预算,除向农村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应当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题干中某县教育局根据中考成绩,将全县初级中学分为普通初中和实验初中,并对后者从师资、经费等方面予以倾斜,说明该县义务教育没有做到均衡发展。综上表明B项正确。A、C、D三项都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第五项规定。该法条规定: “教师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题目中校长因为教师的意见不统一而打击报复的行为侵犯了教师参与管理的权利。综上表明D项正确。A项:学术研究权是指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与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B项: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题干中并没有反映出教师的
6、教育教学权。排除。C项:指导评价权是指教师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本题中,只有C项不是法律规定可以解聘的理由。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权利包含的内容。学生的基本权利包括了作为公民应当具备的人身权,以及作为受教育者应该具有的受教育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八条规定: “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
7、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题干中小华虽有不良行为,但学校不能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剥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学校也不能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单独禁闭学生。C项符合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学校对沾染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综上表明C项正确。A、B、D三项都违反了法律的规定,不同程度地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自由权。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对发生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题干中王某出卖过期食品,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故造成伤害的主体是王某,所以对学生承担责任的是王某。综上表明A项正确。B项:学生是在放学后出现的事故,故此,学校不是承担责任的主体之一。排除。C项:政府在该事故上,对学生不承担监护的职责,因此不是承担责任的主体。排除。D项:家长不是造成此次事故的责任人,也没有监护不当的行为,因此不是责任主体。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3解析本
8、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其内容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终身学习。A 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到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但学生自绘的卡片师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热爱的一种方式。因此 A 项错误。B 项: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选项中老师虽然主观上是关爱学生,但责骂学生的方式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关爱学生的要求。排除。C 项:爱国守法要求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让学生大量购买辅导资料不符合相关规定。排除。D 项:为人师表要求教师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接受家长的送礼,所以该选项的行为不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排除。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 A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中爱岗敬业的行为要求。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做到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敷衍塞责。材料中尚老师一丝不苟地工作,踏实认真,其行为完全符合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综上表明 C 项正确。A 项: “诲人不倦”强调教诲学生从不倦怠。与题干不符,排除。B 项: “公正待生
9、”强调对于学生公平对待,不因成绩和习惯的好坏有所区分。与题干不符,排除。D 项: “廉洁奉公”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洁身自好,不收学生的礼品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之终身学习。终身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题干中李老师认为学习理论知识无用,只需上好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上课是相辅相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能帮助提升上课能力的。A 项:对李老师行为的定性是正确的,李老师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丰富自己的授课经验。正确。B、D 两项:对李老师的行为定性是错误的,李老师的言语本身就是错误的,能上好课是老师的基本要求,教育理念的提升也是促进老师进步的一种方式。排除。C 项:对李老师的行为定性是对的,但原因是错误的,自我提升是教师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A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爱学生的基本要求。关爱学生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题干中孙老师对晓茜的“批评”,反映出孙老师对学生人格的不尊重。综上表明 B 项正确。A 项:保护学生安全是要注意学生的人身安全,身心健康,题干并没有提到老师对学生人身安全及身心健康的关注。排除。C 项:善于探索创新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的方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题干反映的问题不符,排除。D 项:认真备课上课是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准备,完善内容。与题
《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