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此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题目中吴老师对学习成绩一般的晓丽在舞蹈比赛中获奖进行了表扬,说明吴老师没有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而是关注学生在除智育以外的德育、美育、体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关注晓丽在美育上的发展,体现了吴老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综上表明A项正确。B项:品行发展是素质教育在德育方面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知识习得是素质教育在智育方面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身心健康是素质教育在体育方面的要求。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
2、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题目中班主任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把班会课、自习课等能利用的时间平均分配给了这三科老师用于补课的做法,显然是违背了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的,班主任过分关注学生的智育的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非常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所以班主任的做法是不正确的。综上表明D项正确。A项:如果教师只看成绩不关注学生在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发展,学生很可能会被培养成“书呆子”,教育就会陷入应试教育的泥潭。因此本选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班级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密切相关,但这不是牺牲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的理由。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终身学习、躬身实践、丰富积累及研究创新都是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途径。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观中的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作为
3、老师,要确立正确的教师观,首先就要理解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角色特征。与传统的教师角色相比,现代教师角色的转换要求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本题中周老师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跟踪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种做法正是体现了周老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综上表明B项正确。A项:尊重学生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严,使学生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近、尊重教师,乐于相互交往。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教学管理能力体现的是教师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课程开发的能力是指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活动,以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观中教育公正与学生发展。教
4、师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身心缺陷和成绩好坏等歧视学生。教师是学生的主要影响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对于自我的判断和评价。因为教师的歧视和偏心,很可能会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挫伤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自暴自弃。本题中赵老师排座位的做法很显然违背了平等待生的理念。综上表明 B 项正确。A 项:家庭和学校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给学生创造活力,激励他们进步和成长,但这不能违背素质教育中对于公平对待学生的要求。排除。C 项:因材施教,就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地分析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发展情况及发展可能性,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与题意不符,排除。D 项:分班教学题目中未涉及。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该纲要第十七章指出: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机制,完善制度政策,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积极推进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农村
5、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完善代偿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当教师。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加大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加强校长培训,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培训。加强教师教育,构建以师范院校为主体、综合大学参与、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综上表明A项正确。B、C、D三项都不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根据该法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行使“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的权利,但学校不是行政主体,不具有罚款的权力。本题中学校对教师实施罚款的行为侵犯了教师的权利。综上表明 C 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C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因此题目中曾受
6、到有期徒刑两年刑事处罚的孙某不能获得教师资格。综上所述 D 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D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校和非重点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义改变或者变相改变公办学校的性质。”题目中某初级中学在初一的六个班级中设了一个重点班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综上表明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题目中班主任李某将全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里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因为学生的分数也属于学生的个人隐私,所以,不可以公开披露。综上表明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九条第二款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
7、提供帮助。”题目中当地普通学校以小强腿有残疾为由,拒绝其入校学习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综上表明C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C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题目中王某在距某初级中学不足百米处,开了一家营业性电子游戏厅,并允许该校学生出入,王某的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综上表明D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D。特殊说明:本题考查的是2007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这一条具体调整为:第五十八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
8、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下列情形下发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事故责任应当按有关法律法规或者其他有关规定认定: (一)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 (二)在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三)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 (四)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题目中 15 岁的小杰在骑自行车上学途中与同学打闹将小亮的眼睛碰伤的行为,学校是不承担责任的,但由于小杰还是未成年人,所以该责任应当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综上表明 B 项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B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观中教师职业特点的内容。教师是社会的一员,这就决定了教师在社会上具有多重角色。在家庭中,教师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学校,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在社会上,尽管教师是普通公民,但教师的一言一行特别是教师怎样同别人交往,同什么样的人交往,怎样对待邻
9、居朋友和其他人,无不受人们的关注。由于教师兼具这些角色,社会、学校及家庭都对教师期望高、要求严,这就无形中给教师增添了许多心理压力。题干中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说明张老师对家庭和工作上的“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角色没有兼顾好,需要进行工作和生活上的角色调适。综上表明B项正确。A项: “行为取向的义利调适”是指当行为者的义与利发生冲突时,行为者通过自我心理的调适、价值取向的调适以及外在环境的调适可以化解行为者义利的冲突以达到义利的统一。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适”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上的动力和目标的调适,当教师缺乏教育教学愿望,兴趣丧失,教学行为处于混日子、敷衍的状态时,需要进行此类调适。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适”是指当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不容纳,即不理解对方,不接受对方,不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时,需要进行“人际调适”。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据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五条的规定,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具体的行为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以身作则,体现在为人作风上,就是“廉洁奉公”。这一行为要求教师不从学生那里谋取自己的利益,就是“廉洁从教”。题干中该教师将参加自己的婚礼作为学生的作业,显然在利用职权之便谋取私利,不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关于廉洁从教的要求。综上表明 C 项正确。A 项:家校合作体现的是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的共同承担学生教育的责任。与题意不符,排除。B 项:师生之间是互相平等、尊重的关系,教师将
《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