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

13页
  • 卖家[上传人]:手可****6
  • 文档编号:599829694
  • 上传时间:2025-03-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9.50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发展史上的人物及其思想的对应。“有教无类”是孔子提出的,是指教育没有“类”的差别,所有人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材施教”最先是孔子对学生实施的教学方法,是指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因材施教,让学生各尽其才,有所进步。故A项正确。B项: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在政治上的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可见,孟子没有明确提出关于学习过程的理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荀子提出了一个较为完整又相对系统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荀子的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四个阶段),形成了“闻见知行”四个不可分割的、连续发展变化的教学过程的结构模式。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认为一切事物都

      2、在变化,主张“无为”。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学家及其主要观点的识记与辨析。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思想是以“泛智论”和“教育适应自然”为基础的。泛智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故C项正确。A项:柏拉图的理想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其哲学思想的各个方面,尤其对他的政治哲学、认识论等有详细的讨论,但它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又称雄辩术原理。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也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在批判教育

      3、的生物起源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论。故C项正确。A项:交往起源论,没有这种说法,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生物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发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教育社会属性的理解。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所决定的。故A项正确。B项:历史性是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目的、性质、内容各不相同。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阶级性指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它服务。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生产性是工业社会教育的特征,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题干中的“上”是指统治者。这句话是说,统治者如果尊崇礼仪,那么百姓没有敢不尊敬他的;统治者如果推崇道义,那么百姓没有敢不服从他的;统治者如果讲究诚信,那么百姓没有敢不说真话的。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四方的老百姓都会背负着儿女前来投奔,哪里还用得着你自己亲自种庄稼呢?统治者

      4、如果能够做到礼、义、信,那么人民则没有不服从的,这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但是并没有认识到生产力的重要性,施教内容脱离社会生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教育的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规格,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变革和发展。故A项正确。B项: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还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事业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人口的质量制约着教育的质量。相对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人口对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影响不大。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社会意识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和表述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现代学制的识记情况。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并将学堂改为学校。

      5、故C项正确。A项:1902年的壬寅学制,又叫钦定学堂章程,首次制定了近代学制,但是未实施。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1904年的癸卯学制,又叫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学习年限长,总共二十五六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它从公布起,一直被沿用到1911年清朝覆灭为止。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1922年的壬戌学制,又叫“六三三学制”,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以美国学制为蓝本。此后,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就该学制做了些修改,但基本上继承了“壬戌学制”,并且一直沿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沿用时间比较长,与其他学制相比影响最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课程类型的理解。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是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代表人物是杜威。故B项正确。A项: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从高中设置的课程科目来看,主要是分科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

      6、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通过合并相邻领域的学科,把若干门教材综合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的一种课程。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融合课程又称合科课程,就是把部分科目整合兼并于范围较广的新科目,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论题或概括的问题进行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方法。演示法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者进行示范性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的教学方法。题干中张老师利用分子模型和挂图给学生讲解,运用了演示法。故D项正确。A项:实验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题干强调的是教师进行演示。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练习法指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作业法属于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习作业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的场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或其他实践活动,以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

      7、为D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相对性评价是以常模为参照点,把学生个体的学习成绩与常模相比较,根据学生在该班中的相对位置和名次,确定他的学习成绩在该班中属于“优、中、差”中的哪一个。故D项正确。A项:诊断性评价也称前置测评,是指在某项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状况进行预测,摸清学生底细,以便安排学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绝对性评价是指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评价时把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其优劣。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总结性评价又称终结性评价、事后评价,一般是在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后,为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德育方法的理解。德育方法主要有:说服教育法、情感陶冶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奖惩法(品德评价法)及个人修养法。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师通过创设和利用一定的情境,通过有教育意义的文艺作品对学生进行感化和熏陶,使学生在直观感受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思想品德的一种方法。故B项正确。A项:实际锻炼法又称道德体验法,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

      8、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个人修养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修养包括立志、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2解析本题考查对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识记情况。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指出,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的人认为法律和法规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重法律的效力,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的,可以应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故C项正确。A项:前习俗水平包括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道德定向阶段。其中,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例如,小明为了避免受到惩罚(被警察抓起来)而认为不该偷药,说明其处于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习俗水平的特征是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的角度去思考道德问题,开始意识到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或社会的准则。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9、:超习俗水平,不存在这种说法,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13解析本题考查对性格的结构的理解。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题干中描述小林的词汇正是对她性格的描述。故A项正确。B项:能力是潜藏在人体身上的一种能动力,包括工作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素质。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气质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层面的、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是人格的先天基础。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认知特征主要是个体在认识方面的一些不同的特性。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功能固着的理解情况。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从而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灵活性。题干中小丽只想到了平时生活中纽扣的常用功能,却没有想到纽扣的其他功能,这一现象属于功能固着。故B项正确。A、C、D三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的分类。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怎么想”“怎么做”的问题,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题干中小刚利用一定的方法改变滑板摩擦力的大小,说明他能够运用程序性知识解决问题。故D项正确。A项: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识,即人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等问题的认识。与题干不符,排除。B、C两项:为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的分类。接受学习,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成自己的经验。题干中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较高,并且要在短时间内获得,因此,

      《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