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的相关知识。学生观要求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生是教育活动中具有主动发展可能性的人。学校教育对学生发展具有主导作用,而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说教育的主导作用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条件。所以基本前提是学生的能动活动。综上表明 D 项为正确选项。A、B、C 三项的实现都可以促进学校发挥主导作用,但都不是基本条件。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D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七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一)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四)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六)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在教师所有的权利中没有赋予教师罚款的权利,因此邢老师没有对
2、违纪学生实施罚款行为,这是依法执教的一种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教师观之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第一,关注生存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第二,关注情境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第三,关注学生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教师关心学生发展及其内心世界的变化。本题考核的是三阶段发展论之关注生存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他们经常关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怎么看我?领导是否满意?家长是否信赖我?材料中李老师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得到学生的肯定,表明教师处在关注生存阶段,因此 B 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A 项:关注教学情境是教师关心如何教好一堂课,关注情境阶段是高一个层级的阶段,故排除。C 项:关注学生发展是教师关注的最高阶段,与题干中李老师的做法不相符,故排除。D 项:教学设计与教师发展阶段没有关系,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B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教师观之教师反思。教师反思是教师以自
3、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在工作中的决策、行为及相应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材料中,王老师工作认真,与态度无关,故排除 A 项。C、D 两项在材料中未进行表述,故排除。B 项:王老师工作勤勤恳恳,每次上课都不辞辛苦地从上课讲到下课,但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表明王老师是在教学方法上出了问题。故正确答案为 B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规定。该纲要第四章指出:“(八)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B、C、D三项都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五条规定: “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伤害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
4、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C项是符合题干要求的。A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学工作造成严重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排除。B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故排除。D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和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故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依法举办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办学经费由举办者负责筹措,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支持。”故正确答案为A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
5、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题干中,教师方某常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造成恶劣影响,对于方某的这种行为,所在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故正确答案为A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该法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救助场所,对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公安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护送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场所,由救助场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顾,并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领回。”故正确答案为A。特殊说明:本题考查的是2007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这一条具体调整为:第九十六条规定,民政部门承担临时监护或者长期监护职责的,财政、教育、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
6、责予以配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门应当根据需要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儿童福利机构,负责收留、抚养由民政部门监护的未成年人1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教师的职业思想行为规范。正确的教师思想行为规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到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更需要教师保持阳光心态,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材料中,虽然朱老师的工作遇到困难,但朱老师依旧保持乐观的态度,说明朱老师有健康的职业心理。故正确答案为 B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职业理念中学生观之教育公正。教育者的教育过程,不只是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向学生分配教育资源的过程。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程度,是学生重要的教育机会。学生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一个教师授课,应当受到教师同样的关注。材料中,刘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刘老师没有实施公正的教育,其做法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故正确答案为 C12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律法规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该法条规定: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
7、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查阅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查阅。”题干中,为加强班级管理,班主任王老师经常查阅学生日记,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故正确答案为A1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三爱两人一终身”的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要求教师做到作风正派,廉洁奉公,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严禁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题干中,小海家长给刘老师送贵礼,托其给小海换座位,刘老师收礼并换了座位,这种做法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这是刘老师在利用自身教师的身份谋取私利。故正确答案为 C14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艺术素养之音乐乐器。箫,分为洞箫和琴箫,皆为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中国古代吹奏乐器。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它一般由竹子制成,吹孔在上端。以“按音孔”数量区分,有六孔箫和八孔箫两种类别。故正确答案为 A15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艺术素养之戏曲。苏三起解是传统戏玉堂春的一折,叙述苏三自王顺卿走后,矢
8、志不接客,鸨儿用计将其卖于山西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反诬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问成死罪。老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洞赴太原复审,途中苏三诉说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的一个故事。B项: 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剧中歌颂青年男女大胆追求自由爱情,坚决反对压迫的精神。排除。C项: 望江亭系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所作。写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剧本表现了谭记儿的机智。排除。D项: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民间故事“东海孝妇”。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历史素养之中国历史。焚书坑儒是秦统一中国后为统治思想而采取的两项重大措施。由于当时奴隶主仍在意识形态领域为复辟旧制度制造舆论,公元前 213 年,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除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百姓私藏的诗书和百家语。焚书对于古代文化典籍是一个极大的破坏。次年,由于卢生、侯生欺骗始皇能得长生不老之药的事情败露,始皇大怒,认为儒生多以妖言惑乱,于是将 460 多名儒生活埋于咸阳,引起了儒生的不满。焚书坑儒暴露了秦政的暴虐以及当时社会
9、矛盾日益加剧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离心离德。秦始皇想利用严厉的手段稳固自己的统治,强制推行思想的统一,激起人民的普遍反抗。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故正确答案为 B1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历史素养之中国历史。1937 年 7 月 7 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 29 军严词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 29 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A 项: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但并非中日全面开战的起点。排除。B 项:淞沪会战是抗战全面爆发后,中日之间的一次大型会战,也是整个抗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排除。D 项:华北事变,是指继“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之后,1935 年日本侵略军蚕食侵犯华北地区的一系列事件的统称。排除。故正确答案为 C18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之文学素养。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本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不仅在历史著作的撰写方面做出了光辉的榜样,还为散文的叙事、议论和小说、戏剧的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故正确答案为B19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科学素养之地理常识。中国海洋从北到南的顺序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故正确答案为 A20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文化修养中历史素养之中国历史。丝绸之路通常是指欧亚大陆北部的一段商贸之路。汉代中国已经开始盛产丝绸了,因此在当时外出售卖的商品中,丝绸是最具代表性的。故 A 项表述正确。B 项:19 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
《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由会员手可****6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学)题参考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