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运动生理学答案全套

25页
  • 卖家[上传人]:赵****
  • 文档编号:599737867
  • 上传时间:2025-03-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81K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运动生理学答案运动生理学 习题集(答案)绪论:一.名词解释1.运动生理学:是专门研究人体运动能力和对运动的反应与适应过程的科学。2.新陈代谢:生物体是在不断地更新自我,破坏和清除已经衰老的结构,重建新的结构。是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二.填空题1.生命体的生命现象表现五个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应激性、适应性和生殖。2、 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测定方法有_运动现场测_法,实验研究法。3、新陈代谢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 _物质代谢_和能量代谢_,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4、观察赛跑时血压的变化属_器官、系统水平研究。5、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合成代谢,又有分解代谢。6.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生物节律。三.选择题1、下列各选项,其分支学科是运动生理学的是( B )。A生物学 B生理学 C动物学 D体育科学2. 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B )。A. 应激 B. 反应 C. 适应 D. 兴奋3.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C)。A. 反射 B

      2、. 反应 C. 适应 D. 应答4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 D)。A. 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 B. 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 C. 运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 D. 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5运动时人体的血压升高是机体对运动的(B)。A适应 B。反应 C。反射6体育锻炼能导致人体血管硬化的速度减慢是机体对运动的(B)。A适应 B。反应 C。反射四.判断题1、运动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而只能通过对人体实验测定,获得运动时人体各种功能发展变化的规律。()2、运动生理学对指导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组织运动训练有重要的意义。()3、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4、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5、长期的运动训练可引起人体机能的良好变化,这种适应与运动项目无关。()6、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人体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五.简答题1、体育专业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时,或在长期系统的体育锻炼的影响下,人体功能产生反应与适应规律的一门学

      3、科。通过学习,首先可以掌握体育锻炼对人体各功能系统发展的影响和规律,使其有目的地通过相应手段来发展与提高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能力。其次,可掌握不同年龄、性别的生理特点与体育锻炼的关系,以便根据其不同的特点,科学地组织锻炼。第三,可学习并掌握评定人体功能能力的基本方法或手段,使之客观地评价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价值与效果。综上所述,运动生理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学习它对人们合理地从事体育锻炼,或科学地组织运动训练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章 骨骼肌的功能一.名词解释:1.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兴奋时,细胞内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2.肌小节:两条Z线之间的结构,是组成肌纤维最基本的机构和功能单位。3.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最基本的肌肉收缩单位称为运动单位。二.填空题1正常状态下细胞内K浓度_高于细胞外,细胞外Na浓度_高于_细胞内。2. 单一细胞上动作电位的特点表现为_全或无 _和_不减衰传导_。3. 衡量组织兴奋性常用的指标是阈值,阈值越高则表示兴奋性_越低_。4. 骨骼肌进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肌小节_。当骨骼肌细胞收缩时,暗带长度

      4、不变,明带长度_缩短_,H带_缩短_。5. 横桥与_肌动蛋白_结合是引起肌丝滑行的必要条件。6.人体内的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 、 心肌和平滑肌,其中骨骼肌是人体最多的组织,约占体重的40%。7.骨骼肌的收缩形式有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长收缩、_等动收缩_。8.骨骼肌的物理特性有伸展性、弹性和粘滞性,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三、判断题1.钠泵的作用是逆电化学梯度将Na运出细胞,并将K运入细胞。 ()2. 用电刺激可兴奋组织时,一般所用的刺激越强,则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时间越短,因此当刺激强度无限增大,无论刺激时间多么短,这种刺激都是有效()3. 阈下刺激可引起可兴奋细胞生产局部反应,局部反应具有“全或无”的特性。 ()4. 局部去极化电紧张电位可以叠加而增大,一旦达到阈电位水平则产生扩布性兴奋。()5如果适当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就有可能改变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幅度。()6. 适当增加神经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可增高。()7.骨骼肌的收缩过程需要消耗ATP,而舒张过程是一种弹性复原,无需消耗ATP。 ()8.在骨骼肌兴奋收缩过程中,横桥与Ca2结合,牵动细

      5、肌丝向M线滑行。 ()9.肌肉不完全强直收缩的特点是,每次新收缩的收缩期都出现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过程中。 ()10.骨骼肌收缩时,长度可以不缩短,而仅发生肌张力的变化。 ()四.选择题1. 大多数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 A )A.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B.细胞内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C.细胞外高K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细胞内高Na浓度和安静时膜主要对Na有通透性2.细胞膜在静息情况时,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 A )A.K B.Na C.Ca2 D.Cl-3.骨骼肌的收缩蛋白是指 (B ) 。A 肌球蛋白;B 原肌球蛋白;C 肌动蛋白;D 肌钙蛋白4.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最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 C )A.阈电位 B.时值 C.阈强度 D.强度-时间变化率5、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B )A.不发生叠加 B.发生叠加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6、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 (B ) 。A.明带缩短,H带不变 B.明带缩短,H带变窄或消失C.暗带缩短,H带消失 D.暗带长度不变,H带不变7、一般认为肌肉作等

      6、张收缩时( B ) 。A 负荷恒定,速度恒定; B负荷恒定,速度改变; C负荷改变,速度改变;D负荷改变,速度恒定8、屈膝纵跳起,股四头肌( C )。A 只做等长收缩; B只做等动收缩; C 先做拉长收缩再做等张收缩;D先做等张收缩再做拉长收缩9、与慢肌纤维相比,属快肌纤维的形态特征是( C ) 。A 肌纤维直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B肌纤维直径粗,线立体数目多;C肌纤维直径粗,肌浆网发达; D肌纤维直径细,毛细血管少10、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表现为 ( C )。A 收缩力量大,耐持久; B 收缩速度慢,抗疲劳的能力低;C收缩速度慢,兴奋阈值低; D 收缩力量小,不持久11、训练对肌纤维横断面积的影响表现为 (C ) 。A 可使两类肌纤维都肥大; B 对肌肌纤维横断面积大小无影响;C肌纤维出现选择性肥大; D举重训练使慢肌纤维肥大五.简答题1、刺激引起组织兴奋应具备哪些条件?答: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需具备三个条件,即对于可兴奋的组织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刺激强度、持续一定的作用时间和一定的强度-时间变化率。它们是互相影响的,在刺激强度-时间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刺激的作用时间,引起组织

      7、兴奋的阈强度也随着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所需的阈强度和刺激时间是作用时间呈反变关系。2、简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原理?答: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时的膜电位,是一种内负外正的直流电位。其成因是细胞膜两侧Na+和K+分布的不均衡和静息时膜对K+有同透性所致。也称为的K+平衡电位,便形成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成因首先是刺激对膜的去极化作用。当膜去极化达到某一临界水平时,膜对Na+和K+的通透性会发生一次短促的可逆性变化。即Na+通道突然打开,使膜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大。膜两侧形成了Na+的平衡电位,便形成动作电位。3、试述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答:从肌细胞兴奋到肌肉收缩的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即兴奋-收缩耦联;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兴奋-收缩耦联:当肌细胞兴奋时,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进入三联管,横管膜去极化使终池大量释放Ca2+。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肌动蛋白上能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激活横桥上的ATP酶的活性,分解放出能量,横桥牵引细丝向粗肌丝中央滑行。收缩肌肉的舒张:当刺激终止后,终池不断地将肌浆中的收回,

      8、肌浆浓度下降,与肌钙蛋白结合消除,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恢复到原来构型,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重新掩盖起来,肌丝由于自身的弹性回到原来位置,收缩肌肉产生舒张。第二章 呼吸一、名词解释1.呼吸: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2.通气血流比值:每分肺泡通气量和肺血流量(心输出量)的比值,称通气血流比值。3.补呼气量:平静呼气之后,再做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其大小反映了呼气的贮备能力。4.肺活量:最大深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时所呼出的气量,称为肺活量。5.肺泡通气量 :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实际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有效通气量。6、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为最大通气量。二、选择1、内呼吸是指。(B )A、肺泡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D、线粒体膜内外之间的气体交换2、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C )A、呼吸 B、内呼吸 C、肺通气 D、肺换气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于 。( C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4、中等强度运动时,肺通气量的增加主

      9、要依靠(C )A、呼吸深度的增加 B、 呼吸频率的增加C、两者都是,以A为主 D、两者都是,以B为主5、下列评价肺通气功能最好的指标是。( D )A、功能余气量 B、肺活量 C、补吸气量 D、时间肺活量6、下列对肺活量的错误叙述是。( C )A、潮气量、补吸气量和补呼气量之和 B、深吸气量与补吸气量之和C、等于深吸气量 D、最大吸气后尽力所呼出的气量7、肺的有效通气量是指。( B )A、肺通气量 B、肺泡通气量 C、最大肺通气量 D、肺活量8、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 C)A、70% B、10% C、30% D、5%9、呼吸频率从12次/分增加到24次/分,潮气量500毫升减少到250毫升,则 ( D ) 。A、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泡通气量减少10、无效腔容量加倍而肺灌血量不变时,通气/血流比值将。(D )A、加倍 B、减半 C、增大但不到加倍 D、减少,但不到减半11、呼吸中枢分布在( D )A、脑干和脊髓 B、间脑 C、大脑皮 D、以上所有部位12、血液中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理化因素是(B )A、缺氧 B、PCO2的变化 C、H+浓度的变化 D、温度的变化13、缺氧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刺激 ( D )A、延髓呼吸中枢 B、中枢化学感受器C、长吸中枢 D、外周化学感受器三、填空;1、肺通气是指肺与_外界环境_之间

      《运动生理学答案全套》由会员赵****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答案全套》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