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兽医寄生虫学四色笔记(25分)第一单元 寄生虫学基础知识(一)寄生虫学与宿主类型1.寄生虫类型 (5年考3次)(1)单宿主寄生虫 即土源性寄生虫。仅需一个宿主,如蛔虫、钩虫。(2)多宿主寄生虫 即生物源性寄生虫。需多个宿主,如绦虫、吸虫。2.宿主的类型 (5年考2次)(1)终末宿主 指性成熟阶段或有性生殖阶段虫体所寄生的动物。(2)中间宿主 指幼虫期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动物体;如猪是猪带绦虫的中间宿主。(3)补充宿主 即第二中间宿主;如双腔吸虫的补充宿主是蚂蚁。(4)贮藏宿主 即转运宿主,指寄生虫在宿主体内不发育繁殖但有感染力,这种宿主叫“贮藏宿主”。如鸡异刺线虫的贮藏宿主是蚯蚓。(5)保虫宿主 指不常被寄生的宿主;如血吸虫的保虫宿主是耕牛。(6)带虫宿主 指被感染后,处于隐性感染状态,无临诊症状,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的宿主(7)传播媒介 指在脊椎动物宿主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一类动物;如蚊、蜱。3.寄生虫病的致病机理 (5年考3次)(1)掠夺营养。如蛔虫、绦虫。(2)机械性损伤。如蛔虫。(3)虫体毒素和免疫损伤。如华支睾吸虫、血吸虫。(4)继发感染。如蚤传播鼠疫杆菌。(二)寄生虫病的
2、流行病学1.寄生虫病的发育 (5年考2次)(1)直接发育型 指不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史。(2)间接发育型 指需要中间宿主的发育史。2.感染途径 经口、皮肤、节肢动物、胎盘、自身感染。3.寄生虫病的主要特点之一 慢性感染。 (常考)4.隐性感染 指感染寄生虫,无临床表现,常规方法检测不出。5.潜在期 从寄生虫感染宿主到排出下一代虫卵的最短时间。6.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 (要了解)(1)组织学隔离。如胎儿中的弓形虫;细胞内寄生虫。(2)表面抗原的改变。如分体吸虫。(3)免疫抑制。如锥虫、肝片吸虫。(4)可溶性抗原的产生。如内脏型利什曼原虫。(5)代谢抑制。如胞内弓形虫、枯氏锥虫。1 第二单元 寄生虫病的诊断与防控技术(一)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1.寄生虫病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病原体检查。2.常用粪检方法(1)肉眼观察。(2)直接涂片法。(3)虫卵漂浮法。用于检查线虫卵、绦虫卵及球虫卵囊,建立生前诊断。(4)虫卵沉淀法。(5)虫卵计数法。常用麦克马斯特氏法。(6)幼虫培养法。(7)幼虫分离法。(8)毛蚴孵化法。3.粪便中各类虫卵的基本形态(1)线虫卵卵壳由两层组成,壳内有卵细胞,蛔虫卵卵壳最厚。(2
3、)吸虫卵卵圆形,卵壳由数层膜组成,厚而坚实。(3)绦虫卵虫卵中央有一椭圆形具有三对胚钩的六钩蚴(胚胎),大多为无色。4.外寄生虫病的诊断(1)疥螨的诊断在患部与健康部交界处,用凸刃小刀反复刮取表皮,将刮下的皮屑加50%甘油溶液后镜检。(2)蠕形螨的检查用小刀切开皮肤上沙粒样的结节,将脓性分泌物挑在载片上,加生理盐水后镜检。(3)虱、蜱、蚤的检查将动物腋窝、鼠鼹、乳房和趾间及耳后的寄生虫,用镊子采集后,经透明处理后镜检。5.血液与组织内寄生虫病的诊断(1)血液寄生虫种类锥虫、巴贝斯虫、泰勒虫、住白细胞原虫和心丝虫。血液寄生虫的检查方法a 血液的涂片与染色。b鲜血压滴的观察。用于检查虫体的运动性。c 虫体浓集法。用于检查伊氏锥虫、梨形虫。(2)生殖道寄生虫检查牛胎儿毛滴虫的检查a可采集的病料有阴道分泌的透明黏液、公牛包皮冲洗液、流产胎儿的第四胃内容物或胸、腹水;b未染色的标本镜检可见到波动膜。马媾疫锥虫病的检查a可采集的病料有浮肿部皮肤或丘疹抽出液,尿道及阴道的黏膜的刮取物;黏膜刮取物中最易发现虫体。(3)其他组织寄生虫检查法泰勒虫的检查将淋巴结穿刺物抹片、固定、染色镜检,见到柯赫氏蓝体。
4、弓形虫的检查病畜死后可镜检孢囊或速殖子;生前诊断可取腹水,抹片、瑞氏染色镜检滋养体。旋毛虫的检查镜检法将膈肌剪成小块后镜检。 消化法取100g肉样,加10g 胃蛋白酶,溶于2L自来水,再 加16mL 25%盐酸。(二)寄生虫病的控制措施1.驱(1)驱虫药的选择原则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2)驱虫时间一般为虫体成熟前,或秋冬季。驱虫后排出的粪便用生物热发酵法处理。(3)驱虫药药效评定公式2 (其中EGP 为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2.家禽的驱虫先将药物拌在少量湿料内,再混匀于日常饲料中,在绝食612小时后喂服。第三单元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弓形虫病1.形态特征虫体寄生于宿主的有核细胞中,只有一个种, 一个血清型。2.发育过程3个发育阶段滋养体、包囊、卵囊。(1)滋养体呈香蕉形,经染色后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色,多见于急性期的血液、脑脊液、病理渗出液中。 (2)包囊卵圆形,包含多个缓殖子,多见于慢性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肌。(3)卵囊呈圆形,多见于终末宿主猫的粪便中。3.症状猪高热稽留、便秘或腹泻、呕吐、呼吸困难、体表淋巴结肿大、耳和腹下发绀,孕猪死产或流产。4.病变急性病变肺、肝、
5、淋巴结、肾肿硬坏死,全身出血等。5.诊断采取发热期血液,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特异性IgM阳性代表早期感染。6.治疗磺胺类。7.防治该病是由于摄入猫粪中的卵囊引起;故严禁养猫、防猫粪污染饲料及饮水。(二)利什曼原虫病1.概述即黑热病,死亡率高达40%;我国目前已控制本病。2.发育过程寄生于犬的网状内皮细胞内,由白蛉传播,其天然宿主是犬。3.症 状(1)皮肤型唇和眼睛浅层,可自愈;(2)内脏型脱毛湿疹,原虫大量存在于皮肤中。4.病变脾和淋巴结肿胀。5 . 治疗锑制剂。(三)日本分体吸虫病1.概述即血吸虫病,人、牛、羊、猪为主要传染源。2.发育过程(1)成虫寄生于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2)尾蚴主要经皮肤感染胎儿。3.流行特点(1)流行区域长江三角洲(水网型)、长江中下游(湖沼型,感染率最高)、除上海外省区(山丘型)。(2)发病季节春夏多发,青壮年感染率最高。4.症状体温升高、不规则间歇热、腹泻或便血、消瘦、发育迟缓、贫血、衰竭而死、母牛流产、犊牛成为侏儒牛。5.病 变多见于肠道、肝脏、脾脏,基本病变是虫卵沉着在组织中所引起的虫卵结节。6.诊断粪便毛蚴孵化法、间接血凝试验。虫体特征雌雄异体,寄
6、生时雌雄合抱,虫体呈长圆柱状,外观线状。3 7.治疗吡喹酮;灭螺氯硝柳胺乙醇胺盐。8.预防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联防联控、人畜同治、重点管理传染源。(四)猪囊尾蚴病1.概述是人体内猪带绦虫的幼虫,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2.形态特征幼虫为椭圆形;成虫即猪带绦虫,或“有钩绦虫”;虫卵为圆形,内含六钩蚴。3.发育过程(1)中间宿主猪;(2)终末宿主人。4.症 状 一般无明显症状,猪多因吃了被人类污染的饲料引起。5.诊 断 在肌肉中,尤以前臂外侧肌肉群的检出率最高。6.预 防 抓好“查、驱、检、管、改”五个环节。7.治 疗 吡喹酮、丙硫咪唑。(五)棘球蚴病1.概 述 即“包虫病”,为终末宿主犬小肠的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绵羊最易感,多寄生于肝肺内。 2.致病作用 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过敏作用。3.预 防 禁用病死肝、肺喂犬。4.治 疗 吡喹酮、丙硫咪唑。5.确 诊 剖检在肝、肺发现虫体。(六)旋毛虫病1.概述 肉品卫生检疫项目之一、2.发育过程(1)成虫寄生小肠;(2)幼虫寄生横纹肌。3.流行病学主要传染源猪、犬、猫、鼠。鼠是猪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猪是人类旋毛虫病的主
7、要传染源,人感染旋毛虫 多由生吃或食用不熟的肉类而引起。4.诊 断(1)压片镜检法(剪取麦粒大小的肉样24粒,镜检包囊幼虫,包囊呈梭形,囊内有卷曲的虫体)。 (2)肌肉消化法。5.治疗 丙硫咪唑。第四单元 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一)伊氏锥虫病1.概述即苏拉病,寄生于马、牛的血液、淋巴结、造血器官中;以纵分裂法进行繁殖;由虻传播。2.流行病学 马和犬最易感,79月多发。3.临床特征 胸前、胯下、阴茎部位皮下水肿。(1)马感染后呈急性经过,死亡高,体温40以上,稽留数日后恢复正常,之后又升高,如此反复;消瘦、贫血、黄疸、瞬膜上见出血斑、体下垂部水肿。(2) 牛感染后呈慢性经过。4.诊 断 在血液中查出虫体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如压滴标本检查。5.防 控 临床常采用药物预防。 萘磺苯酰脲、喹嘧胺、氯化氮胺菲啶盐酸盐。(二)新孢子虫病1.形态特征(1)卵囊 在终末宿主犬肠道中,呈网形。(2)速殖子 存在于中间宿主牛胎盘中。(3)包囊 存在于新生犊牛神经系统中,呈圆形。4 2.症 状 牛流产、犊牛先天性神经肌肉损伤。3.病 变 非化脓性脑脊髓炎。4.诊 断 特异性抗体染色,间接免疫荧光试验。5.防
8、 治 淘汰病牛和血清抗体阳性牛。(三)隐孢子虫病1.症状犊牛和羔羊严重腹泻、禽类剧烈呼吸道症状、人严重腹泻,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2.发育过程(1) 卵囊、子孢子、裂殖子、滋养体、配子体、配子等。(2)卵囊内含4个裸露子孢子或1个大残体。3.流行特点(1) 水源污染为重要原因,潮湿、温暖季节多发。(2) 奶牛以安氏隐孢子虫最为常见,禽类中以贝氏隐孢子虫最为广泛。4.诊 断 用饱和蔗糖液漂浮法收集粪便中的卵囊,在油镜下镜检呈玫瑰红色的卵囊。取死亡病例消化道黏膜。做成 涂片,用齐-尼氏染色法染色,在绿色背景上观察圆形的红色虫体。5.防 治(1) 粪便的有效处理和环境卫生控制最为有效。(2)消毒药氨水或福尔马林。(四)肉孢子虫病1.发育过程(1) 终末宿主犬,小肠上皮细胞内。(2) 中间宿主草食动物,肌肉内。2.诊 断 肉眼可见肌肉中黄白色包囊,压破包囊后镜检香蕉形慢殖子或粪检卵囊或孢子囊。 3.防 治 严禁犬、猫接近畜禽。(五)华支睾吸虫病1.发育过程(1)寄生于人、犬、猫、猪的肝脏、胆囊、胆管内。(2)虫体扁平呈叶状, 成虫寿命可达20年。(3) 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和
9、虾。人、猪、犬、猫由于吞食这类鱼虾而被感染。 2.症 状 多为隐性感染。3.诊 断 离心法粪检虫卵。虫卵上端有卵盖,下端有一小突起,内含毛蚴。4.治 疗 吡喹酮、丙硫咪唑、六氯对二甲苯。5.预 防 军犬应定期粪检,不吃生鱼虾。(六)类圆线虫病1.概 述 即“杆虫病”,第一期幼虫为杆虫型,第二期幼虫为丝虫型(对动物有感染性)。2.形态特征(1)动物体内虫体为雌虫,自由世代的虫体生活在土壤中,虫卵为圆形、壳薄,内含折刀样幼虫。 (2)生活史为世代交替。3.流行特点(1)主要感染途径 皮肤。(2) 兰氏类圆线虫寄生于猪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黏膜内。4.症 状 1月龄仔猪最易感,消瘦、生长迟缓、大批死亡。5.病 变 湿疹,肺泡出血,卡他或水肿或溃疡性肠炎。6.诊 断 粪检虫卵可确诊。7.治 疗 噻苯唑。(七)毛尾线虫病1.概 述 即“毛首线虫病”、“鞭虫病”。虫体呈乳白色,雄虫后部弯曲、雌虫后端钝圆,虫卵呈棕黄色,腰鼓形, 卵壳厚,两端有塞。5 2.流行特点 主要寄生于盲肠,四月龄猪感染率最高,多为夏季感染、秋冬出现症状。3.病 变 盲、结肠的广泛性慢性卡他炎症。4.诊 断 粪检虫卵或剖检发现虫体。5.治 疗 左咪唑、苯硫咪唑。(八)疥螨病1.流行特点疥螨寄生于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寄生虫学四色笔记》由会员图***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兽医寄生虫学四色笔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