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学四色笔记

23页
  • 卖家[上传人]:图***
  • 文档编号:599715656
  • 上传时间:2025-03-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0.24KB
  • / 2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中兽医学四色笔记(临床科目15分从这里出)第一单元 基础理论(一)阴阳五行学说1.中兽医学概况(1)指导思想阴阳五行(2)特点辩证论治、整体观念 “治未病”(预防思想)年年考(3)核心内容 脏腑经络(4)治疗手段 针灸、中药(5)中(兽)医理论源泉 黄帝内经2.五行的应用 五行部分出题少,要记住五脏配五行(如肝属木 ),记住生克乘侮规律即可。(1)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2)五行相侮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3)母病及子如肝(木)病传心(火);病情较轻。(4)子病犯母 如脾(土)病传心(火);病情较重。(5)相乘为病 如木旺乘土;病情较重。(6)相侮为病 如木旺侮金;病情较轻。3.阴阳学说的应用(1)生理方面 物质(阴)和功能(阳)的关系(2)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1)正气 泛指机体的抗御病邪的能力(2)邪气 即致病因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3.诊断方面(1)分析症状的阴阳属性 阴阳失调是发病根本原因。常考(2)辨别证候的阴阳属性 指导疾病诊断: 色泽、声息、脉象等。4.治疗方面 “实则泻之,虚则补之”5.五行的相互关系及

      2、应用(1)五行相生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母子关系”(2)五行相克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所胜,所不胜关系”(3)五行相乘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太过”“不及”6.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1)阴阳对立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制约。“热者寒之,寒者热之”(2)阴阳互根 双方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孤阴不生,独阳不长”(3)阴阳消长 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属性互换的关系。 “阴消阳长,阳消阴长”(4)阴阳转化 一定条件下,彼此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 极生寒”。(二)脏腑学说1 1.五脏的生理功能(1)心的生理功能 主血脉、藏神、主汗,开窍于舌。(2)肺的生理功用主气、可呼吸、宣降、通调水道、主一身之表、外合皮毛,开窍于鼻。(3)脾的生理功能 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外应于唇。(4)肝的生理功能 藏血、主疏泄、主筋,开窍于目。(5)肾的生理功能 藏精、主命门之火、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开窍于耳、司二阴。2.六腑的生理功

      3、能 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1)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与肝相表里。(2)胃的生理功能受纳和腐熟水谷;与脾相表里。(3)小肠的生理功能受盛化物和分别清浊;与心相表里。(4)大肠的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与肺相表里。(5)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与肾相表里。(6)三焦上焦 司呼吸、主血脉。中焦 腐熟水谷。下焦分别清浊。三焦与心包络相表里。理解即可。五脏六腑的功能,开窍和系统联系需要记住,此处一定有考题。(三)气血津液1.气的运动形式(气机) 升、降、出、入。2.气的种类 元气、宗气、营气、卫气。3.血的生理功能 营养和滋润全身。4.气血津液 是机体组成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需理解。常见的气血病,跟后边的辩证以及方药等是相通的。(四)经络1.十二经的命名和交接规律(1)前肢 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 少阴心经阳明大肠经 少阳三焦经 太阳小肠经(2)后肢 太阴脾经阳明胃经厥阴肝经少阳胆经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需掌握,有考过真题。(五)病因1. 六淫1)六气 风、寒、暑、湿、燥、热。既有外感,也有内生。2)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兼挟性;转化性。3)性质、致病特点及常见病证风邪致病特征风

      4、为“六淫之首”“百病之始”; 风性轻扬开泄;风性善行数变;风性主动,寒邪致病特征寒性阴冷、易伤阳气;寒性凝滞、易致病痛;2 寒性收引:暑邪致病特征暑性炎热,易致发热;暑性升散,耗气伤津;暑多挟湿,湿邪困脾。湿邪致病特征湿为阴邪、易损脾阳;湿性重浊、其性趋下;湿性黏滞,缠绵难退;燥邪致病特征燥性干燥、易伤津液;燥易伤肺。火邪致病特征火为热极,其性炎上;火邪易生风动血;易伤津液。能够知道各个邪气的致病特点。第二单元 辨证论治( 一)诊法1.中兽医(学)的诊断特色 察口色和切脉。2.口色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口色应从舌色、舌苔、口津、舌形等多方面的变化进行观察。(1)舌色白 色主虚证,为气血不足之兆;赤色 主热证;青色主寒、主痛、主风;黄色 主湿,多为肝、胆、脾的湿热引起;黑色主寒极、热极。(2)舌苔白 苔主表症、寒证;黄苔 主里证、热证;灰黑苔热证、寒湿。(3)舌形纹理粗糙苍老,主实证、热证;纹理细嫩,主虚证、寒证。淡白胖嫩,主脾肾阳虚;舌红肿胀,属热毒亢盛;舌肿满口,属心火太盛;瘦薄色淡,为气血两虚。3.切脉的部位马切双凫脉或颌外动脉;牛切尾动脉;猪、羊、犬 切股内动脉。4.常见反脉(六大纲

      5、脉)的主证(1)浮脉与沉脉 二者部位深浅相反。浮脉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证,浮而无力为表虚证。见于内伤久病的虚症、大失血。沉脉主里症。沉而有力为里实证,沉而无力为里虚证。可见表邪初感。3 (2)迟脉与数脉 是脉搏快慢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主寒证。迟而有力为寒实证,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见于热邪结聚、阻滞血脉流行。数脉主热证。数而有力为实热证,数而无力为虚热证。可见于虚阳外越。(3)虚脉与实脉 是脉搏力量强弱相反的两种脉象。虚脉按之空虚,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及脏腑虚症。实脉按之实满,主实证。(二)辩证1.八纲辩证 八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表证(1)特点 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2)症状 舌苔薄白、恶风寒;咳嗽、鼻流清涕、气喘;脉浮。里证(1)特点 病在脏腑,病变较深;(2)症状 根据里寒、里热、里虚、里实证候的不同,症状各有所特点。寒证(1)病因 外感风寒、内伤致病;(2)症状 口色淡白、舌苔白、脉迟;尿清长、粪稀、鼻寒耳冷、 四肢发凉 (寒象)热证(1)病因 外感风热、久病阴虚;(2)症状 口色红、口津减少、 舌苔黄、脉数;尿短赤、粪干或泻痢、身热 (热象)虚证(1)病因

      6、劳役过度;(2)症状 口色淡白、无舌苔、头低耳耷;体瘦毛焦、 四肢乏力;脉虚。实证(1)病因 感受外邪、内脏机能活动障碍;(2)症状高热、烦躁,喘息气粗、腹胀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小、舌红苔厚,脉实有力。阴证(1)病因 阴盛阳虚、机能衰退、脏腑功能下降;(2)症状体瘦毛焦、倦怠喜卧、体寒肉颤、怕冷喜暖,口流清涎、肠鸣腹泻、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阳证(1)病因 邪气盛而正气未衰,正邪斗争激烈;(2)症状兴奋、狂躁、口渴、体热、口舌生疮;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腹痛起卧、气急粗喘、便秘,脉象洪大或浮数。表热实证属阳证;里寒虚证属阴证。表里 深浅轻重;寒热 疾病性质;虚实 邪正盛衰; 阴阳 疾病类别。2.脏腑辩证(1)心与小肠病证心气虚(1)主证 心悸、气短乏力、自汗、舌苔白、脉虚(2)治则 养心益气、安神定悸(3)方例 养心汤。心阳虚(1)主证 形寒肢冷、舌淡、脉细弱(2)治则 温心阳、安定神;4 (3)方例 保元汤。心血虚(1)主证 心悸、浮躁、 易惊、口色淡白、脉细弱;(2)治则 补血养心、镇惊安神;(3)方例 归脾汤或四物汤加减。5 心阴虚(1)主证 午后潮热、盗汗、舌

      7、红少津、脉细数;(2)治则 养心阴、安心神;(3)方例 补心丹。心热内盛(1)主证高热、大汗、气喘、粪干尿少、舌红、脉象洪数;(2)治则 清心泻火、养阴安神;(3)方例 香薷散。痰火扰心(1)主证 发热、气粗、眼急惊狂,苔黄腻,脉象滑数;(2)治则 清心祛痰、镇静安神;(3)方例 镇心散。小肠中寒(1)主证 腹痛起卧、 稀粪,口流清涎、 口色清白、脉象迟沉;(2)治则 温阳散寒、行气止痛;(3)方例 橘皮散。(2)肝与胆病证肝火上炎(1)主证两目红肿、羞明流泪、晴生翳障;粪干、尿浓赤黄、口色鲜红;脉象弦数;(2)治则 清肝泻火、明目退翳;(3)方例 决明散。肝血虚(1)主证 眼干、视力减退、蹄壳干枯皲裂、肢体麻木、口色淡 白;脉象弦细;(2)治则 滋阴养血、平肝明目;(3)方例 四物汤。肝风内动热极生风(1)主证 粪干、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数;(2)治则 润肠通便;(3)方例 当归苁蓉汤。食积大肠(1)主证 粪便不通、肚腹胀痛、口腔酸臭,尿色少浓、口色赤红、舌苔黄厚,脉沉有力;(2)治则 通便攻下、 行气止痛;(3)方例 大承气汤。大肠湿热(1)主证发热、腹痛、泻痢、口渴、尿短赤、口

      8、色红黄、苔黄腻,脉象滑数;(2)治则 清热利湿、调气和血;(3)方例 白头翁汤。大肠冷泻(1)主证耳鼻寒冷、肠鸣如雷、尿少而清,口色青黄、舌苔白滑,脉象沉迟;(2)治则 温中散寒、渗湿利水;(3)方例 桂心散或橘皮散。5.肾与膀胱病证肾阳虚肾阳虚衰(1)主证形寒肢冷、腰腿不灵,泄泻、小便减少,公畜性欲减退、母畜宫寒不孕;口色淡、舌苔白,脉沉迟无力;(2)治则 温补肾阳;6 (3)方例 肾气散。肾气不固(1)主证小便频数而清、腰腿不灵、公畜滑精早泄、母畜带下清稀、胎动不安、舌淡苔白,脉沉弱;(2)治则 固摄肾气;(3)方例 缩泉丸。肾阴虚(1)主证瘦弱、腰胯无力,低热不退、盗汗、粪干,公滑精、母不孕,视力减退、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2)治则 滋阴补肾;(3)方例 六味地黄丸。膀胱湿热(1)主证尿频而急、淋漓不畅,排尿困难,常作排尿姿势,痛苦不安,尿液短赤、浑浊,或带有脓血、砂石。口色红、苔黄腻,脉滑数;(2)治则 清利湿热;(3)方例 八正散或滑石散。3.六经辨证 太阳、阳明、少阳三阳证;太阴、少阴、厥阴三阴证。(1)太阳病证太阳伤寒(1)主证 恶寒、发热、跛行、无汗、咳嗽、气喘、脉浮紧;(2)治则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3)方例 麻黄汤加减。太阳中风(1)主证 恶风、发热、汗自出、脉浮紧;(2)治则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3)方例 桂枝汤加减。(2)阳明病证阳阴经证(1)主证 身热、汗出、呼吸粗喘、口渴、苔黄燥、脉洪大;(2)治则 清热生津;(3)方例 白虎汤。阴明腑证(1)主证身热、汗出、便秘燥结、粪球干小,甚至闭结不通,尿短赤,脉沉有力;(2)治则 清热泻下;(3)方例 大承气汤,津亏者增液承气汤。(3)少阳病证(1)主证 微热不退、寒热往来,不欲饮食、脉现弦象;(2)治则 和解少阳;(3)方例 小柴胡汤。4.卫气营血辨证用于辨外感热病的一种辨证方法; 卫分主表,病在肺和表皮; 气分主里,病在肺、肠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学四色笔记》由会员图***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中兽医学四色笔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