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自考《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归纳

3页
  • 卖家[上传人]:海***
  • 文档编号:599136147
  • 上传时间:2025-03-0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6.06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市场营销名词解释:1.市场营销,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从两个角度表述了市场营销的含义:从社会角度看,市场营销就是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通过市场变潜在交换为现实交换的活动,也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同别人自由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取其所需、所欲之物的社会过程;从管理角度看,市场营销就是当一桩潜在交易中至少有一方在考虑如何从另一方获得所渴求的反应时而形成的目的和手段的过程,包括选择目标市场,通过创造、传递和传播优质的顾客价值,来获得、保持和发展顾客。2.营销者、预期顾客,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价值实现的过程就是交易的过程,价值的实现是交易双方价值的共同实现。交易双方积极主动寻求响应的一方称为营销者,而另一方则称为预期顾客。3.相互营销,交易双方并非总是存在主动和被动的关系,如果出现交易双方都积极寻求响应的情况,则双方都称为营销者,这种情况称为相互营销。4.需要,是指人类的基本要求,当需要趋向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变成了欲望。5.欲望,当需要趋向某些特定目标时,就变成了欲望.6.需求,是指对有能力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欲望,即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1)欲望;(2)购买能力。7.交换,是

      2、通过提供某种东西作为回报,从某人处取得自己所需物品的行为。8.交易,则是指双方之间的价值交换所构成的一种行为。9.市场,是指商品买卖的场所,也是一系列交换关系的总和。10.市场营销学中的关系,是指企业与其经营活动中的关键成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顾客等)所形成的一系列长期稳定的交易关系。市场营销的目标是不仅要实现企业的价值,而且要使这种价值长期保持下去,使企业能在动态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市场营销不是简单的一次或几次交易,而是通过适当的方式来建立与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稳定关系。11.市场营销学中的网络,是指由企业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广告商、金融机构等)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12.市场营销哲学,也称市场营销导向,是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中,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者利益关系所持的态度、思想和观念。13.顾客导向,是指对市场中每一位顾客的需要都加以区分,并收集不同顾客的历史交易信息、消费习惯和偏好信息等各种相关资料,以此为基础为市场中不同的顾客分别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14.目

      3、标市场,是指企业营销活动所针对的具有相似需要的顾客群体。15.整合营销,是指企业以顾客为中心,整合内部所有资源,以提高顾客的服务水平和满足程度,使所有部门都为满足顾客的利益提供协调一致的服务。16.市场营销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创造、建立和保持与目标市场之间的互利交换关系,而对设计方案进行的分析、计划、执行与控制。17.负需求,是指绝大多数人对某个产品感到厌恶,甚至愿意出钱回避它的一种需求状况。18.无需求,是指目标市场对产品毫无兴趣或漠不关心的一种需求状况。例如,多数男士对面膜等产品往往没有兴趣。19.潜在需求,是指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对某物有强烈的渴求,而现有产品或服务又无法使之满足的一种需求状况。例如,现在的消费者对某些节能低耗产品的需求。20.下降需求,是指市场对一个或几个产品的需求呈下降趋势的一种需求状况。例如,产品更新换代后,人们对过时产品常常会出现下降需求。21.不规则需求,是指某些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在一年的不同季节,或一周的不同日子,甚至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波动很大的一种需求状况。22.充分需求,是指某种物品或服务目前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等于预期的需求水平和时间的一种需求状

      4、况。23.过量需求,是指某种物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超过了企业所能供给或所愿供给的水平的一种需求状况。24.4P理论,美国营销学家麦卡锡于1960年将这些变量归结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个方面,即著名的4P理论。25.6P理论,即在原有4P组合的基础上加入了“权力”和“公共关系”两个变量。其主旨就在于强调要利用这两个新加入的变量打破国际或国内市场上的贸易壁垒,如政府机构可以通过采取进口限制、外汇控制等措施约束外来企业及其产品。26.营销道德,是商业道德的一个分支。同营销活动本身相比,它是一个更为新兴的概念。27.市场营销学中的网络,是指由企业及其所有利益相关者(顾客、员工、供应商、经销商、广告商、金融机构等)所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市场网络。在现代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市场网络的规模和稳定性是形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28.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29.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所能获得的一组利益的总和。30.服务价值,是指顾客在购买经历中由于获得商家提供的各种服务而产生的价值。服

      5、务涉及售前、售中、售后3个方面。31.人员价值,是指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率与质量、经营作风、应变能力等所产生的价值。32.形象价值,是指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的价值。包括企业的产品、技术、质量、包装、商标、工作场所等有形因素所产生的价值,以及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行为、经营行为、服务态度、作风和企业的价值观念、管理哲学等无形因素所产生的价值等。 33.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在挑选和购买某种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各种形式的成本之和,主要包括货币、时间、体力、精神4个方面。34.货币成本,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需支付的货币资金的总和。35.时间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而耗费的所有与之相关的时间。36.体力成本,是指顾客在购买过程中的体力消耗。37.精神成本,是指顾客购买产品或服务时在精神方面的支出。38.顾客满意,是指顾客通过将某种产品可感知的效果(或结果)与其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顾客的满意状态取决于2个方面,即购买前的预期和购买后的感知效果。39.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对某一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不断

      6、提高的基础上,重复购买该产品或服务,以及向他人热情推荐该产品或服务的一种行为表现。可以从顾客的情感和行为2个方面理解。40.关系营销,是企业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等关键成员建立长期满意关系的实践活动,其目的是保持与企业关键成员之间的长期交易关系。41.交易营销,关注单次交易利润最大化,而不考虑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的营销行为叫做交易营销。42.市场营销调研,是指系统地设计、收集、分析和提出数据资料,并提供与企业所面临的特定营销状况有关的调查结果。狭义的市场营销调研将市场营销调研的领域锁定在对顾客或顾客需求的研究方面;广义的市场营销调研将市场营销调研的领域扩展为一切与市场营销活动有关的方面。43.探索性调研,是指在企业对市场状况不甚了解或对问题不知从何处寻求突破时所采用的一种调研方式。44.描述性调研,是指对已经找出的问题做如实反映和具体回答。45.因果性调研,也称解释性市场营销调研,是指为了解市场上出现的有关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进行的调研。46.预测性调研,是指在描述性调研和因果性调研的基础之上,依据过去和现在的市场经验以及科学的预测技术,对市场未来的趋势进行测算和判断,以便得出与客观事实

      7、相吻合的结论。47.市场需求,是指一个产品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和一定的时期内,在一定的营销环境和一定的营销方案下,特定的顾客群体所愿意购买的总数量。48.市场潜量,是营销努力或营销费用极大时市场需求的极限。 49.企业需求,是指企业在营销努力的基础上估计的市场需求份额。50.企业潜量,是指当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营销努力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能达到的极限。51.总市场潜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行业营销努力水平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所能获得的最大销售数额。52.市场营销策划,也称市场营销企划,是指为实现一定的营销目标,在对企业的营销现状予以准确分析并有效运用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对一定时期内的企业营销活动的方针、战略、实施方案与具体策略的预先设计和控制。53.微观营销环境,是指对企业营销能力构成直接影响的各种力量,主要由企业外部的供应商、竞争者、社会公众、营销中介、顾客及企业自身所组成,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54.密集型成长战略,是指公司在原有生产领域内充分利用产品和市场方面的潜力,寻找改进现有业务和未来发展机会的市场渗透战略,是指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在现有市

      8、场上增加现有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量,以提高市场份额。55.市场开发战略,是指公司用现有产品去开辟新市场的一种战略。56.产品开发战略,是指开发出若干有潜在利益的新产品,以扩大产品在现有市场上的销售量的一种战略。57.中间商,是指协助企业寻找顾客或直接与顾客进行交易的商业性企业,包括代理中间商和经销中间商两类。58.经销中间商,又称买卖中间商,其买进商品,取得商品所有权,然后再出售并获得销售利润,主要包括批发商和零售商。59.实体分配机构,主要是指协助企业储存货物并将货物从原产地运往目的地的专业机构,包括仓储公司、运输公司等。60.营销服务机构,主要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市场定位、产品促销、营销咨询等方面的营销服务,包括市场调研公司、广告公司、传媒机构及市场营销咨询公司等。61.财务中介机构,主要是指协助企业融资或分担货物购销储运风险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62.顾客,是指具有支付能力的实际和潜在的购买者。63.宏观营销环境,是指那些给企业带来市场机会和威胁的主要社会力量。64.产业结构,指各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和所占比重及相互之间的关系。65.消费者收入,是指消费者个

      9、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货币收入,通常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利息、红利和馈赠等。消费者收入是社会购买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入的多少不仅能决定消费者市场购买力水平的高低,而且会影响消费者的支出行为模式。66.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从个人总收入中扣除各项应缴税款和非税支出后的实际收入,即能够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数额。个人可支配收入构成实际购买力。67.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即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活所必需的支出和其他固定支出(如用于租房、水电、食物、燃料、服装等的费用)后的余额,这是影响消费需求变化的最活跃的因素。68.“恩格尔定律”,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恩格尔在对不同家庭收入调査的基础上,发现了家庭收入变化与各方面支出变化之间比例关系的规律性,即著名的“恩格尔定律”。其要点是: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下降;用于住房及家庭日常支出的费用比重基本不变;用于服装、娱乐、保健和教育等其他方面及储蓄的支出比重会上升。69.“恩格尔系数”,人们将恩格尔提出的食物支出与家庭消费支出总额之比,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表明生活越富裕;恩格尔系数越大,则生活水平越低。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参数。70.储蓄,是指城乡居民将可任意支配收入的一部分储存待用。储蓄的形式可以是银行存款,也可以是购买债券或手持现金。71.信贷,是指金融或商业机构向有一定支付能力的消费者融通资金的行为,其主要形式有短期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等。72.政治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外部政治形势和状况,以及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给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带来的或可能带来的影响。73.法律环境,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法规、法令和条例等,它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准则,企业只有依法进行各种营销活动,才能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74.社会文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水平、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审美观念等的总和。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消费动机、消费行为,以及对商品价值的理解和对企业营

      《自考《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归纳》由会员海***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市场营销》名词解释归纳》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收藏店铺
    相关文档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