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云计算一、什么是云计算?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对此有这样一个权威和经典的定义:“所谓云计算,就是这样一种模式,该模式允许用户通过无所不在的、便捷的、按需获得的网络接入到一个可动态配置的共享计算资源池(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存储、应用及业务),并且以最小的管理代价或业务提供者交互复杂度即可实现这些可配置计算资源的快速发放与发布。”二、对于云计算时代,先不说云计算的定义,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自来水、电和天然气,有没有想过这些资源使用起来为什么这么方便呢?不需要自己去挖井、发电,也不用自己搬蜂窝煤烧炉子。这些资源都是按需收费的,用多少付多少费用。有专门的企业负责生产、输送和维护这些资源,用户只需要使用就可以了。三、云计算具有什么特性?(1)计算资源集成提高设备计算能力。(2)分布式数据中心保证系统容灾能力。(3)软硬件相互隔离减少设备依赖性。(4)平台模块化设计体现高可扩展性。(5)虚拟资源池为用户提供弹性服务。(6)按需付费降低使用成本。四、前面介绍了云计算系统的业务模型包括IaaS、PaaS、SaaS、DaaS等,那么,这些服务的IT资源部署在哪里呢?根据IT资源部署的方式,以及面
2、向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云服务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类。五、如何大大缩短游戏创业团队的开发周期?利用服务计算技术支撑该业务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利用网络进行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Web服务(Web Service)。Web服务是一个用统一资源标识(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URI)的软件实体,其接口和绑定可以用XML协议定义、描述和发现。第二章 大数据一、何为大数据的内涵和外延?由于大数据是新衍生出来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拓展和变化,目前还没有一个被业界广泛采纳的明确定义。 2011年5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在报告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中这样描述:大数据是指其大小超出了典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几乎同时,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在编制的年度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中给大数据下了一个定义:一般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数据形式;数据量超过100TB并且是高速、实时的数据流。二、互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
3、发展,对大量数据的产生起到了催化作用,使数据产生了什么变化?一是数据的产生由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扩展;二是数据的产生从Web 1.0向Web 2.0扩展;三是数据的产生由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扩展;四是数据的产生由计算机-互联网向物联网扩展。三、什么是分布式文件系统?指文件系统管理的物理存储资源不用直接连接在本地节点上,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节点(可简单理解为一台计算机)相连;或者是若干个不同的逻辑磁盘分区或卷标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完整的有层次的文件系统。DFS为分布在网络上任意位置的资源提供一个逻辑上的树形文件系统结构,从而使用户访问分布在网络上的共享文件更加简便。四、多模态数据融合主要有哪些方式?前端融合(early-fusion)或数据水平融合(data-level fusion)、后端融合(late-fusion)或决策水平融合(decision-level fusion)、中间融合(intermediate-fusion)。五、主要的可视化工具和软件有哪些?1.入门级工具2.信息图表工具3.地图工具4.可视化设计工具5.专家级可视化分析工具六、大数据的安全与传统的数据安全究竟有什么差别
4、?与传统的数据相比,大数据本身的特性给其带来了更高的风险,如大数据更容易成为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涉及国家安全、大数据加大隐私泄露风险等。对于大数据的安全,如果单纯从这些特性本身来看,只是对现有数据安全手段的可扩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没有改变对现有数据安全功能的要求。第三章 人工智能一、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萌芽阶段:在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标志着人工智能的诞生。起步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反思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应用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低迷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0年。蓬勃发展阶段:2011年至今。二、搜索引擎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第一个阶段:分类目录搜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文本检索阶段。第三个阶段:链接分析阶段。第四个阶段:人工智能阶段。三、自20世纪50年代研究机器学习以来,不同时期的研究途径和目标并不相同,大致可以划分为哪些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
5、0年代。第二阶段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第四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四、生成对抗网络存在哪些缺点?(1)协同的训练方法使得模型训练存在梯度消失和模式崩溃的问题,使得一部分训练数据的特征缺失,生成的样本效果差强人意;(2)训练生成对抗网络需要达到纳什均衡,但此平衡难以控制,因此训练效果不稳定;(3)对于离散形式的数据,如文本数据,由于其映射标签是一个独热(One-hot)标签,因此判别网络对于生成网络产生不同数据的判别结果可能一致而不具有意义,因此生成对抗网络无法处理离散数据。五、语音识别一般要经过哪些步骤?(1)语音预处理,包括对语音的幅度标称化、频响校正、分帧和加窗等内容。(2)语音声学参数分析,包括对语音共振峰频率、幅度等参数,以及对语音的线性预测参数、倒谱参数等的分析。(3)参数标称化。(4)模式匹配,可以采用距离准则或概率规则,也可以采用句法分类等。(5)识别判决,通过最后的判别函数给出识别的结果。第四章 现代通信技术一、通信媒体可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传输媒体、存储媒体。感觉媒体如电子文本、电
6、话声音、网络视频等;表示媒体如mp3、mp4等编码器;表现媒体如显示器、电视机等;传输媒体如光缆、电缆、通信设备等通信设施;存储媒体如数字化存储设备。二、在模拟信号的传输中,为何要进行模拟信号的调制呢?因为若要让信号在电信系统中实现长距离传输,则必须使用与电信系统匹配的传输频率,否则,无法达到正常的通信要求。例如,如果直接传输声音信号(频率为3400Hz),那么能传输的距离很短,因此,在发送端,需要先把模拟信号转换成适合长距离传输的调制信号,再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需要把接收的信号解调成原始电信号。三、通信协议的三个组成要素是?(1)语法:确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法主要解决怎么讲的问题。(2)语义:是指控制信息的含义和需要做出的动作及响应,描述讲什么的问题。(3)时序:规定了动作的顺序,说明什么时候做及动作的先后顺序。四、分组交换的原理是?信息以分组数据包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源节点先把需要传输的报文分为若干个分组数据包,再在中间节点存储转发,最后目的节点按发端顺序把接收到的分组数据包合成为报文。五、移动通信的特点有哪些?(1)电磁波的传播具有多径效应。(2)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
7、下工作。(3)移动通信具有多普勒效应。(4)用户经常移动。六、移动通信业务可以按通信方式分为?移动电话业务、无线寻呼业务、集群电话业务、无绳电话业务等。第五章 物联网一、简述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的英文全称是“Internet of Things”,缩写为IoT,直译过来就是“物品们的互联网”,引申含义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具有两层含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便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它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无线数据通信、计算机等技术将互联网扩展到任意物品上,将物品的信息连入互联网,构造了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实物互联网。二、什么是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或数据采集技术。三、位置信息包括哪几个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设备或事件)。也就是说,位置信息承载了“时间”“空间
8、”“对象”三大关键信息。物联网定位技术就是采用某种计算技术,测量在选定的坐标系中人、设备及事件发生的位置。物联网定位技术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重要内容。四、简述传感器的概念。根据IT资源部署的方式,以及面向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云服务分为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三类。五、物联网日渐融入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它也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风险,物联网主要的安全问题有哪些?(1)许多物联网产品制造商和设计师在设计和开发阶段只注重快速推出产品,并没有考虑产品存在的安全风险。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集成安全解决方案,物联网上的大多数设备都会面临网络安全威胁。(2)默认密码通常会导致安全漏洞。(3)许多物联网设备资源受限,不具备实施安全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计算资源。(4)缺乏标准化。虽然现在存在多个物联网安全框架,但没有普遍认可的框架。安全框架的变化不仅会影响物联网的安全,还会阻碍它们之间的互操作性。第六章 工业互联网一、简述工业互联网的概念。2012年,美国通用电气集团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白皮书,拉开了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帷幕。白皮书中阐述了对工业互联网概念的理解:“我们研究了新一类生产力增长的潜力
9、。我们特别提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其带来的机器、设施和系统网络是如何与互联网革命的最新成果(智能设备、智能网络和智能决策)相融合的。我们将这种融合称为工业互联网。”二、工业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哪些?(1)工业互联网带动投资。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首先使得大量资本投入工业互联网领域,国家层面相关支持政策密集落地,各地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投资如火如荼,企业层面工业互联网领域融资规模和融资活动快速增长,产业、科技、金融良性互动的生态快速建立。(2)工业互联网带动消费。对于生活性消费的需求,工业互联网通过供应链柔性生产迎合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刻了解,实时改进产品设计,最终带动消费者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3)工业互联网带动对外贸易。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三、什么是平台化设计?平台化设计是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汇聚人员、算法、模型、任务等设计资源,实现高水平高效率的轻量化设计、并行设计、敏捷设计、交互设计和基于模型的设计,变革传统设计方式,提升研发质量和效率。四、什么是服务化延伸?服务化延伸是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形态,指的是企业从原有制造业务向价值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从以加工组装为主向“制造+服务”转型,从单纯出售产品向出售 “产品+服务”转变,具体包括设备健康管理、产品远程运维、设备融资租赁、共享制造、互联网金融等。五、什么是数字化管理?数字化管理是企业通过打通核心数据链,贯通生产制造全场景、全过程,基于数据的广泛汇聚、集成优化和价值挖掘,优化、创新乃至重塑企业战略决策、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业务活动,构建数据驱动的高效运营管理新模式。第七章 区块链一、区块链的主要特点是?分布式去中心化、可追溯防篡改、透明性与隐
《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类)试题试卷及答案》由会员sat****105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类)试题试卷及答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