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生物必修一百日必背知识点一 易混知识点辨析1.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 只要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只有DNA(2)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有核酸和蛋白质构成,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2. 蓝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生物;蓝细菌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3. 蓝细菌社会与生活联系:淡水域污染后富营养化,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大量繁殖,会形成让人讨厌的水华,影响水质和水生动物的生活。4. 细菌的细胞都有细胞壁?支原体是单细胞生物不具有细胞壁5. 检验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1) 检验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需要斐林试剂将等量甲液与乙液混合现用现配(甲液:质量浓度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水浴加热5065,生成砖红色沉淀(2) 检验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液染成橘黄色,实验材料选择花生,将花生子叶切成薄片,从培养皿中选取最薄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III染料,染色3min;
2、用吸水纸吸取染液,在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3) 检验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使用时,先将加入待测组织样液中注入双缩脲试剂A液1mL,摇匀,再注入双缩脲试剂B液4滴,摇匀,观察颜色变化6. 消耗等量的脂肪比消耗等量葡萄糖需要氧气量大的原因?(或为什么等量的脂肪比糖类含能量大?)答:等量的脂肪中C、H比高,含O量低,消耗等量脂肪消耗氧气量大于等量葡萄糖7. 脂肪、固醇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构成磷脂的化学元素除含有C、H、O外,还含有P和N8. 脂肪是大分子物质吗?答:不是9. 生物体内的多糖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答:生物体内的糖类大多数为含C、H、O的多糖,但几丁质也是一种多糖,但几丁质是含N的多糖延伸题:生物体内的多糖都是经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答:错;几丁质也是多糖,但不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的多糖10.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3、等,元素组成为C、H、O11.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在氨基中?答:错,蛋白质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肽键中12. 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二 常规教材中必背知识点1. 水是良好溶剂,请从分子结构上解释其原因?答: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都容易与水结合2. 水的温度相对不容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的原因?答:由于水中氢键的存在,因此具有较高的比热容3. 利用所学知识找到处理含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方法?你还知道这种物质在哪些方面有应用呢?答: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也可以用于制作食品的包装纸和食品添加剂,也可以用于制作人造皮肤4. 纤维素、淀粉、糖原糖原主要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是人和动物细胞的 储能物质 。人和动物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时, 肝脏 中的糖原便分解产生葡萄糖及时补充。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都是 纤维素 ,不溶于水。在人和动物体内很难被消化,即使草食类动物有发达的消化器官,也需要借助某些微生物的作用才能分解这类糖淀粉是常见的多糖5. 磷脂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甚至N,磷脂的
4、作用?答:磷脂的是构成 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也是构成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6. 胆固醇的作用?性激素的作用?维生素D的作用?答: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7. 蛋白质分子变得结构和种类多样性的原因?答: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的不同及肽键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8. 鸡蛋、肉类经煮熟后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的原因?高温使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9. 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0. 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和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11. 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12. 溶酶体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13. 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14. 胞内结合水的存在形式主要是水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结合
5、,这样水就失去流动性和溶解性,成为生物体的构成成分。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内自由水所占的比例越大,细胞的代谢就越旺盛,而结合水越多,细胞抵抗干早和寒冷等不良环境的能力就越强。15.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16. 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Na+、Ca2+等离子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17. 蛋白质是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具有参与组成细胞结构、催化、运输、信息传通、防御等重要功能18.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19. 基因多样性的原因是: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排列顺序的不同20. 主动运输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21.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0左右时,酶活性很
6、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会升高。酶制剂适宜在低温下保存。22. 细胞内的化学反应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23. 检测CO2的产生可以用澄清石灰水进行检测,通过变混浊程度来描述CO2的多少;也可使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进行颜色变化为由蓝变绿再变黄24. 检测酒精的产生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消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25.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必须掌握26.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必须掌握27. 叶绿体通过类囊体囊状结构堆叠形成基粒,来扩大受光面积。28. 叶绿体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是因为叶绿体内部的膜表面上,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和许多进行光合作用的酶。29. 绿叶中的色素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可用纸层析法进行分离色素。30. 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 DNA 分
7、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分间期结束后,开始进行有丝分裂。31. 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着。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32.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称为赤道板。33.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着丝粒分裂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结果是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这两套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每一套染色体与分裂前亲代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也相同。34.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当这两套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以后,每条染色体逐渐变成细长而盘曲的染色质丝。同时,纺锤丝逐渐消失,出现了新的核膜和核仁,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这时候,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35. 分
8、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所以叫作无丝分裂,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36. 装片的制作制片流程为:解离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过程方法时间目的解离上午10时至下午2时(洋葱根尖分生区有较多的细胞处于分裂期,这会因洋葱品种、室温等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剪取洋葱根尖23 mm,立即放入盛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中,在室温下解离。3- 5 min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漂洗待根尖软化后,用锤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染色把根尖放入盛有质量浓度为0.01 g/mL或0.02 g/mL的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中梁色。3- 5 min甲紫溶液或酷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制片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领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先低倍镜下观察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再换成高倍镜仔细观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细胞37. 由于毛囊中的黑色素细胞衰老,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以老年
9、人的头发会变白。老年人的皮肤上会长出“老年斑”,这也是细胞内色素积累的结果三 新教材中新添必背知识点1.细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结构决定2.糖被是指细胞膜的外表面还有糖类分子,它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这些糖类分子叫作糖被3.细胞骨架:细胞质中有着支持它们的结构;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的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4.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大致是:首先,在游离的核糖体中以氨基酸为原料开始多肽链的合成。当合成了一段肽链后,这段肽链会与核糖体一起转移到粗面内质网上继续其合成过程并且边合成边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再经过加工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网膜鼓出形成囊泡,包裹着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工,然后由高尔基体膜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转运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5.同位素标记法中常用的同位素具有放射性,但也有不具放射性的稳定性同位素如15N、18O6.Mg是构成叶绿素的元素,Fe是构成血红素的元素。P是组成细胞膜、细胞核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必不可少的许多化合物的成分。Na+、Ca2+等离子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如果Ca2+的含量太低,动物会出现抽搐等症状7.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面形成的酯,即 三酸甘油(又称甘油三脂)8.肽键:CONH中C-N之间的化学键9.胰
《高考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苏一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整理》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