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4.1被动运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3页1、被 动 运 输 教 学 设 计课题被动运输 (第一课时)授课班级高一(14)班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与前面学习的细胞膜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密切联系,在本节要掌握渗透作用原理(方向、条件)、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这为第2课时学习的知识奠定基础。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节之前的三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及功能。2.认知能力:学生通过初中的生物学习和一个月的高中生物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科常识的认知能力。教学目标1.通过对渗透作用现象进行分析,阐明渗透作用的条件及原理。2.通过“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说明水分子进出植物细胞的原理,阐释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与质壁分离及其复原的关系。重点1.观察渗透系统模式图,说出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难点1.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2.结合动物细胞的是谁和吸水,描述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自主探究学习法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你的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包水饺用白菜做馅时,放一
2、些盐,过一会儿发现有水分渗出这些都体现了与生物与水之间关系。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到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那么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 呢?二、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渗透作用阅读教材P62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相应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1.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称为渗透作用。扩散: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运动的现象。2.方向:水分子从水的相对含量高的一侧向相对含量低的一侧渗透(还可以通过低浓度溶液高浓度溶液,渗透压低渗透压高表示)。3.条件:(1)具有半透膜;(2)膜两侧溶液存在浓度差。水分子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呢?细胞膜是否相当于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层半透膜呢?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展示图片:水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示意图。动物细胞的细胞质是动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将哺乳动物红细胞分别放在清水、浓盐水、生理盐水中,观察并描述红细胞的形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吸水膨胀;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失水皱缩;外界溶液溶质的浓度细胞质的浓度,细胞形态不变。植物细胞会出现渗透失水和吸水的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4.1被动运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haha****6123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一4.1被动运输(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