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5企业绿色化转型方法论研究报告

45页
  • 卖家[上传人]:职**
  • 文档编号:597862325
  • 上传时间:2025-02-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10MB
  • / 4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企业绿色化转型方法论研究报告(2024 年)2024年12月目 录一、企业绿色化转型背景1(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对企业绿色化转型提出新要求1(二)国际绿色竞争局势导致企业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3(三)可持续高质量推动绿色转型成为企业发展新需求5二、企业绿色化转型主要问题6(一)企业亟待提升绿色转型“基本功”7(二)生产经营绿色转型迈入“深水区”7(三)绿色低碳管理水平仍需“补短板”9三、企业绿色化转型目标和指标制定方法10(一)梳理绿色化政策标准,明确总体要求10(二)考虑地区与行业特点,评估潜在影响12(三)分析各方绿色转型需求,确定重点目标指标13四、离散型企业绿色化转型策略14(一)产品研发绿色化转型15(二)供应商管理绿色化转型18(三)生产绿色化转型20(四)物流运输绿色化转型24(五)销售服务绿色化转型26(六)处置回收绿色化转型28五、流程型企业绿色化转型策略31(一)流程型企业与离散型企业绿色化转型相似策略分析32(二)产品研发绿色化转型32(三)生产绿色化转型34(四)处置回收绿色化转型36六、推动我国企业绿色化转型发展建议37(一)完善政策标准体系37(二)提升转型基础

      2、能力38(三)强化转型保障措施39图 目 录图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8图 2“企业绿色化转型目标指标分布矩阵”模型14图 3离散型企业绿色化转型策略15图 4离散型企业产品研发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18图 5离散型企业供应商管理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20图 6数字化能碳管理实施框架22图 7离散型企业生产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24图 8离散型企业物流运输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26图 9离散型企业销售服务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28图 10退役产品闭环系统架构29图 11离散型企业处置回收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31图 12流程型企业绿色化转型策略32图 13流程型企业产品研发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34图 14流程型企业生产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36图 15流程型企业处置回收阶段绿色化转型策略实施路线图37企业绿色化转型方法论研究报告(2024 年)一、企业绿色化转型背景(一)我国绿色发展战略对企业绿色化转型提出新要求1. 绿色发展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国家层面持续布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

      3、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速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 10 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十余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和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重要一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大重要特征;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是一大新发展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在 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建成美丽中国是一大重要目标。2020 年 9 月,“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自提出“双碳”目标以来,我国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形成了“1+N”政策体系。其中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40方案作为顶层设计,指导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关部门制定能源、工业、城乡建设

      4、、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领域以及具体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各地区按照方案要求制定本地区碳达峰行动方案,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形成了以实现“2030 年前碳达峰”为目标的“碳达峰十大行动”。2024 年 8 月,发布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稳妥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交通运输绿色转型、推进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加速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等重点任务,以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为原则,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2. 绿色发展战略对我国企业绿色化转型要求不断提高企业既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点单位,也是绿色化转型的重要主体。近年来,国家和各主管部门对企业绿色化转型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国家战略层面对企业绿色化转型提出明确要求,逐步细化到绿色技改、绿色采购、绿色供应链管理等具体要求。2024 年 8 月,发布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提出“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企业建立健全节能降碳管理机制”“引导企业执行绿色采购

      5、指南,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要求中央企业等大型企业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绿色化转型中发挥示范引 领作用。2021 年 11 月,发布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到 2025 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 2020 年下降 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20 年下降 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 2030 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65%以上,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要求中小企业释放绿色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提升企业绿色化转型活力。2021 年 12 月,工信部发布“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将“绿色集约”确定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实施“中小企业绿色发展促进工程”,将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实施绿色化改造、强化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与服务列为重点任务,推动中小企业集聚化、绿色化发展。(二)国际绿色竞争局势导致企业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1. 绿色

      6、贸易壁垒逐步加强,企业出口面临重大挑战为保护本土产业的发展优势,部分发达经济体正在逐步构建绿色贸易壁垒,通过碳关税等手段限制进口产品在当地销售。为应对绿色贸易堡垒,保证产品竞争优势,我国出口型企业需提升自身绿色化发展水平。当前,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存在两种形式。一是加强进口产品绿色属性要求。以欧盟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针对在本地销售的部分产品或原材料提升环境属性要求,提高进口产品进入当地市场门槛。例如,欧盟制定的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对进入欧洲市场销售的电池产品提出了一系列环境相关要求,包括开展碳足迹核查、提供电池护照(涵盖产品成分、技术规格、碳足迹等信息)等,我国动力电池产品出口至欧洲地区面临更大挑战。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十大出口目的地中包含德国、比利时、荷兰等三个欧盟国家,出口额分别达到 2963.2 万美元、1486.9 万美元与 1380.9万美元,电池和废电池法规对我国动力电池制造企业影响较大,相关企业需要持续提升产品碳足迹管理能力以及绿色化发展水平。二是针对高碳排放行为征税。通过对进口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高 碳排放行为征收额外税款,削弱产品价格优势。例如,欧

      7、盟已制定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将于 2026 年起对进口的钢铁及钢铁制品、水泥、铝及铝制品、化肥、电力、氢气产品进行征税。美国的清洁竞争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也明确提出对化石燃料、精炼石油产品、石化产品等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税。在未来,欧美碳关税或将由原材料向终端产品延伸,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我国具备出口优势的产品存在被征收碳关税的风险,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或将受到一定打击。2. 绿色供应链加速创建,我国供应商面临更高要求为实现绿色化高水平发展,欧美等发达经济体正逐步将绿色化管理范围扩展至整个供应链,并陆续出台相关管理政策,提升针对供应链绿色化管理、信息披露等方面的管理要求。以欧盟为例,欧盟已建立相对成熟的绿色供应链政策体系。管理方面,2024 年 7 月生效的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CSDDD),明确要求企业针对包含上游供应商在内的全价值链开展可持续发展相关风险的尽职

      8、调查。这将导致我国企业面临其欧盟客户提出的更高的环境相关管理要求。信息披露方面,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Directive, CSRD)于 2023 年 1 月正式生效,将信息披露的范围从企业自身扩展至供应链各环节,并需要进行数据鉴证。这导致欧盟企业对中国供应商制定更加严格的绿色化管理、数据统计与信息披露要求。作为绿色供应链的创建主体,跨国公司也在逐步强化供应商的绿色化管理。在能源、消费电子、汽车制造、快消品等多个行业,涌现出一批绿色供应链管理先行企业。例如,宝马明确了供应链绿色化发展目标,计划到 2030 年,供应链中单车碳排放较 2019 年降低 20%,并开展“中国供应链减排计划”,推动中国供应商的节能减排工作。这意味着其中国供应商在可再生电力使用、再生材料利用、低碳技术应用等方面面临更高要求。(三)可持续高质量推动绿色转型成为企业发展新需求绿色化有助于筑牢企业健康发展底线。一是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规定。例如在污染物排放方面,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明确提出企事业单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须依法承

      9、担责任。污染物减排等绿色化转型措施可以规避企业因环保监管带来的罚款、停业整顿等风险,保障企业稳定健康经营。二是持续跟踪政策规范要求。例如在用能设备使用领域,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持续发布并更新重点用能产品设备能效先进水平、节能水平和准入水平,对工业、商业、信息通信等领域重点用能设备能效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并在 2024 年版扩大了产品设备覆盖范围。持续跟踪使用高能效设备有助于降低企业生产过程能耗,规避设备强制淘汰、固定资产折损等风险。绿色化转型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降本增效。通过能源资源高效调度与使用、材料减量使用、废弃物回收与循环利用等绿色化转型措施,企业可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营收与利润。二是获得政府支持。目前,全国多地已出台针对绿色化转型的财税金融政策,助力企业绿色发展。以北京市为例,针对绿色低碳改造项目,给予项目总投资 25%至 30%的资金奖励。三是吸引消费者。根据埃森哲的研究数据,中国目前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溢价的消费者占比达 43%,随着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意愿的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有助于提升企业产品竞争能力。四是吸引投资。当前,企业绿色发展水平在投资分析决策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Statista 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 62%的投资者计划提升其ESG 投资占比,绿色化转型有利于企业高效吸引投资、降低融资难度。二、企业绿色化转型主要问题为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化转型策略,有效提升企业绿色化发展水平,企业应首先明确现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绿色化转型问题。(一)企业亟待提升绿色转型“基本功”第一,企业绿色化转型意识、绿色知识储备需进一步提升。现阶段,部分企业仍保持传

      《2025企业绿色化转型方法论研究报告》由会员职**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企业绿色化转型方法论研究报告》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