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渗漏防治施工工艺标准做法202318目 录1. 技术控制要求42. 常用材料检测63. 施工工序控制64. 工艺控制要点85. 质量控制要点136. 推荐工艺做法141. 技术控制要求1.1 设计、图纸深化内容及时间要求步骤深化项目深化具体内容时间要求备注1地下防水1、地下结构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盒)等薄弱环节,明确细部构造做法;2、地下室外墙有穿墙电缆、管道软连接而不能承受地下水压时,须在地下室墙外做线缆/管道井以避免穿墙节点承受水压;3、地下室顶板建议采用结构找坡;4、地下室底板建议设置结构预留排水沟,发生渗漏时可以用作导流。在图纸会审时完善2卫生间防水1、确保卫生间地面与门外的高差,建筑做法优化调整;2、墙面安装预埋管线,需提前确定位置,避免后期留置,再修补防水。防水施工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3外窗防水1、外窗洞口尺寸与窗框尺寸的确定,避免留缝过大;2、门框下槛与洞口间的缝隙应根据楼地面材料及门框下槛形式的不同进行调整,须确保门槛与楼板(墙)之间的缝隙充填密实且外部防水完整,完成后的楼地面应内高外低;3、飘窗板顶要有防水层。门窗工程施工前一个月4外墙防水1、根据外保温系统厚度,
2、确定墙身上各种管线与保温完成面之间的间隙,避免穿越外墙保温体系;2、穿过外墙的管道应采用套管,套管应内高外低,坡度不应小于 5%,套管周边应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封闭。3、空调板根部要有混凝土上翻台,增加防水处理。外墙防水施工前一个月5屋面防水1、屋面阴角处的圆弧尺寸确定;2、薄弱部位的防水加强处理;3、根据找坡高度及屋面各层厚度,确定女儿墙四周防水收口预埋槽高度;4、屋面台阶高度满足距离屋面完成面 25cm;5、坡屋面边上翻台等要为混凝土,与屋面一起浇筑。在屋面防水施工之前完成以上深化设计时间为最迟完成时间,具备条件时,应尽早完成深化,以便提前组织人力、筹备物资及机械,为筹备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施工前对进场工人应进行详细的分项技术交底,明确做法和施工顺序,并采取样板领路的方式展开工作。1.2 设计优化要点1.2.1 地下室顶板做法建议做法见下图(注意找坡层建议采用结构找坡)1.2.2 卫生间优化要点(1) 卫生间找平层应平整光滑,阴角处均应抹成小圆弧。铺涂防水层时,基层应清理干净,上返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 300mm。管道根部、排气(烟)道根部、墙根等部位应做防水附加层。(2)
3、对于沿地面敷设的给水、采暖管道,在进入卫生间处,应沿卫生间隔墙外侧抬高至防水层上返高度以上后,再穿过隔墙进入,避免破坏防水层。(3) 卫生间兼做浴室时,墙面防水层不得低于 1800mm;门洞口处防水材料铺涂应向外水平延 500mm 宽,两侧延 200mm 款。(3)卫生间地面完成面应比相邻厅/房完成面(有门槛石时,以门槛石顶标高为基准)低 10-20mm。1.2.3 外窗及外墙防水优化要点(1) 外门窗洞口比框每边大 7-10mm,企口高度建议为 10mm,结构施工过程中注意留置尺寸,过大过小均需后期修补;周围应采用掺防水剂的微膨胀防水砂浆整体抹灰找平,然后方可进行附框固定。(2) 外窗台根部应增加自粘防水卷材或涂膜类防水材料。外窗台应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不小于 10%,内窗台应高于外窗台 10mm。门窗顶滴水线应优先采用成品滴水线条(槽),若采用鹰嘴或大斜面滴水线,大斜面坡度不应小于 10%。(3) 外窗因饰面(包括保温)材料厚度要求,会使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增大,当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的缝隙大于 35mm 时,须在门窗框与洞口边之间增设砼企口或钢副框。企口与门窗框之间的缝隙不
4、得大于 20mm;副框与门窗框间的缝隙为 5mm,副框与洞口边的缝隙不得大于 20mm;无副框时完成后的饰面表面须压门窗框 5mm,有副框时饰面表面与副框顶平齐。(3) 外墙找平层抹灰砂浆应采用掺防水剂的微膨胀防水砂浆,抹灰找平层厚度大于或等于 35mm时应采取挂网、分层抹灰等防裂防空鼓的加强措施。(4) 外墙排水管,不要穿过外墙线条,要绕过外墙横向线条。(5) 幕墙与结构收口处、外墙装饰收口、门窗框四周与外墙接触处、管道及设备支架穿越保温板处、墙体顶部收口处等,在其与保温层结合的间隙应采取可靠措施并做防水密封处理。1.2.4 屋面设计优化要点(1) 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 3%,采用材料找坡不应小于 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 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 200mm。(2) 屋面水落口杯埋设标高应正确,水落口周围 500 mm 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 5%,并应先用防水涂料涂封,厚度 2 mm 为宜,防水层及附加层伸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 50mm。(3) 伸出屋面的管道根部 500mm 范围内,砂浆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 30mm 圆弧,管道根部周围做防水附加层,宽度和高度不小于
5、 300mm。防水层铺贴在管道上的高度不应小于 250mm,收头处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4) 卷材防水屋面基层与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井)道等凸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和基层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不小于 R50 的圆弧形。(5) 天沟、檐沟应增设附加层,采用沥青防水卷材时,应增设一层卷材;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时,宜采用防水涂膜增强层。(6) 防水上翻高度要注意,保证在找坡最高点满足距屋面完成面 30cm 以上,留置预留槽时要计算好高度。出面门口返台,不能小于 25cm。(7) 屋面女儿墙排水口预留洞及预埋落水斗,根据屋面建筑做法厚度,进行优化,可进行加高,避免完成面排水高度过小,影响排水效果。2. 常用材料检测防水原材料检测序号名称送样数量最高代表数量状态依据标准检测内容试验周期规格型号1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 平米1 万平表面平 整、无破损GB1824 22008最大峰拉力、耐热 性、低温柔性、不透水性、厚度、可溶物含量等5 天SBS、IPY、 PE、PE42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2 平米1 万平表面平 整、无破损GB2344 12009不
6、透水性、耐热性、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低温柔性5 天SAM 等3聚氨酯防水涂料5kg15t均匀乳液、无凝胶、结块GB/T19 2502013外观、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 度、低温弯折性、不透水、表干时间、实干时间等13 天S(单组 份)M(双组份)3. 施工工序控制3.1 施工顺序防水卷材施工工序: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及出屋面管根处理铺贴附加层热熔防水卷材铺贴热熔封边第二层防水卷材铺贴热熔封边蓄水试验。防水涂料施工工艺:施工准备基层清理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节点处理涂聚氨酯底涂料局部增强涂刷聚氨酯涂料一、二、三遍蓄水试验。3.2 工作面交接3.2.1 地下室防水施工前的作业条件:(1) 基层 15-20mm 厚的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找平层应抹平压光、坚实、牢固、不起砂,不得有凹凸、松动、鼓包、裂缝、麻面等现象。其平整度应用 2m 长直尺检查,找平层与直尺间的空隙不得超过 5mm。(2) 找平层表面必须干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大于 9%。(3) 找平层的坡度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不得局部积水。3.2.2 卫生间防水施工前的作业条件:(1) 卫生间楼板混凝土应一次浇
7、筑,振捣密实。楼板四周除门洞口外应设现浇钢筋混凝土上返台,并与楼板同时浇筑,高度不小于 200mm。(2) 洞口封堵前应对洞口侧壁做凿毛处理,且应将洞口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并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底部支设模板,模板应固定牢固,不得下垂。(3) 找平层应平整光滑,阴角处均应抹成小圆弧。铺涂防水层时,基层应清理干净,上返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 300mm。3.2.3 外窗施工前作业条件:(1) 基层墙体施工前清理干净,外墙表面没有污染及影响粘结的杂物,对于墙面松动或凹进的部位,用 1:3 水泥砂浆填实、找平。(2) 外窗预留洞口位置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超过规范要求。3.2.4 外墙施工前作业条件:(1) 基层抹灰完成后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2) 基层涂刷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 10%。在施工时若没有测含水率的手段,可以在基层表面放一块 1m2 卷材,静置 34 小时以后掀开检查,基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3) 门窗安装已完成,经检查合格,门窗框四周与墙之间的缝隙涂抹应符合规范要求。(4) 墙面的设备管洞已处理完毕,为确保墙干燥,各种穿墙孔洞应提前抹灰补齐
8、,墙面基层及出水口防水节点应处理完毕,雨落水管卡、设备穿墙管道等安装预埋件工作已完成,并将洞口用水泥砂浆堵实、抹平、晾干。3.2.5 屋面施工前的作业条件:(1) 屋面杂物等处理完毕。(2) 屋面大型设备基础、水电管出屋面部分、烟风道已施工完毕。(3) 屋面雨水斗已安装完毕。(4) 进场的各种材料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送检,检验结果合格。(5) 要求屋面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仔细振捣。如留置施工缝必须设置止水钢板,施工缝位置需有止水措施。完成各种出屋面管道、排气道、雨水口等的安装及四周封堵后,对结构进行闭水试验屋面最高处蓄水深 20-30mm。坡屋面进行淋水试验不少于 2 小时(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3.3 穿插时间要求3.3.1 工作面穿插安排:(1) 防水施工前需将基层清理完毕,并办理隐蔽验收记录,施工前制作防水样板,验收合格后进行大面施工。(2) 防水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检查验收,合格后及时进行防水保护层施工,同时在保护层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防护,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3) 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后,按要求养护 7 天后,避免冬季施工,可继续进行后续施工。(4) 附框安装、塞缝、打密封胶及涂刷聚氨酯防水在进行保温层和内外饰面施工前进行,便于一次收口。(5) 屋面及卫生间面层施工完成后,需进行二次蓄水试验。4. 工艺控制要点4.1 防水工程工艺控制要点:工艺控制点工艺控制要求图示地下室 锚杆节 点处理锚杆节点部位采用 PVC 杯口并满灌聚氨酯进行封闭处理,同时在锚杆钢筋在垫层处 200mm 高范围内涂刷环氧树脂。地下室 外墙对 拉螺栓 封堵防水施工前及时割除,深入到凹槽内,用防水砂浆压 实。(止水片尺寸不小于 75mm,厚度不低于 3mm,建议地下室外墙使用三段式对拉螺栓)地下室 外墙管 道穿越 做法地下室外墙套管做好止水板焊接;管道与套管之间要填塞密实(内部可参照安装图集施工,外侧 20mm 范围建议使用堵漏灵封堵,外侧柔性耐候胶封闭)外墙门窗侧防渗漏节点在洞口外侧四周分遍涂刷聚氨酯防水,须保证其厚度不小于 1.5mm,涂刷范围自门窗框外边缘(须与门窗框衔接无缝)到过门窗洞阳角 100mm。窗框电钻冲孔后,固定螺栓前使用中性防水胶灌孔后打螺
《2024渗漏防治施工工艺标准做法》由会员职**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渗漏防治施工工艺标准做法》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